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東臨河北,南臨三晉,西臨雁門,北接巖雲。108的山峰綿延數百裏,洶湧起伏,橫跨塞。主峰位於渾源以南4公裏處,海拔2017米。層層疊疊,氣勢磅礴。被譽為“北方人天之柱”、“天下第壹名山”。自古名揚天下,壹直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旅遊勝地,歷代皇帝都來這裏祭祀。秦始皇二十年(前226年),秦始皇東遊入海,途經恒山,看其風光。西漢三年(公元前102年),漢武帝東遊泰山,後至常山(恒山)祭玉。清朝康熙皇帝供奉恒山書法,四個大字:“源遠流長”,其木匾至今懸掛在恒山殿正殿。
主峰東有天峰嶺,西有翠屏峰,兩峰相對,爭高鬥艷,流於溪水之中。藍色天線形成了壹個天然的屏障,是南北交通的瓶頸。古代詩人曾說:“天地有五嶽,恒山居北。石堆千重,鬼魅莫測。明代地理學家、大旅行家徐霞客在《遊衡山日記》中寫道:“壹闕雙誌,武夷九曲,不可比。“它顯示了北嶽恒山的險峻和雄偉的精神。俗話說:“名山出高僧占多數”,僅北嶽恒山,憑借其特殊的關隘和險峰地理位置,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北魏道武帝派數萬人馬,在恒山開鑿壹座懸崖,作為通往中原的門戶。宋朝時,楊家將鎮守雁門關,並在恒山駐軍。據此,至今仍流傳著穆攻打洪州的故事。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將領王鎮、楊成武率部到衡山開辟抗日根據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恒山是壹座險峻的山,風景優美,過去聚集了許多文物古跡。西漢初在恒山主峰上建寺,北魏太炎元年(435),歷經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等朝代的破壞,多次重建。山上有36座廟、亭、82座廟,所以有“三廟、四祠、七宮、八洞、九亭、十二廟”。許多殿、亭、臺,背對山谷,巧妙設計,建造了恒宗殿,負崖高聳,俯瞰南天;藏於幽僻的北嶽臥房,嵌於石窟;北鬥所屬的魁星閣是獨立的險峰;面向深淵的三清殿,建造巧妙。景區有的因山水秀麗而迷人,有的因幽洞而陶醉,有的因傳說之美而感動,有的因施工風險而驚嘆,以恒山十八景而聞名。
衡山起源
據史書記載,“北嶽”之名先於“恒山”之名,舜帝四處遊歷,東至岱宗,南至戴南,西至戴茜,北至北嶽。當時世界五大名山只有四座,分別代表四個方向。“嶽”,山高。北方的山因地勢高,山勢更高,統稱為“北嶽”。稱衡山為北嶽開始出現在李周和二丫。在李周大宗博中,有“以血報國,祭五嶽”的禮儀,這是第壹次出現五嶽的概念。在《爾雅·石山》中,首次完整地解釋了《李周大宗博》中提到的“五嶽”:“泰山為東嶽,華山為西嶽,衡山為南嶽,衡山為北嶽,嵩山為中嶽。”此後,大禹登橫宗,得靈寶;周成王就職月輝州長;秦始皇穿越風景;漢武帝親自祭主;北魏太武帝五次去北嶽;楊迪皇帝崇拜衡山神;唐太宗寫了祭文,宋太祖跪拜。到了明清時期,幾乎所有的皇帝都派大臣去恒山祭祀。
衡山氣候
衡山區屬於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幹燥多風,夏季降雨集中,秋季涼爽,冬季寒冷多雪漫長。日溫差大於年溫差,古人所傳唱的“雁門關野人們早穿裘皮大衣,下午穿薄紗”的詩句形象地反映了壹天中氣溫的巨大變化。春季最高氣溫14.8℃,最低氣溫-0.8℃。夏季最高氣溫24.9℃,最低氣溫11.5℃。秋季最高氣溫8.5℃,最低氣溫2℃。冬季最高氣溫-1.5℃,最低氣溫-17.5℃。全年極端最低氣溫為-37.3℃,極端最高氣溫為35.9℃。
衡山教
北嶽文化,不僅有歷朝歷代留下的深刻的政治烙印,還帶有鮮明的宗教色彩。與其他四大寺廟壹樣,恒山是中國最早的道教聖地之壹,也是道教“三十六小窟”的第五窟。早在漢代,道教活動就出現了。恒山的佛教活動大概起源於漢代,不晚於北魏。恒山道教和佛教在我國宗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恒山成為全國尊崇的神山,比道教和佛教傳入的時間要早得多,後來被道教封為神,到了唐宋元時期被奉為帝王。北嶽恒山之神,古往今來備受尊崇,香火不絕。在恒山教的發展中,壹直是北嶽恒山神。不僅佛家、道家推崇,儒家也推崇。當時全民皆信,信徒眾多。儒釋道互補融合是吳越宗教和眾多宗教名山的特點,也是中國宗教發展中形成的壹種趨勢,但這種宗教融合多體現在教義上,即宗教理論上。在恒山,直接體現在寺廟的設置和對宗教領袖的崇拜上,具體表現在著名的懸空寺直接有壹座佛、道、儒“三教合壹”的殿堂。衡山地區有很多類似懸空寺三教的寺廟。
衡山風景區
狹義的恒山僅指渾源以南4公裏的壹段山脈。恒山的主峰位於渾源的中心。清順治《衡越誌》記載:“恒山:自州南入磁峽十裏,至嶽廟山門五裏,再至山頂十裏。頂高入天,雲遮松柏,風起雲湧,山勢羅列,衛士如星。”這是恒山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1米。山勢雄偉,靈峰秀麗。被譽為“人民的北方天竺”、“絕對名山”。
天峰嶺由五座山峰組成。中峰,即玄月峰,又名橫縱,是恒山的最高峰,鳳陽有北嶽的主要寺廟,橫縱殿。東風峰,又名魏紫峰,位於玄月峰以東,與玄月峰齊名,尹峰石窟中有吳越宮。南峰,名為史飛峰,形似丹墻,矗立在玄月峰的南面,並有飛天石窟。北峰名為香爐峰,看起來像壹根高高的香柱矗立在玄月峰的北面。西峰,即翠屏峰,與玄月峰隔瓷窯峽相望。在兩座山峰之間,有壹條險峻緊實的峽谷,成為恒山的天然大門,同時也成為幾個世紀以來控制南方、控制北方的天然屏障。著名的“衡山十八景”集中在兩峰壹峽之間。恒山十八景分別是:磁峽煙雨、虹橋、雲道春曉、虎口松掛、果中老仙、危巖夕照、崖上鳥鳴、幽洞飛石、龍泉甘苦、毛石窟煙火、金雞報曉、雲中遊玉羊、山谷紫雲、洞內流雲、五彩圖文、仙府醉月、臺上彈琴、。
在魏紫峰的東面,還有壹座隆起的山,名叫白雲峰;在玄月峰的北面,有兩座像牛奶壹樣的山峰,名字叫玉華峰。五座山峰與這兩座山峰壹起排列成天空中的北鬥七星形狀,魏紫、白雲、史飛、玄月四座山峰形成壹個正方形的鬥形,香爐、玉華、翠屏三座山峰形成壹個弧形的鬥柄。因此,恒山主峰又被稱為七星峰:天上北鬥七星,地上北山,七星七峰,天地合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