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邁古茶園,是壹個歷史與現實緊密相連的地方。幹百年來,不管山裏發生過什麽,自栽下第壹株茶苗起,就註定這裏是聖地靈。
景邁山古樹茶美麗傳說
根據景邁村糯幹村民波巖虎的兩本傣文資料記載並經考證,據說,在很久以前,在猛卯豪法壹帶居住著壹支龐大的傣族部落,那時的部落非常落後,人們以遊獵和采摘野果野菜為生。隨著部落的人越來越多,食物漸漸缺乏,這時部落王子召糯臘(傣名),帶著壹部分人去重新尋找新的家園,佛歷四三九年(公元前106年)召糥臘開始南下遷徙,他們沿著瀾滄江順流而下,壹路跋山涉水,越過高山來到了臨滄,當時這裏還沒有人居住,看到瀾滄江流域美麗的自然風光,有壹部分人便在這裏定居了下來,而召糥臘帶著大部分人繼續沿著瀾滄江南下,不久便來到瀾滄江以西,便是現在的瀾滄縣境內,他帶著大家建村立寨,在這裏安頓了下來了,當時瀾滄江還沒有名字,召糥臘看到這裏野象成群,便給瀾滄江取了名字“郎章江”(“郎章”為傣語,“郎”:百萬;“章”:大象),後來人們根據它的諧音將“郎章”書寫成“瀾滄”。有壹天,召糥臘帶著獵手在山上狩獵,突然,發現壹只金馬鹿在悠閑的吃草,召糥臘和獵手毫不猶豫的追了過去,可是怎麽也追趕不上它,人快馬鹿快,人慢馬鹿慢,渴了喝幾口山泉,餓了吃幾顆野果,不知道追了多少天,後來追到了今天的景邁山,馬鹿便消失不見了,召糥臘看到這裏是壹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地勢平緩,土地肥沃,山下是茫茫的雲海,山上則是風和日麗,山川錦繡,到處盛開著美麗的鮮花,環境十分優美,召糥臘決定回去帶著妻子和部落人壹起來這個定居下來,後來,景邁傣族村民說他們的祖先遷徙到景邁山是由壹只金馬鹿帶路來的。(景邁為傣語,景:城;邁:新)。
景邁山古樹茶古老村莊 ?
景邁村系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鄉轄的壹個村委會,地處北緯22°12′05.8″,東經100°02′02.5″。這裏的村民世襲居住在景邁山上,全村總面積為66.9平方公裏,轄8個自然村,其中有5個傣族村,哈尼族、佤族和漢族各1個,有村民692戶、2840多人,其中傣族581戶、2490人,哈尼族45戶、160人,佤族22戶、81人,漢族44戶、100人。距離瀾滄縣城60公裏,普洱市府230公裏,西雙版納州135公裏。從國道214線即惠民鄉政府駐地往南,沿著蜿蜒盤山公路走18公裏便到了風景如畫的景邁。村內8個自然寨彈石公路相連。
景邁山古樹茶分布情況
景邁山茶屬喬木大葉種,十二大茶山中喬木樹最大的壹片集中在這裏,號稱"萬畝喬木古茶園"。景邁、芒景千年萬畝古茶園分布在瀾滄縣境內的惠民鄉景邁、芒景2個村民委員會轄區範圍內,位於東經99°59′14″--100°03′55″,北緯22°08′14″--22°13′32″,距縣城70余公裏,坐落在景邁、芒景萬畝古茶園內的村寨有糯崗、景邁、猛本、芒埂、上芒景、下芒洪、翁窪、翁基、老酒房等10個自然村。茶園面積16173畝,整個地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幹濕季節分明,年平均氣溫18℃,年降雨量1800毫米,古茶園土壤屬於赤紅壤,古茶園內的植物群落屬於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植物,其中思茅木姜子和紅椿為國家二級保護的珍稀樹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