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同源,意思是說,“畫是無聲的詩,詩是有聲的畫”,二者是同根而生的。為什麽要這樣說?
? 我們不妨想想,外出時看到壹處特別的風景,總是驚呼。“太美了,簡直像世外桃園,要是能多呆幾天就好了。”事過多年,還念念不忘,甚至會在夢中反復出現。有這樣的回想,說明我們的心受到了觸動。
其實,這就是靈感。詩人有感而發,畫家禁不住要拿起畫筆,雖然他們表現的手法不同,反映的卻是同壹個內容,都想把壹種美的意境、壹個畫面以及由畫面引發的誌趣留下來。詩畫同源的道理就在於此,這也是田園詩、山水畫的形成基礎。
歷代文人追求的壹個最高境界是:詩和畫合壹,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作品中營造出“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趣”。這方面最傑出的人物就是唐代大詩人王維。
? 下面,讓我們沿著王維的人生規跡和田園詩,來壹趟詩畫同源、格物致知之旅。
(壹)詩中有畫,融畫入詩
王維,號稱摩詰居士,山西太原人,生於名門望族。爺爺王胄曾擔任過朝廷的樂官,父親王處廉常親授詩文,但他在王維9歲時病世。母親擅長畫畫,尤擅水墨畫。母親不僅教王維畫畫,還教佛經,因為她還是當時著名高僧大照禪師的弟子。
? 在家族的薰陶下,王維少年時就才華橫溢、思維敏捷、能詩會畫,在書法和音樂上也很有造詣。15歲時,豪爽地寫下了“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shào)年”的詩句。17歲寫出名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21歲到長安應試,狀元及第。做官後,修築了壹座小院,有山又有湖,過著山水田園、半官半隱的生活。許多佳作名句流傳千古,被人們視為珍寶。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讀這首《鳥鳴澗》,我們的面前馬上會有壹幅絕美的畫面:“春日的山谷不見人影,只有桂花無聲地飄落。夜壹片靜謐,寂寂空空。明月升起,倏然驚動了山中的棲鳥,它們不時高飛鳴叫在春天的溪澗中。”這就是詩帶給我們的第壹感觀。
為了表達意境,作者采用了以動襯靜、對比加強的手法來營造氣氛。(1)靜中有動。首先是“人閑”對“花落”,然後是“月出”和“鳥驚”又形成對比,前後景象頓時發生變化。剛才,山谷裏靜的還只是花瓣悠然散落,如今連山鳥都因月亮升起、銀輝照耀而被驚醒。嘩啦啦拍打著翅膀急速飛起。(2)以動襯靜。以花落作基礎,通過月出、鳥驚、飛鳴作類比和強化推進,讓畫面徹底鮮活起來。鳥雖驚但並沒飛離春澗,只是在林間盤旋鳴叫。這是多麽栩栩如生的畫面。(3)景中有聲。除了畫面感,我們還能隱約聽到桂花落地、山鳥驚鳴的聲音。比如鳥被初驚時拍打著翅膀穿林而出的聲音,還有在山澗裏回旋鳴叫的聲音。詩中的“落花”也很妙,給我們留出許多想像的空間。它可以理解為落在衣襟上的觸覺,可以是壹種似有似無的聲感,當然更可是淡淡的芬芳的味覺。(4)從整體意境上看,言有盡而意無窮,壹種空曠寂靜的天簌景象,流露於筆墨之外。這首詩可以說是詩畫合壹的典型代表,意象上以動襯靜、有聲有色、妙不可言。難怪宋代大文豪蘇軾評價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 王維的詩為什麽會有如此高的立意?因為他本人既是詩人,又是壹位大畫家,諳熟詩畫同源的道理。他寫詩時,是以壹個畫家的眼光來觀察、思考並表達的,這是他區別於普通人所的優勢,由此他為詩畫哲學開創了新的天地。
接下來,讓我們看另壹首詩《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如果從詩境、繪畫、音樂性三個角度來解讀,就會知道王維的詩是多麽的獨具匠心、卓爾不群。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裏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從詩境上看,“寒山轉秋,變得格外郁郁蒼蒼;秋水每日每時都在默默地喧響,舒緩地流向遠方。我柱杖立在茅舍門外,迎風細聽著暮蟬的吟鳴。遠望渡頭那邊,夕陽快要與水面相切而落入山後;村落裏孤煙直上,裊裊不忍散去。這時,碰巧裴迪這個像接輿壹樣酒醉的友人,再次到來,在恰如五柳先生的我面前狂歌,何不該迎迎他?”
? 五柳先生是指東晉田園派詩祖陶淵明。有關他的情況我們後面會介紹。這裏,王維自比為陶淵明,意在表明陶淵明就是自己的寫照。接輿是春秋時代“鳳歌笑孔丘”的楚國狂士。詩人把沈醉狂歌的裴迪與楚狂接輿的形象相比,表明對友人的好感和歡迎。
從繪畫的角度看,空間、色彩、線條對比互襯,意象無限。(1)空間之美:寒山、秋水、柴門、渡頭、墟裏,遠近高低各不相同,畫面的層次感和縱深感非常豐富。(2)色彩之美:蒼翠的山巒、金黃的落日、潺湲的秋水、孤白的煙影,色彩有濃有淡,搭配映襯,令暮秋的景象顯得格外生動醒目。(3)線條之美:山形、水勢、日廓、風影、渡頭、墟煙,這些線條若隱若現,既體現了光和影的變幻形態,又在色彩和空間上和諧搭配,它們***同成為勾勒畫面的骨幹與細節,呈現出壹幅遠近呼應、高低搭配,動靜結合、隱顯互襯、虛實相生的畫韻,如在眼前浮現。
從音樂的角度看,詩中還有壹種抑揚動挫、節律起伏之美。秋水在委婉潺湲,暮蟬在風中忽高忽低幽鳴;夕陽在渡頭徐徐斜下,孤煙在村落裊裊升起,醉酒的好友又放浪狂歌而來,主人臨風立仗,靜靜的在柴門外相迎。景象壹遠壹近、聲音壹響壹幽、畫面壹上壹下,人物壹等壹歌,這是多麽動人的場面。為什麽會有這種效果?因為王維通諸藝,尤其精通音律。據說他的琵琶彈得非常好,經常在那些皇族諸王家裏表演。他的詩裏運用了音樂的節律原理,所以才有“壹唱三嘆,不可窮之妙”。
? 有關王維的音樂才華,有史料記載,他曾用壹首琵琶樂《郁輪袍》俘獲了玉真公主的芳心。玉真公主為了驗證王維的辨音能力,命人現場奏樂,他從中推斷出樂師們演奏的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壹拍,令在場的人大驚,從這件事裏足見王維的音樂天賦。好友李龜年在安史之亂時,流落到湖南。在那裏,他感懷著人世滄桑,唱著王維曾經送給他的《伊州歌》,淚流滿面,最後倒地身亡。“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征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因為傳唱廣泛,這首詩後來成了音樂史上有名的曲牌名“伊州樂”。
? 由此可見,詩中有畫,詩中還有樂,是王維詩文的另壹大優勢。他以樂家的敏感來傾聽感受大自然的聲音,把文字、繪畫、聲音***同化成了美學。因此,讀王維的詩就像是在賞畫、聽音壹樣享受。詩、畫、樂、情、景、意,幾者在詩人的胸中早已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因而他筆下的山水景物特別富有自然神韻。對王維的詩畫哲學,後人紛紛效仿,卻不得不坦承:“天機到處、學不可及!”
(二)畫中有詩,融詩入畫
接下來,讓我們看壹下王維的畫。王維是中國水墨山水畫的開創者,他壹生忠愛繪畫,曾專門寫過論繪畫的《山水訣》《山水論》。他認為“夫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渲淡墨法就是王維開創的風格,特點是不施色彩,專用墨的濃淡來渲染畫面,不僅清幽淡遠,而且能恰當地表現出山川煙雲的神韻。
? 據說,王維生前有126幅畫,其中以雪景為多,因此他也被尊為中國雪景山水畫的“開山老祖”,可惜留下來的作品很少。兩幅傳世名畫為《江山霽雪圖》和《雪溪圖》。
? 雪後初霽的世界壹塵不染,沒有激昂狂放的氣勢,沒有艷麗繁復的色彩,有的只是壹種渲淡自然的高曠意境,其實這就是作者心靈與性情的最好寫照。我們看這幅畫時,除了依然可以窺探到雪的影子外,分明還會感受到壹種平和安逸、寧靜淡泊、出塵脫世的高雅氣息。畫的世界就是詩趣和胸中靈氣的體現,這幅畫的意境正應了他的詩文:“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 畫中有詩意,畫裏也有情懷和人生。從本質上說,畫以形悅人,為可見之藝術;詩以情動人,為可感之藝術,二者壹脈相通,均為言誌、表心的手段。蘇軾說:“繪畫不能單純描摹外在事物,而要具有深遠的意境,寄托域家誌趣,使人如讀詩歌;而詩歌不是單純地抒發作者的情誌,而是要創造生動的意象,使人如對圖畫。”如果您感興趣,可以試著為這幅畫配壹首詩。若能配的天衣無縫,即說明達到了“詩畫合壹”的境界。
什麽是詩畫合壹?它是指詩和畫並非兩張皮,而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二者完全融在了壹起。對此,著名漫畫家豐之愷有壹個明確的定位:“詩中有畫”是指要融畫入詩,詩不倚插畫而可獨立為“有聲畫”;畫中有詩,是指融詩入畫,詩不倚插畫而可獨立為“無聲詩”。意思是說,如果壹首詩缺了配畫就失去旨趣,或者說壹幅畫沒有了詩文想佐,就找不到韻味,這都是詩和畫不相融、兩張皮的表現。
有壹個故事,可以很好地說明這個道理。宋徽宗酷愛書畫,專設宮廷畫院,他常常親自選撥畫家。有壹次,以“踏花歸來馬蹄香”為題公布天下,以羅集四方畫人,凡入選者不必參加科舉考試,憑畫就可直接做官。有的考生畫了騎馬的人踏春歸來,手裏拿著壹枝花;有的畫了在馬蹄上沾著幾片花瓣,結果全部落選。只有壹位考生別出心裁,他只畫了幾只蝴蝶,繞著馬蹄翻飛。主考官連聲稱妙,馬上錄取了這個人。這種以畫取士的做法推動了中國繪畫走向繁榮鼎盛。到了宋代,院體畫大興,追求詩畫合壹的境界,也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我們經常看到,不少名畫上都配有題詩,這是為了什麽?它們是詩畫合壹的表現嗎? 其實,以前的畫是不配題詩的,到了宋末元初,才成為壹種潮流和趨勢。這麽做的初衷是:為了營造詩畫壹體的效果,畫因題句可忽然增趣,題句也會因畫的襯托而更加活現。題句時,以求二者互相依賴,不可分離。反過來說,假如它們分離了會怎麽樣呢?
? 還是拿前面的故事為例來說,假如我們看到這樣壹幅畫:壹個人騎馬而來,馬蹄邊飛著幾只蝴蝶。此刻,您會想到畫的意境是“踏花歸來馬蹄香”嗎?若未覺貼近,就說明詩和畫未從骨子裏合壹,仍是兩張皮,二者壹旦分開,就失了各自的韻味。也許,用這個標準我們可以簡單地驗證什麽才是真正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王維的高妙處在於:詩和畫是水乳交融的,並不怕分離。對於這壹點,他的《畫》詩極有代表性。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對這首詩,我們從小就壹直在背誦。它可堪稱“詩畫合壹”的典範,如它的名字壹樣,既是壹首詩又是壹幅畫。讀詩,我們馬上會聯想到有壹幅遠山、流水、花開、鳥鳴的畫擺在面前。反之,賞畫,自然會有“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的效果。二者不倚壹方而可獨立存在,各有意境,既體現了詩畫同源的道理,又在詩畫壹體上達到了造化。可謂寥寥數語,信手拈來,以為平凡,背後的造詣和功底卻不可小瞧。
那麽,王維是用什麽方法達到詩和畫壹體的?意境是把它們統壹起來的根。意境是什麽?它是壹種能讓人感受和領悟到,卻又難以言傳、具體把握的境界。無疑,這與作者本人的心胸、修養、生活歷練和文化積澱是分不開的。
(三)物我交融,禪意人生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暴發,王維被叛軍捕獲。因安祿山知其才,他被迫在叛軍中做了官(給事中)。8年後,叛亂被平定,李唐家族的王位恢復,王維卻成了朝廷的階下囚,判死的理由是“變節,為反賊獻力,有辱宗廟社稷”。王維的弟弟王縉當時擔任刑部侍郎,上疏天子,請求貶官,替哥哥贖罪。與此同時,王維依靠當年寫下的那些懷念皇家舊德的詩句,令皇帝非常感慨,才大難不死,挽回壹命。
?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弦。”就是他失國悲哀心際的吐露與體現。就是靠這首詩贏得了人生的反轉。
受到生死攸關的現實打擊後,王維看清了政治的風雲變幻與官場的黑暗,就此歷劫飛升,專心於悟道參禪,徹底過上了隱於水木琴書之間的生活。這就是他的詩中頻見佛理禪機的原因,從而也為山水田園詩學開辟了壹個新的境界:詩中無我,詩中有禪!
? 事實上,此前,王維的母親已跟隨大照禪師參禪三十多年,她教兒子從小就背誦《維摩詰經》。“維摩詰”是印度的高僧,母親把此三字拆開來為兒子取名“維”,字“摩詰”,翻譯過來就是“凈,沒有汙垢”之意。這似乎在冥冥之中註定了王維終將與佛學結下不解之緣。
? 母親去世以後,王維把輞川別業貢獻成寺院,壹有空閑就到終南山隱居,悠悠度過余生。他的生活很簡單,屋床同樣簡單,還有小柴爐,常蔬食,不茹葷血,深信佛法,與他往來的也都是隱士或者高僧。因此,他被後人稱為“詩佛”,與“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並列。
? 李白的詩浪漫奔放,可“驚天地、泣鬼神”;杜甫的句沈郁頓挫,亦詩亦史;白居易的風格以閑適和諷喻見長。王維卻將參禪悟道的修持帶進了他的詩畫創作,多了壹份淡泊空靜、平和含蓄氣息。
? 佛是什麽?佛就是覺悟者,那麽“詩佛”是什麽?就是詩中的覺悟者。當心是禪的時候,順手拈來皆是妙不可言,都可入禪,可入心,禪境也就成了詩境。所以,王維的詩後期十分註重寫意和傳神,呈現出超然、隱遁、空靈之美。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這首《鹿柴》詩主要描寫了鹿柴傍晚的幽景。最大的特點是:以動襯靜,以局部襯全局,有情景交融、毫不做作、物我兩忘之感。什麽是物我兩忘?它是指淡然無形,讓人遍尋不著。也就是說,物為我,我為物,二者交融觀照,不分彼此,融為了壹體。
我們可以分句來看,(1)起筆第壹句“空山不見人”,很直白,未覺有多美。接著以“但聞”壹轉,引出“人語響”來,境界頓出。“空谷傳音,愈見空谷之空;空山人語,愈見空山之寂;人語過後,空山復歸於萬籟俱寂”。表現手法隨心自然,毫無牽強附會之感。(2)“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由前面的寫聲轉而寫色。空山本來幽暗,猛然間壹抹斜暉射入,斑斑駁駁映在樹下的青苔上。初看,這壹線光亮和大片的、無邊的幽暗構成了強烈的對比,似乎給林間帶來了壹絲暖意。但它是微弱又短暫的,壹旦夕輝轉去,林間便愈加幽暗,壹切也歸於平靜。如果說,壹二句是以有聲反襯空寂;那麽,三四句便是以光亮來反襯幽暗,二者對立統壹,營造出來的意境非常深遠。(3)從繪畫的角度看,整首詩如在冷色占主導地位的畫面上,摻進了壹點暖色,結果反使冷色的印象更加突出。(4)這首詩最有魅力的地方是:在光和影的變幻中隱含著禪意,達到了莊周化蝶般、物我合壹的高度。以物賦情,形神化壹,至空至靜。空靜到了極點,便原始到了本真。那些成功與失敗、歡樂與痛苦、驚喜與憂惱、挫折與磨難,又算得上什麽呢!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王維的山水意境已超出了壹般平淡自然的美學,是那樣地平常,那樣的理性,又是那樣地超越。這就是詩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再次回想,您從詩句中找到詩人的身影了嗎?沒找到,那是因為王維完全放空了自己,他的身心和大自然完全融為了壹體,不分彼此。字裏行間不見其人,卻分明可感受其心。空山、深林、青苔,還有那抹光亮,都是詩人的心與自然歸壹的體現,不是嗎?
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竹裏館》與《鹿柴》詩具有同工異曲之妙:“獨自閑坐在幽靜的竹林裏,時而彈琴,時而長嘯。密林之中,有誰知我在?只有壹輪明月靜靜相伴,密密的高林在身邊陪護。我為誰琴,誰聽我嘯?那竹梢掛著的明月就是聽嘯的知己、就是賞琴的知音。”想想這是多麽絕妙絕美的壹個世界!
(四)山水田園,自出機杼
王維作為書香之家,壹生忠孝雙全。他壹直奉事母親崔氏至離世,據說居喪期間,“柴毀骨立,殆不勝喪服”。也就是說為服侍老人,自己變得苦瘦如柴,最後連喪服都難以穿住。這是讓人何等敬佩的大孝子。王維忠於愛情的表現是,“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壹孤居壹室,屏絕塵累”。他對親、對友同樣真情厚道,臨終之際與平生親故各作別書,敦厲友們要奉佛修心,最後舍筆而絕。
這位工詩善畫、通音理,把禪禮引入詩歌,開創出山水田園詩新天地的大詩人,只活了60歲,便告別塵世,實在是令人惋惜!
? 縱觀王維的壹生,並非壹路平坦,順心如意。他幼年喪父,壯年喪妻,中年喪母,老來無子,再加上安史之亂的打擊,壹次次的歷經風雨,讓他變得愈發堅韌淡定、心如止水、看淡事世。“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他如山澗深處的芙蓉花,不管是否有人來欣賞,依然如故,就那樣獨自地長,茂盛地開,自在地落,綻放著自我的生命之美,從而也達到詩學的高峰。我覺的,這就是王維思想境界的高度。
他的詩繼承了陶淵明、謝靈運的風格,又創出了自己的特色。借此機會,讓我們簡要介紹壹下田園山水派的兩位始祖。
? 陶淵明生於東晉時期,是中國第壹位田園派的詩人,被後人譽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據說,陶淵明生性喜酒,但因貧窮不能經常如願。親朋好友們知道他的境況,有時擺了酒席叫他來。他去就希望喝個盡興,醉了就回家,從不貪戀,耍酒瘋,賴著不走。他的宅旁有五棵柳樹,於是用“五柳”作了自己的別號。簡室裏空空蕩蕩,破舊得連風雨都無法遮擋,布衣上打著補丁,碗和瓢經常是空的,而他卻能安然自得。雖然生活貧窮,但他的誌氣並不貧窮。為官多年,最末壹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因“不為三鬥米折腰”,上任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於“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世界。他的傳世散文《桃花源記》的世界,贏得壹代壹代的後人向往。“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男女怡然自樂……”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謝靈運是山水詩派的開創人,出生於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是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詩人、文學家、旅行家、道家。他工詩善文,兼通史學,還擅書法,通梵文,曾翻譯外來佛經,博覽群書,壹生極愛旅行。
? 李白曾在夢中“腳踏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寫下“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的豪邁迷離之境,足見他對謝靈運崇拜到何等程度。謝公屐,是指謝靈運登山時穿的壹種木鞋。據說,鞋底安有兩個木齒,上山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後齒,便於走山路。
王維承陶淵明的田園之風、襲謝靈運的山水之派,集二者於壹身,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是:創出山水田園詩的頂峰,他的詩裏既充滿了畫意,又禪意十足,風格獨樹壹幟,自出機杼。公認的評價是,他對自然的體悟極其深刻,詩中見畫聞音,又融入禪機佛理,意境高遠,回味無窮,成為壹代代後人效仿的對象。最後讓我們擷取壹些有代表性的詩句,供大家品鑒。
1、“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聽到竹林喧響,看到蓮葉紛披時,才知有浣女和蓮舟而來。想想,竹喧、蓮動、人歸、舟下,這種美是多麽的生動、多麽的妙不可言。
2、“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白鷺飛旋,黃鸝鳴囀,壹則取態,壹則取聲;漠漠,形容水田廣布、視野蒼茫;陰陰,描狀夏木茂密、境界幽深。兩種景象互相映襯,是“詩中有畫”很好的例子。
3、“落花寂寂啼山鳥,楊柳青青渡水人”。此詩中,“啼鳥”對“落花“,“楊柳”對“渡人”,壹派清新雅致、寧靜和諧的畫面油然出現,讓人身臨其境。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首詩描寫的是涼州(今甘肅武威)的邊塞風光。據考證,大漠是指今騰格裏沙漠,長河是指石羊河和雜木河。西北邊塞風光獨特,畫面開闊蒼茫,意境雄渾,尤其是“直”和“圓”二字用的通俗易懂,卻以線條對立之美構成了畫面的構圖要素,從而達到了空曠遼闊、渾然天成的藝術境界。近代學者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千古壯觀”,想想這是多麽高的評價!王詩中,境界與之相仿的還有“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日落和潮來壹上壹下,江湖和天地壹白壹青,相互對比映襯,***同構成繪畫藝術的動靜結合、虛實相生、遠近結合之美。
? 5、“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詩境淺說》裏的評價為,“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壹片化機之妙。”其實,人生又何不該有如此境界?當我們在愛情、事業、學問等方面勇往直前時,發現走到了壹條絕路上,千萬不要悲哀失落。此時,不妨往旁邊或回頭看看,也許還有別的路可走;即使根本無路可走,也不要絕望,何不再往天空看看呢?既然心靈還可以暢遊,為何要輕意認定自己已經窮途末路呢?求禪是求壹份清靜,也是求壹條通向正途的道路。也許,用不了多久,就會煙消雲散,呈現在我們面前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6、“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同樣詩中有畫,不僅是壹幅大氣的山水畫,也告訴我們要學會回望人生,放下壹切,不妨坐在山石上,看看天間的雲霧,繚繞變幻,然後用寵辱不驚的態度來面對人生遇到的困難。
總之,王維的詩大多無壯美、華麗之言,均是以平和直白的方式,展現出壹股清新自然、心誌高潔、空靜淡然之氣。
“詩畫本壹律,天工與清新”。其實,萬事萬物,皆由心出,都是我們對外物的理解、對美的壹種感悟與追求,最終也是讓詩和畫形成意境的關健。壹句話,詩心畫心,都是壹顆追求美、熱愛生命與大自然、泰然自若、達觀隨緣的心。
如果把這種審美觀融入到生活中,我們何嘗不會有壹個平和寧靜、淡然從容的人生呢? 如果我們的心氣不那麽浮躁重利,懂得取舍;不那麽貪嗔癡枉,學會放下,懂得給自己心靈留壹片凈土,又何嘗不會感到“青青翠竹,盡是真如。郁郁黃花,無非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