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
唐代-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詩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壹篇難詩。
有人說是寫給令狐楚家壹個叫“錦瑟”的侍女的愛情詩;有人說是睹物思人,寫給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詩;也有人認為中間四句詩可與瑟的適、怨、清、和四種聲情相合,從而推斷為描寫音樂的詠物詩;此外還有影射政治、自敘詩歌創作等許多種說法。千百年來眾說紛紜,莫衷壹是,大體而言,以“悼亡”和“自傷”說者為多。
詩運用象征、隱喻的手法,創造性地發展了傳統的“比興”方法。“錦瑟無端五十弦,壹弦壹柱思華年。”想象壹下:繪有花紋的美麗如錦的瑟有五十根弦,詩人也壹邊在感慨快到五十歲了,壹弦壹柱都喚起了他對逝水流年的喜悅追憶,暗示自己才華出眾而年華流逝。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舊說中,原有認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註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實是壹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
詩的首聯以幽怨悲涼的錦瑟起興,借助對形象的聯想來顯現詩人內心深處難於直抒的千般情懷以及詩人滄海壹世所有不能明言的萬種體驗,點明“思華年”的主旨,這是對傳統比興手法創造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