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壹,周、秦、漢、唐等十多個朝代或重要政權先後在這裏建都,又是革命聖地延安的所在地,典籍豐富、文化遺存也多,許多風俗習慣多有可供追尋的歷史淵源。地域上:東面黃河、西望關隴;北臨塞外草原,南接巴蜀水鄉,橫跨陜北高原、渭水盆地和秦巴山區。民風民俗既源遠流長、根深葉茂,又爭奇鬥艷,異彩紛呈。
壹 陜西民俗文化的地域劃分和秦、漢時期的發展
陜西民俗的地域劃分為:關中地區、陜北地區和陜南地區。
關於關中地區的地理特點、歷史地位、早期經營及至西漢初期的尚農遺風,《史記·貨殖傳》說:“關中自千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裏,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而公劉適邠,太王王季在岐文王作豐,武王都鎬,故其人猶有先王遺風,好稼墻,殖五谷。”
關於陜北地區新的人文風貌的出現、地域特點與習尚,《冊府元龜》說:“秦始皇遺蒙恬攘卻匈奴。得其河南造陽之北千裏地甚好,於是築城郭,徙民居之,名曰‘新秦’。”《漢書·地理誌》說:“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翟,修習戰備,高尚氣力,以射氣力,以射獵為先。”這壹背景,與陜北腰鼓的聲象相聯系是可以相互印證的。
關於陜西地區的早期風習,《漢中府誌》說:“漢中府,其俗強勁質樸,力農習射。武都氏叟多羌戎之民,其人半秦,多勇戇;土地險隘,其人半楚,風俗略與荊州、沔州郡同。”《寰宇記》說:“漢高祖發巴蜀,伐三秦,遷蜀七姓於商洛,其俗多獵山伐木,深有楚風。”《寧強州誌》也說:“寧強州”風氣兼南北,語言雜秦、蜀。都充分顯示著相鄰地區風習的相互影響作用和風習的地域特點。
關於對先秦風習的評價,《薛思庵(野錄)》說:“讀《秦風》喜得無淫奔之詩,見得秦俗好。”顯現出對岐周良好風習傳承的淵源。
至秦亡漢興,漢高祖劉邦進軍商洛、途經霸上,西入鹹陽,南屯漢中;回擊三秦,建都長安,關內關外風習會合,使民風民俗的發展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時期。
關於秦地風習的變遷、特點及其重大意義,宋代理學家朱熹在《朱子詩傳》中有段頗為深切的概括和論述。謹轉錄如下:“秦之俗,大抵尚氣概,先勇力,忘生輕死。然本其初而論之,岐豐之地,文王用之以興,‘二南’之化,如彼其忠且厚也。秦人用之,未幾而壹變其俗,則悍然有招八州而朝同列之氣。何哉?雍州土厚水深,其民厚重質直,無鄭衛驕惰、浮靡之習。以善導之。則易於興起,而篤於仁義;以勇驅之,則其強毅果敵之資,亦足以強兵力農而戌富強之業,非山東諸國所及也。”
這段評論,是對歷史發展的概括和總結,也對認識以後的歷史發展有重大借鑒作用。
二、魏晉南北朝至唐宋陜西民風民俗及生產習俗的發展
漢、魏、兩晉這壹歷史階段,方土遊俠、道教、佛教活動,先後在社會上出現,對民俗文化產生相應影響,對社會生活不同程度上增添了新的因素,習俗產生相應變化。方土遊俠至漢時,已漸與民間遊藝融合或以民間遊藝形式出現,在都市已頗為多見。《隨書·地理誌》說:“漢中之人,質樸無文,不甚趨利,性嗜口腹,多事田漁。雖蓬室柴門,食必兼味。好祀鬼神,尤多忌惑,家人有死,輒離其故宅。崇重道教,猶有張魯貴焉!”當地習俗的特色,還是濃烈的;道教和佛教的影響也是明顯的。
至唐,民風民俗與官府的關系也至為密切。《秦中歲時記》說:“唐上已日,賜宴曲江,都人與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輦下歲時記》說:“長安每歲諸陵,常以寒食薦湯餅雞毯等,又薦雷子車;至清明上食,內園官小兒於殿前鉆火,先得火者進。上賜帛三匹,金碗壹口,都人並在延興門看內人出城灑掃,車馬喧囂。新進士則於月燈閣置打毯之宴,或賜宰臣以下酴糜酒,即重釀酒也。”
盛唐,物阜年豐,絲綢之路暢通,長安商賈雲集,八方薈萃。飯店、酒樓、茶肆林立,在繁榮的飲食市場,胡風烹調,胡姬酒肆也頻增風采,蔚為民俗大觀。
李白《少年行》曾抒寫當時情況說:“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當時,胡姬學習用面食作有自己民族特點的胡餅,也聞中全國。白居易就有“胡餅餅樣學京都”的詩句。據考,現在的芝麻燒餅,即由當時的胡餅演變而來。而面食則是陜西人自古迄今的傳統主食。這同陜西的農業生產也是密切關聯的。陜西農業,源遠流長,生產習俗也在社會歷史發展中不斷向前發展著。
關中地區,人們群眾贊頌水車的謎語,謎面的文字是:“曹操獨坐中原,身披八掛衣衫,領兵千千萬萬!”
至於陜南水鄉,生產習俗則更有壹番景象。《城固縣誌》說:“小滿前後,農各插秧,諺曰:‘水執秧苗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稻,退步原來是向前!’”則創造並反映了另壹相當高的精神境界。其所含哲理與表現的藝術手法也是令人嘆服並值得深入體味的。也由此可見,人民群眾的創造力也的確是無窮的,值得重視學習的。
三 陜西民俗中與生產生活相關的壹些習俗的內涵與作用
(壹)陜西與生產習俗相關的有祈富求福迎神賽會等活動。如《天祿閣識祿》說:“秦俗以二月二日攜鼓樂郊外,朝往暮返,謂之‘迎富’”。我國古代以社、稷為土、谷神,立社(祠)祀奉,“春祀秋嘗”,祈賜豐收。
(二)與倫理有關的習俗也很多。“慎終追遠”,敬禮祖先方面,有清明節掃墓、夏暑“奠墓”“清暑”“中元,麻姑獻祖”十月壹日送寒衣,冬至與“臘日”祭先等。
在敦崇倫常、和睦鄉裏、重視姻親方面的習俗也比較多。對骨肉至親,除元旦合家拜尊長、拜弟史、叔(媳)拜嫂,除夕合家守歲,對童稚有“壓歲錢”外,出嫁女兒、女婿、外甥、外甥對母家、嶽家、舅家逢春節、麥熟、忙罷、中秋要拜年,“看麥熟”“看忙罷”“送(中秋)節”;母家、嶽家、舅家則對女兒、女婿、外甥逢燈節、暑夏、端午、重陽要“送燈”“探夏”“送(端午)節”“送(重陽)糕”!另外在和睦鄉裏方面,也形成了許多“善裏親鄰”的風習。春節時,家拜之後就是出拜、相互邀約飲宴。《鹹寧縣說》;“元旦,士大夫風興吉服拜祖先畢,以次拜父史,出拜師長、新族;齊民亦然。”
此外,關中地區,新婚後還有“新婚婦拜戶”的習俗。
(三)健康衛生文體活動習俗方面,臘月二十三祭竈後要“掃舍”、迎接新春,各地很普遍。冬盡春至,婦女適時外出活動,以增進健康,各地也多類同。冬盡春至,婦女適時外出活動,以增進健康,各地也多類同。冬盡春至,少年士女、全民分別以各種名目、形式作文體活動,以娛悅身心,增進健康,且各有特色。
(四)歲時節令中,慰孤,施舍和開展公益活動的習俗也有許多。如清明節的拜掃孤墳、無主墳。逢節舍飯,各地也比較多。
(五)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省內外、國內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和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傳說中的故事、人物、歷史人物以至域外人物也逐步進入民俗生活,以至於專門立會,進行追念。其中如:①追念女媧氏“煉石補天”的“補天補地”,就很普遍,且產生較早。②二月二日是藥王廟大會:《西鄉縣誌》記述說:“二月二日高坪寺藥王大會,男女畢至,踏青選勝,采野菜供食”。其他如耀縣藥王山等地都有此會,傳說二月二日是孫思邈生日。③清明寒食掃墓,除註入紀念介子推的意義外,也掃軍墓。④端午節,吃棕子,賽龍舟,飲雄黃酒,除前者註入了紀念屈原的意義後者因有了“白蛇娘娘和許官人”的《白蛇傳》故事,更加印證了飲雄黃酒祛邪避災的效應,而使這壹習俗更加深入人心。許多地方端午節競渡,也極熱烈。
嶽西的風俗作文400生活中處處有都離不開數學,只要妳善於觀察,妳就會發現數學與妳可謂是形影不離。學習了六年集的比例知識後,我深深的體會到數學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益處。那是壹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和弟弟約好2點在森林公園 *** ,然後壹起去動物園玩。到了目的地之後,由於我們是第壹次去森林公園的動物園,所以只好買了壹幅公園的地圖。地圖到手後,弟弟悄悄的向我走過來,然後壹把將地圖搶了過來。我無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裏對這“小淘氣包”的無理取鬧。然後弟弟壹本正經的對我說:“哥哥,今天就由我這個向導來帶妳去找獅子吧!”這時,我心想:但願不會南轅北轍!之後,弟弟就帶著我像無頭蒼蠅壹樣到處亂竄,過了大約壹小時後,我終於忍無可忍,大喝:“妳搞什麽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麽還沒到?”我直接將地圖奪回,壹看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出風頭的弟弟濫竽充數,把地圖的比例尺1:5000理解成了圖上的1厘米表示實際的5000厘米。“唉,學好壹身本領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壹樣自以為是,不踏踏實實的學習的話,後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後,我按照我所學到的知識,不壹會,我們就來到了獅子那。瞧弟弟那羨慕的樣子,他還求著我收他為徒弟呢!知識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同學們,努力學習吧!就讓我們用自己的努力來創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陜西的風俗習慣有那些?陜西的風俗的代表莫過於‘十大怪’。1,面條象腰帶;2,鍋盔像鍋蓋;3,辣子是道菜;4,泡饃大腕賣;5,碗盆難分開;6,帕帕頭上戴;7,房子半邊蓋;8,姑娘不對外;9,不做蹲起來;10,唱戲吼起來。
陜西吃羊肉風俗作文400字就到東至了,人們都趕著去吃羊肉。當然,我也不例外。東至的前壹天,我在祖母家吃羊肉。那香噴噴的羊肉湯壹端上來,我就想把它壹口氣吃完。我聞了壹聞,啊!我就像是進了仙境壹樣,那個味兒啊!“香!太香了!爸爸,我可不可以吃了啊!”我滿懷期望地說。誰知爸爸卻批評了我,說老爺爺都沒吃,妳吃什麽。我老爺爺已經過世了,每次吃飯前都要讓他先吃,不然就是對老壹輩的不敬。可是我實在忍不住了,就趁他們不註意偷吃了壹些。啊!真是好吃啊!我再壹次進了仙境。沒想到,第二天,我卻做什麽事都倒黴。哎呀!我想起爸爸昨天說的話,大吃壹驚,會不會是老爺爺生我的氣,讓我倒黴啊!所以我第二天無論做什麽事都小心翼翼的,總算躲過了壹場災難。現在的科學世界也有迷信啊!
陜西過年的風俗農歷正月初壹,俗稱“過年”。這是本縣城鄉的最隆重的壹個節日。 舊時,從農歷臘月二十三日起,人們就開始購置年貨,打掃庭院,布置內室,謂之“掃舍”。 三十日,除藥鋪外,百業封門,戶戶貼春聯,是晚稱為“除夕”。到時,合家團聚,包餃子。 同時,獻飯祭祖、焚香“祀神”。初壹黎明,男女老少,更換新衣,鳴炮迎春;先給祖宗燒香, 再給長輩“磕頭”;長輩為了表示關懷,給年齡小的晚輩送壓歲錢。鄰裏之間少者相伴。 上門為各家長輩“拜年”(俗稱磕頭)。接著,家家戶戶吃餃子。此後,鑼鼓喧天,演戲、耍社火、 扭秧歌,直至正月十五。
江西的風俗知美食450字作文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妳們吧!妳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壹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壹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壹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
山西的風俗習慣的作文衣食住行是壹個地區主要的民俗形式,亦是形成地方生活習慣和人性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衣飾和行旅的變異性較大,而飲食則不同,比如,晉東南人連吃三日白面,就想吃小米飯,而吃慣白饃的晉南人,恐怕連壹頓高粱面也吃不慣。晉中人愛吃面食,醋總是離不開的桌上佳品。再比如民居,山西民居的特色就非常明顯。現在揀極有典型性衣食住行風俗作壹介紹。山西人的衣食往行——蓧面擦魚魚民間藝術>>民間藝術>>民間剪紙、民間面塑、民間炕圍畫民間玩具、民間雕刻、民間木版畫太原曲藝、山西戲曲、唱票山西民間刺繡:繡荷包、繡衣、童帽、耳套、肚兜、馬甲、童鞋、繡鞋、鞋墊、圍嘴、錢袋面、腰包、窯簾、信插山西民間年畫:福壽圖、獻壽圖、福壽中堂、麻姑獻壽、連年有余、吉慶有余、祖國花朵、木版年畫、戲曲年畫、門神年畫、春節門畫、春聯、窗花山西民間社火:鬧花燈、鬧紅火、放煙火、高蹺、跑旱船、跑竹馬、小車舞、挑椅舞、獅子舞、龍舞、龍舟舞、中黃高臺、倒懸花鼓、鐵棍與背棍、漁翁戲海蚌、沈老爺坐轎、晉南血社火黃河燈會、
陜西長武縣的風俗傳統飲食
民間吃食習慣以小麥、 玉米、高粱為主,搭配蕎麥、糜、谷等雜糧。 家常便飯以蒸饃、米湯或面條為主。 農村習慣壹日兩餐, 忙時三餐, 晚飯俗稱喝湯。 吃食味喜酸辣,做工精細, 以麥面為例有蒸、 搟、烙、 炸、 烤、 洗、壓、 攤等,花樣繁多,風格各異。長武人熱情好客、筵席萊肴煎、炒、燴、炸, 關中和隴東風味兼有,色味都很講究。 壹般筵席為 "五魁"、 "八挎五"、 "重八"、 "重九"、"滿十"等, 民間過事重體面、講排場,節日飲食比較豐富, 過年吃面條、 肉菜、火鍋, 端午吃粽子, 中秋吃月餅,重陽吃棗糕,臘八吃米粥。
禮節交際
長武人交際講禮儀、重情誼。送往迎來、熱情好客。親朋好友或師長光臨, 必設宴歡迎。 至親厚友赴考、上任、遠行, 必設宴歡送。 生意開張營業、造屋上梁、喬遷新居、拜師招徒、男婚女嫁、生日滿月、老人慶壽、做棺材"交木",逢年過節或過事,都互相祝賀, 送禮饋贈,待客過事,必有"禮簿"用以備查而禮尚往來。
民間歷來以尊老愛幼為美德。逢年過節, 祭祀祖先,向長者叩首、行禮。 與平輩互相作揖問候。不論公***場合或日常生活,稱呼親切,長幼有序。走路、進門、說話、吃飯、乘車, 禮讓老者。坐席時晚輩向長輩和客人敬酒勸菜。
人們交往之間註重正當的送禮饋贈。 結婚為女方送"添箱", 有衣料、 床單、 被面、 花鏡等; 為男方送賀禮, 有衣料、 床單、被面、 影集、花瓶和現金等;老人生日送壽聯、壽幛等;嬰兒滿月贈送小娃帽、鞋、童服、玩具等;喪事送花圈、挽聯、牌匾、 奠儀等; 親友若逢災遇難, 前往慰問或資助財物。其它節日按親疏遠近和經濟量力酌情送禮,薄厚不等。
長武人重視親戚情誼, 交往頻繁, 招待熱情。凡登門稀客, 主人則熱情款待, 至少壹根煙、壹杯釅茶。遇到飯時管待吃喝,謙虛禮讓。筵席或壹般便飯, 以盤子橫木和房舍後墻位置為上,禮讓客人。席間主人殷勤敬酒、勸萊, 招呼“吃好”。客人離去時,舉家送至大門以外, 互相道謝話別。
鄉鄰之間, 遇有急難, 互相幫助, 關心體貼之情成為傳統風尚。農戶修建住宅,農忙搶收搶種, 幫工還工,不計報酬。遇到天災人禍, 壹處有難,八方支援。
節令習俗
春節
農歷正月初壹“春節”,俗稱新年、新春、年節、過年。早餐,歷來吃臊子湯長面。飯前, 自家晚輩向長輩跪拜磕頭。飯後, 同族男子聚集, 走村串戶給長者“拜年”。 見面後不論家庭院落、村頭路旁,相遇親友隨地叩拜, 並互相祝願道賀。 進屋後, 遇有已故未滿三年的靈牌先拜, 再以輩份逐人叩拜。 長輩亦表謙讓, 並置酒菜招待。 午餐七碟子八碗、火鍋豐盛有余,飲燒黃二酒。
年三十晚舉家團圓, 歡聲笑語,***度良宵。子夜零時,廣播電臺、 電視臺報年鐘聲響過, 鞭炮齊鳴, 震耳欲聾。 清晨, 祭奠祖先,叩拜老人。 大人娃娃喜氣洋洋,興高采烈。從初壹到初三, 早餐由吃長面增加餃子、餛鈍。 午餐肥肉美酒, 更加豐盛。走親訪友, 絡繹不絕,到處充滿文明、祥和的熱烈氣氛。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元宵節, 也叫 “燈節” 。 鬧元宵, 玩花燈。 民間有“小初壹, 大十五” 之說,民間蒸花饃, 按照十二生肖屬像捏制各類形象,祭神"看燈"。新婚妻的娘家、未婚妻的婆家、嬰兒的舅家都要提前送燈籠和花饃。 新媳婦回娘家"躲燈"。還有青年媳婦為早生孩子而“偷”牛犢饃的習俗。入夜講究吃涼粉, 亦有吃元宵的習慣。每年從正月十四到十六,每晚戶戶紅燈高掛, 兒童挑燈戲耍。縣城集鎮舉辦元宵燈會,氣球彩帶騰空天際, 使人眼花繚亂。 入夜點燈屏、放煙火、猜燈謎、舉辦社火、戲劇會演。 至十六日,人們四處遊玩,各行其樂謂之“遊百病”, 希望祛病延年,老幼康樂。
端午節
五月初五端午節, 亦稱端陽, 俗稱 “端五”。祖輩相傳, 民間甚為重視。黎明早起, 灑掃除塵。采集艾蒿, 懸插於門楣。孩子以露水潤發, 頭上系艾葉,胸前系香包,俗稱“荷包”、耍貨。用雄黃抹鼻、 耳孔, 意為避瘟、驅蟲。 早餐吃夜晚做好的粽子、油糕、綠豆糕點和艾葉形狀的花饃。 午餐吃炒菜、擺宴席, 喝雄黃藥酒,民間親鄰以粽子、 艾葉饃互相饋贈, 婚者, 男方須向女方贈送禮品,名曰“追節”。婦女、孩子手足腕系五色線“花花繩”, 穿花鞋、花裹肚,男女老幼均配帶形狀新穎各異的荷包,兄弟姐妹和未婚對象互贈荷包, 以寄情誼。
除夕
臘月最後壹天的夜晚稱除夕。 當天,徹底清掃衛生,糊窗格,貼窗花,準備香燭、鞭炮, 貼對聯(俗稱對子)、門神(秦瓊、敬德)和年畫。 在院內貼 “春回大地” , 大門外貼 “出門見喜” , 炕壁貼“百病不生” , 室內貼“人壽年豐”、“五谷豐登”、“龍鳳呈祥”、“麒麟送子”等。 上午, 煮肉、炒菜、 壓面, 忙於辦好大年初壹的吃食。 午後,家長帶子孫上墳祭祖。凡亡故未滿三年者都要請靈封牌位,供於堂屋。入夜, 門前掛紅燈、煨火。全家老小喜氣洋洋聚集"吃年飯"。長輩給晚輩"壓歲錢", 晚輩向老人磕頭祝福。除夕的三十晚“坐夜”,全家團圓圍座,有說有笑,興致勃勃的收看春節聯歡晚會。
社會習俗
嫁娶
婚前男女經親朋介紹提親或自由戀愛,經過壹段時間的接觸雙方都無意見,便可履行訂婚手續。訂婚時,男方請親友, 設宴歡聚。女方及其親屬去男方家中收受男方饋贈衣物和彩禮, 稱為“會親”。訂婚後,每逢端午、中秋、重陽及春節,男方親屬赴女方家中送禮,謂之“追節”。婚姻關系確立後, 男女雙方經常往來,感情日深。結婚前男女雙方經過婚姻登記,領取結婚證。由雙方家長確定結婚日期,婚期前壹日,女方娘家設宴待客。 結婚當天,男方家中貼對聯、掛紅布,喜氣盈門,高搭棚席,殺豬宰羊,設宴廣待賓客。新娘進門後,舉行結婚儀式, 宣讀結婚證書, 證婚人講話,新郎新娘入洞房,新舊習俗夾雜。開宴時,新娘敬煙酒遞糖果。並備禮謝媒,俗稱謝“紅爺”。 洞房花燭夜, 盛行道喜, 鬧洞房俗稱“耍房”。新郎新娘介紹戀愛經過, 唱歌跳舞, 耍逗取鬧。婚後三日,新婚夫婦帶糕點糖果同赴女家, 拜見嶽父嶽母, 必受盛情款待, 當日返回稱為“回門”。婚後7-12天,新婦回娘家住相等的天數,稱“遨十”。回婆家、再去娘家各壹月,稱為“遨對月”。
生育
在女兒臨產當月的初二、三,女方親娘帶大鍋盔和嬰兒裹肚來女兒家中,將大餅扣在鍋蓋上, 用拳擊破,將裹肚從女兒住處窗口拋進去,再進屋把裹肚壓在席底稱為“打鍋”, 以保生產順利和母子平安。產後三天,娘家人帶生面條去女兒家中探望,俗稱“下奶”;產後10-20天,娘婆兩家至親好友探望產婦及嬰兒,攜帶烙餅、雞蛋、掛面、紅塘和衣物, 祝願大小平安。 孩子出生壹月時,做“滿 (彌)月”,滿月之日,備置豐盛飯萊, 親友登門祝賀,嬰兒舅家人饋贈被單、童裝、童車、衣帽。 壹般親友贈布料、童裝、玩具等。午宴時,趁其不備給嬰兒父母、祖父母臉上抹黑、 紅顏色,追逐嬉戲, 皆大歡喜。
喪葬
人死後,家人壹般先要請陰陽先生看風水、鉤穴地, 隨後“盛斂”,擇日祭奠,參加祭奠者送獻禮(饃)、花圈、 擡蠟、挽聯、牌匾、孝帳等。 靈堂設置遺像,供各式獻飯。孝子戴孝帽、 穿孝服、 縵白鞋。 親友戴黑紗、 黑袖套、 白紙花。 招待以家庭情況而定。 早晨血條湯,中午開席肉食齊備,備燒黃二酒。次日清早送埋前, 湯菜齊上,謂之“風攪雪”。護送靈柩, 除八擡大轎以外, 又盛行拖拉機、汽車送葬,浩浩蕩蕩,哀聲鼓樂, 情調淒涼。安葬後抱回靈牌在家供奉。長武民俗忌"死"字。凡死者年老稱“歿”, 壯年稱“亡”,少年稱“殤”, 幼兒稱“撂”。50以上為“老喪”,70歲以上為 “壽終正寢”, 葬禮都較隆重。 小口少亡或非正常死亡, 多隨即掩埋。 未婚男女死亡不備棺材, 釘“四堵墻”或草席卷裹,墓穴不打黑堂, 衣不扣鈕,俯臥掩埋,凡壹戶百日內死亡兩人為重喪,靈柩不能出大門,壹般破墻或從崖背吊出棺材埋葬。
關於陜西的節日風俗以下是陜
西的部分風俗:
春節:據史書記載,秦朝時以每年農歷十月壹日為歲首,到漢武帝時改行太初歷,即以正月初壹為歲首,“大年初壹過年”這壹風俗壹直從漢代延續到現在。
元宵節:同樣源於漢代,當時叫上元節。據《漢書·漢武帝傳》等史書記載,每到農歷正月十五,漢武帝就會派人用燈籠祭祀太乙神,祭祀地點甘泉宮(即今天淳化縣)至今還留有遺址。上元節到了唐代十分盛行,人們走出家門觀花燈耍社火,熱鬧非凡。
清明節:漢時人們有這樣的風俗,每年農歷三月初,長安城的百姓們萬人空巷到灞河沐浴,這在當時叫“上巳節”。到了唐代,“上巳節”跟發源於山西介休的“寒食節”合二為壹,成為今天的清明節。據《新唐書》記載,清明節的重大活動是掃墓,國家推行“以孝治國”由此可見壹斑。
七夕節:長安是七夕節的發源地,長安區鬥門南灃村的牛郎織女石雕像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大型石刻藝術品之壹。七夕節乞巧活動起源於西漢,到了漢武帝時期已成為全國壹個重要節日,這已為史學家所定論。
中秋節:據史料記載,中秋節源於漢代,當時人們就有拜月賞月的習俗,到了唐玄宗時期,這壹民間節日更為興盛。據考證,唐玄宗的生日是農歷八月十五,為給皇帝祝壽,這壹天在宮廷中稱為“千秋節”,要舉行大型歌舞活動。後來,民間的“中秋節”和皇宮中的“千秋節”互相影響,互相融和,“千秋節”中的許多活動流傳至民間,使中秋節更為熱鬧。中秋節吃月餅在當時已很盛行,唐代詩人的許多名篇都跟中秋賞月有關。
陜西端午節的風俗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壹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菇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菇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嶽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菇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壹名粽,壹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菇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壹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壹串,形形 *** ,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壹。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壹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壹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同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