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元時期的黃帝祭禮中,黃帝陵廟致祭受到了高度重視,軒轅黃帝陵廟被列為重點加以整修維護。宋太祖開寶五年(972),遵太祖趙匡胤旨意,規定橋山黃帝陵三年大祭壹次。元代對黃帝陵廟的祭祀也很重視,《元典章》中規定:黃帝是開天辟地的先祖,國家應當祭祀。明代對黃帝陵和黃帝的祭祀也非常重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認為軒轅黃帝不僅是醫家的祖師,也是中華民族的遠古祖先。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朝廷禮部議定祭祀黃帝的地方定在陜西中部縣(今黃陵縣),並規定三年大祭壹次,皇帝親撰祭文,派遣大臣赴橋山祭祀。橋山黃帝陵列為國家祭祀始祖的聖地,要求每次祭陵的祭文、祭祀日期、祭品名稱、數量和主祭、陪祭官員姓名都要刻石立碑。又特遣中書省管勾赴黃帝陵致祭,這次祭祀留下至今所見的最早的壹篇祭祀黃帝的祭文。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降旨在軒轅廟大殿內塑造軒轅黃帝坐像壹座,以便瞻仰祭祀。今黃帝陵保存有明太祖、成祖、宣宗、代宗、英宗、世宗、穆宗、神宗、熹宗等皇帝遣使到黃帝陵致祭的碑文。清代沿襲明代定制,在橋山黃帝陵舉行國祭,壹般三年祭祀壹次,此外還有臨時祭告。清朝黃帝陵廟的祭祀儀式隆重,規模宏大,次數較多,見於記載的有30次。光緒年間,臺灣愛國誌士丘逢甲在甲午戰爭後祭祀黃帝陵,留下詩句“袖中壹卷英雄傳,落日來登黃帝陵”。1908年重陽節,陜西同盟會祭掃黃帝陵,在祖先陵前宣讀祭文,以表復興中華民族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