1、驪山 是秦嶺北側的壹個支脈,東西綿延20余公裏,最高海拔1256米,遠遠望去,整座山形如壹匹黑色的駿馬。驪山風景秀麗,相傳在洪荒時代,這裏就是女媧“煉石補天”的地方;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鬧劇也發生於此。
描寫西安歷史景觀的詩句有哪些?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誌和《漁歌子》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陽陰裏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病客,每來高處望南山(張元宗《望終南山》)
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盧照鄰《長安古意》)
西府層樓接上臺,客懷落日為誰開。壹天秋色雲飛斷,萬戶晴輝鵲噪來。遍倚危闌頻入感,未吹畫角已興哀。千年朝市仍更變,獨有南山石未灰。作者:殷奎 [明]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長安雪後似春歸,積素凝華連曙輝(岑參《和祠部王員外雪後早朝即事》)
碧池新漲浴橋鴉,分鎖長安富貴家(杜牧《街西長句》)
曉登太華三峰寒,憑高始覺天地寬。卻惜京華不可見,煙花二月過長安。長安通衢十二陌,出入九州橫八極。行人來往但西東,莫問興亡與今昔。長安?年代:唐 作者:範祖禹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虔,良人罷遠征?--李白 子夜吳歌
長安渭橋路,行客別時心(綮毋潛《送章彜下第》)
關於西安城墻的歷史和描寫現存城墻為明代建築,全長13.7公裏,始建於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壹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築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政策指導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當時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將次子朱樉冊封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壹城,因而城池規模巨集大堅固,再加上後來明清屢次修葺、增建,至今儲存完好。
描寫景觀的詩句1、《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2、《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3、《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4、《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西安真正的歷史景點有哪些1 秦始皇陵,秦始皇兵馬俑--------世界八大奇跡之壹
2 貴妃池-------當年楊貴妃沐浴的地方
3 捉蔣亭,五間廳--------西安事變捉拿蔣介石的地方
4 大雁塔,小雁塔,法門寺-------佛教聖地
5 古城墻,鐘鼓樓 ,城隍廟-------正宗的古跡
6 乾陵------武則天和唐高宗合葬墓
7 興慶公園,革命公園,八路軍辦事處
8 半坡遺址
描寫歷史的詩句洛陽故城
詩人:崔塗 全唐詩庫—第679卷
三十世皇都,蕭條是霸圖.片墻看破盡,遺跡漸應無.
野徑通荒苑,高槐映遠衢.獨吟人不問,清冷自嗚嗚.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過洛陽故城》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椐舊帝城.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作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詩經·王風·黍離》詩經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王風·黍離》本篇選自《詩經》“王風”,“王”指王都,周平王遷都洛邑後,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國諸侯,其地產生的詩歌便被稱為“王風”.“王風”多亂離之作,特別是《黍離》壹詩,歷來被視為是悲悼故國的代表作,但僅從詩中難以看出是周大夫感傷西周的淪亡,倒是看到壹個四處漂泊的浪子形象,聽到他因流離失所而發出的憤怒吶喊.
《沁園春-雪》不錯
推薦
《山坡羊》《詩經·王風·黍離》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過洛陽城》
《烏衣巷》
(1)詠史詩:
詠史詩是我國古代詩歌中重要的壹類,是以歷史為客體來抒寫主體情誌的詩歌。詠史詩大多針對具體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詠史詩發端於秦漢時期,而唐代是詠史詩創作的成熟與繁榮期。
詠史懷古詩借古諷今,寫出了人是變化的,而自然景物是亙古不變的。
(2)發展:
六朝和唐代的詠史詩,較多借史抒情,風格悲涼沈郁,宋代詠史詩則較多議論,富於哲理,立意新穎。
摺疊漢代六朝
現存最早的詠史詩是東漢班固的《詠史》,西晉左思作《詠史詩》八首,開創了詠史組詩的先河。南朝蕭統《文選》卷21專門收錄詠史詩。
摺疊唐至五代
唐末胡曾開詠史之風,自此詠史詩更為流行,除胡曾外還有汪遵、周曇著名詠史詩人。
唐末詩人胡曾是歷史上第壹位以"詠史"名集的詩人,撰有150首七絕,編為《詠史詩》壹書,每首俱以地名為題,旨在評論古今得失,以議論為主,並非偶然感興所作,亦不在乎詞藻,他的詠史詩是從唐末政治腐敗、生靈塗炭的黑暗現實出發,藉歷史事實來抒發自己感時紛亂、懷才不遇的苦悶心懷,關心、同情人民的痛苦的同時,又諷刺、批判統治者,寄托了渴望"中興"的理想。學者對其詠史詩的藝術價值方面評價不壹,辛文房認為其詩"擢於中等",王夫之評為"足之議論立而無詩允矣",《四庫存目提要》則評為"興寄頗淺,格調亦卑",總體而言文學地位不高。但另壹方面,胡曾詠史詩正因不重詞藻,故顯得淺易通俗、明快流暢,風格質樸平易,且忠於史實、立論公允,因此自五代至明代,胡曾的詠史詩廣泛流傳,為兒童讀物,或與《千字文》和《蒙求》等蒙學書籍合刊。
汪遵與胡曾同時同輩,《全唐詩》中收錄他的詠史詩五十九首,全屬七言絕句,風格與胡曾近似。其詩絕大部份為懷古詩,表達了對歷史問題的見解。寄托了對實際生活的深沈感慨。有藉歷史人物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又有藉描寫歷史興亡故事來警告統治者,具有壹定的思想意義。
唐末五代時周曇撰寫《詠史詩》,***七絕203首,詩後有"講語",解釋有關史事。周曇任職國子直講,以《詠史詩》向後唐君主進講。周曇詠史詩文學價值亦不高,明代胡震亨批評為"拙惡不成句"。傳播亦不如胡曾詠史詩廣泛。
唐至五代詠史詩還有敦煌詩歌,蒙書中以詩歌體編撰的《古賢集》全篇以八十句七言詩成篇,相似與胡曾、周曇的大型詠史組詩,此敦煌詩歌材料可結合詠史、蒙書、詩歌等,也開拓了中國文學敦煌變文研究講史性變文(如《孟姜女變文》、《王昭君變文》、《伍子胥變文》等故事題材)的發展,采討如何從詠史、講史到歷史演義。
摺疊宋朝
宋朝時由於雕版印刷盛行,促進了包括史書在內的書籍流傳,也使人易於積儲歷史傳記於胸中,再加以取舍剪裁寫成詠史詩。這時期以陳普的《詠史》組詩為代表,與前代詠史詩相較尤以"翻案"型別之詠史詩最為突出,翻案類詠史詩擺脫了過去詠史詩因循蹈襲、陳腔濫調的缺點,標榜史識超拔,以創意妙脫蹊徑,具有新奇、意外、層深、自得之妙。
描寫下面景觀的詩句壹、 長江: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漢江臨眺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臨江仙
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壹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送儲邕之武昌
李白
黃鶴西樓月,長江萬裏情。春風三十度,空憶武昌城。
送爾難為別,銜杯惜未傾。湖連張樂地,山逐泛舟行。
諾為楚人重,詩傳謝脁清。滄浪吾有曲,寄入棹歌聲。
蔔算子
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收,此恨保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二、 高樓:《擬西北有高樓詩》
高樓壹何峻。迢迢峻而安。
綺窗出塵冥。飛陛躡雲端。
佳人撫琴瑟。纖手清且閑。
芳氣隨風結。哀響馥若蘭。
玉容誰能顧。傾城在壹彈。
佇立望日昃。躑躅再三嘆。
不怨佇立久。但願歌者歡。
思駕歸鴻羽。比翼雙飛翰。
西北有高樓,
何人獨自愁
問君何所憶
君笑月悠悠
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三、 月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裏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
詠月名句積累:
1、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
2、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三國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應令》
4、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唐?陳子昂《春夜別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時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6、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7、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8、江天壹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唐?王維《鳥鳴澗》
10、白雲千裏萬裏,明月前溪後溪 唐?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
1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唐?李白《關山月》
12、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唐?李白《子夜吳歌四首》
13、月色醉遠客,山花開欲燃 唐?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14、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唐?李白《憶山東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唐?李白《把酒問月》
16、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 唐?李白《把酒問月》
17、斫(zhuó)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 唐?杜甫《壹百五日夜對月》
18、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壹首》
19、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 唐?岑參《敷水歌送竇漸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蘆風似勝竹風幽。 唐 賈至 《別裴九弟》
21.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四、 沙漠:使至塞上
唐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陲。--白馬篇魏晉曹植
窮荒絕漠鳥不飛,萬磧千山夢猶懶。--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禦唐岑參
蕭條萬裏外,耕作五原多。壹掃清大漠,包虎戢金戈。--發白馬唐李白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馬詩唐李賀
壹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詠懷古跡唐杜甫
晝伏宵行經大漠,雲陰月黑風沙惡。--縛戎人唐白居易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邊城何蕭條,白日黃雲昏。
--薊中作唐高適
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唐高適
惟昔李將軍,按節出皇都。總戎掃大漠,壹戰擒單於。
--塞上唐高適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鬥兵稀。--燕歌行唐高適
大漠風沙裏,長城雨雪邊。--信安王幕府詩唐高適
身逐塞鴻來萬裏,手披荒草看孤墳。擒生絕漠經胡雪,懷舊長沙哭楚雲。--送李將軍唐劉長卿
草上孤城白,沙翻大漠黃。秋風起邊雁,壹壹向瀟湘。--邊上唐齊己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從軍行唐王昌齡
日暮沙漠陲,力戰煙塵裏。--從軍行唐王維
十年通大漠,萬裏出長平。寒日生戈劍,陰雲搖旆旌。--橫吹曲辭·出塞唐沈佺期
漠漠沙堤煙,堤西雉子斑。--故城曲唐溫庭筠
廣漠杳無窮,孤城四面空。馬行高磧上,日墮迥沙中。--邊城晚望唐許棠
誓將絕沙漠,悠然去玉門。--出塞唐虞世南
絕漠蓬將斷,華筵槿正榮。--奉和聖制送張說巡邊唐崔日用
關頭落月橫西嶺,塞下凝雲斷北荒。漠漠邊塵飛眾鳥,昏昏朔氣聚群羊。--從軍行唐崔融
大漠羽書飛,長城未解圍。--早春邊城懷歸唐崔湜
建牙連朔漠,飛騎入胡城。--送崔融唐戴叔倫
絕漠秋山在,陽關舊路通。--橫吹曲辭·出塞唐耿湋
陰風吼大漠,火號出不得。--古塞下曲四首唐貫休
鼓角雄山野,龍蛇入戰場。流膏潤沙漠,濺血染鋒铓。--平胡唐李隆基
大漠行
唐崔湜
單於犯薊壖,驃騎略蕭邊。南山木葉飛下地,北海蓬根亂上天。科鬥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
三軍遙倚仗,萬裏相馳逐。旌旆悠悠靜瀚源,鼙鼓喧喧動盧谷。
窮僥上幽陵,籲嗟倦寢興。馬蹄凍溜石,胡毳暖生冰。雲沙泱漭天光閉,河塞陰沈海色凝。
崆峒異國誰能托,蕭索邊心常不樂。近見行人畏白龍,遙聞公主愁黃鶴。
陽春半,岐路間,瑤臺苑,玉門關。百花芳樹紅將歇,二月蘭臯綠未還。陣雲不散魚龍水,雨雪猶飛鴻雁山。
山嶂連綿不可極,路遠辛勤夢顏色。北堂萱草不寄來,東園桃李長相憶。
漢將紛紜攻戰盈,胡寇蕭條幽朔清。韓君拜節偏知遠,
鄭吉驅旌坐見迎。
火絕煙沈右西極,谷靜山空左北平。但使將軍能百戰,不須天子築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