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連續兩句山水的詩句 1.兩句連續的描寫山水之美的古詩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
《望洞庭》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原文: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蔔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作者: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2.寫兩句描寫山水的古詩句子
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過故人莊》
萬裏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陸遊《遊山西村》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選壹個吧~
3.連續兩句含“水”的詩詞
劉商 哭蕭掄 何處哭故人,青門水如箭。當時水頭別,從此不相見
韓愈 青青水中蒲三首 青青水中蒲,長在水中居。寄語浮萍草,相隨我不如。
韓愈 青青水中蒲三首 青青水中蒲,葉短不出水。婦人不下堂,行子在萬裏。
韓偓 兩處 樓上淡山橫,樓前溝水清。憐山又憐水,兩處總牽情。
王周 渡溪 渡溪溪水急,水濺羅衣濕。日暮猶未歸,盈盈水邊立。
元淳 句 聞道茂陵山水好,碧溪流水有桃源。(《寄楊女冠》)
修睦 懷故園 故園歸未得,此日意何傷。獨坐水邊草,水流春日長。
王建 宮詞壹百首 風簾水閣壓芙蓉,四面鉤欄在水中。避熱不歸金殿宿,秋河織女夜妝紅。 劉商 送王永二首(壹作合溪送王永歸東郭) 君去春山誰***遊,鳥啼花落水空流。如今送別臨溪水,他日相思來水頭。
4.急需兩句有關山水詩句
王維在隱居輞川時,曾創作了壹批精美的山水詩。
他自編為《輞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絕句各二十首,內容主要是描寫輞川別業附近的風景,抒發隱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塢》: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寂靜的山澗裏,辛夷花自開自落,自生自滅,不假外物,不關世事,也無人知曉。
這是壹個遠離塵囂的世界,也是詩人王維主客觀契合壹體的獨特意境,簡直就是佛家空無寂滅觀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論家胡應麟說,此詩是“入禪”之作,“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詩藪》內編卷六)王維在這裏所創造的意境,生於象外,是壹種詩境與禪境的合壹體,它具有極大的暗示性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能取得這種藝術成就,不能不說是得利於他對佛學的鉆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維被後人稱作“詩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親崔氏持戒安禪三十余年。王維和弟弟王縉“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葷血”(《舊唐書·王維傳》)。
王維於31歲時,妻亡不再娶,孤居壹室,屏絕塵累,“迥無子孫”(《責躬薦弟表》)。他還撰有多篇有關佛教的詩文,對佛學有較高的造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維信仰的是禪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禪。南宗禪是佛教思想與中國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它的那套隨緣任運的人生哲學,為中國士大夫知識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備的處世良方。
而南宗禪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國特色的詩歌創作有相通相似之處。宋代文論家嚴羽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滄浪詩話》)。
妙悟即是對禪的識見力,也可表現為對藝術的感受力。詩和禪都需要敏銳的內心體驗,都重啟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禪講“頓悟”,常使用形象的表達方式傳法,特別強調直覺、暗示、感應、聯想在體悟中的作用。王維參禪有得,自然對這種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體會。
他把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融匯到人生觀中,把宗教情感化為詩思,創造出壹種“空”、“寂”、“閑”的詩的意境。禪宗崇尚山林勝景的風格,也對王維自覺地親近山水,發掘山水的美學價值,具有引導和啟示作用。
王維在《竹裏館》壹詩中這樣描寫他的內心體驗: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人獨坐在幽深的竹林裏彈琴長嘯,無人知曉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來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內心的孤獨,明月的清輝帶給他壹種寂靜的快樂。
物我合壹而物我兩忘,禪意與詩情水乳交融。《鹿柴》也是這樣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空山裏寂靜無人,只聽見深林裏飄蕩著斷續的人聲,壹縷夕陽透射在密林深處的青苔上,是那樣的恍惚而淒清。
這正是王維所追求的那種遠離塵囂的空寂的境界,雖然孤獨,卻也蘊藉。清代王漁洋說,王維的這類小詩“字字入禪”,“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蠶尾續文》)。
也就是說,王維的這類山水詩具有禪趣、禪悅、禪味,言有盡而意無窮,傳達出了禪的意蘊。自然,也就充分表現了詩人對山水美景的獨特品味。
王維並不壹定只到渺無人跡的所在去尋求禪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熱鬧的農家生活: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後。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新晴野望》壹場春雨,洗滌塵垢,景象壹新。農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氣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遠景組成有層次的畫面,水色明亮,峰巒碧翠,光和色的對比十分和諧。表面上,我們看不出這首詩的禪意。
實際上,那場春雨多象是佛家凈瓶傾下的聖水,把萬物洗滌得明凈空靈。只不過萬物把禪境和詩境融會得太妙了,他並沒有讓禪理壓倒詩趣。
當然,我們關註的是那種對農家生活的贊美之意,欣賞的是山水美的靈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禪理。王維是壹位詩歌、音樂、繪畫、書法兼長的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說:“味摩詰(王維)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其言精辟,切中肯綮。
王維是唐代壹位有成就的山水畫家。他用蕭疏清淡的水墨筆法作畫,創水墨山水,自成壹家,被後人稱作山水畫南宗的開山祖。
他的繪畫強調寫意,追求神似,表達主觀情致,故“畫物多不問四時,如畫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蓮花同畫壹景”,“難可以形器求也。”(沈括《夢溪筆淡》引張彥遠語)所以,王維又被稱為中國文人寫意畫之祖。
繪畫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詩的情韻和意趣,即畫中有詩。用這種繪畫思想去凝視自然山水,發為詠嘆,造境入詩,必然詩中有畫的神韻。
王維在繪畫、音樂、書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藝術素養,使他在詩歌創作時,比壹般詩人更能精確地、細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響以及大自然的千變萬化,並將之訴諸筆端。也更會用辭設色,註意詩歌音調的和諧。
詩中有畫的意境,詩中有音樂的流暢,詩中有書法的變化。這樣就無形中形成了他獨有的“詩中有畫”和“百囀流鶯,宮商叠奏”的詩歌藝術風格。
我們在欣賞他的山水詩時,應緊緊把握這個特色。王維善於概括地抒寫雄奇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