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壹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壹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壹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
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
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壹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壹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壹直流傳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
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壹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各地清明節習俗 河南省清明節習俗 鞏縣清明,女婿也祭嶽家之祖墳。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諸神。
孟津縣清明插青苗於麥地。 陜西省清明節習俗 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
富平縣每戶人家於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禮壹神。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遊水」。
同州縣清明祭掃後,折柳枝插門;並以紙錢貼於樹幹,據說如此可以防蟲蟻。洛川縣清明蒸饃為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
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作為紀念。 四川省清明節習俗 川東重慶、萬縣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
清明節前後,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
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後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蔔吉兇,稱為「油蔔」。成都壹帶則賣炒米團,上面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廣東省清明節習俗 乳源縣稱清明前十日為「禁風」,縣民都在頭上戴桃葉。埔陽縣清明掃墓後「頒胙」,即由主祭人主持,將掃墓的祭品烹調後,請上墳者食用。
廣寧縣清明掃墓,稱為「拜山」。 廣西省清明節習俗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
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掛青」。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
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江西省清明節習俗 新建縣清明拜掃,例用春餅。
永豐縣清明掃墓以前三後七為期。除例行的牲禮外,還以米粉作果,稱為繭果,或壓糯米為糕,澆上糖汁,稱為飯果,猶有寒食之遺風。
安義縣清明祭掃惟男丁行祭,婦女皆不參加。 湖南省清明節習俗 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
永州府清明節淩晨汲水,經數月味色不變,用以造酒尤佳。新田縣農諺:「清明晴,萬物成」。
福建省清明節習俗 福州清明,東郊踏青之遊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稱為煮菜臛。惠安人掃墓時放紙鳶,吹麥簫。
泉州清明吃「潤餅」、制「腳目粿」,這是壹種球狀的點心。據說清明節吃了腳目粿,可以增加腳力。
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也在清明節糊彩色的小旗為戲。 河南省清明節習俗 鞏縣清明,女婿也祭嶽家之祖墳。
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諸神。孟津縣清明插青苗於麥地。
陜西省清明節習俗 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富平縣每戶人家於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禮壹神。
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遊水」。同州縣清明祭掃後,折柳枝插門;並以紙錢貼於樹幹,據說如此可以防蟲蟻。
洛川縣清明蒸饃為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作為紀念。
四川省清明節習俗 川東重慶、萬縣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節前後,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餐。
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後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蔔吉兇,稱為「油蔔」。
成都壹帶則賣炒米團,上面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著思念與哀傷。
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清明節前後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
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遊、放風箏、蕩秋千、鬥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著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遺忘,連壹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並賦予了新的內涵。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也被看作是壹個大節氣。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壹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後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壹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
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後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於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壹。在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
這壹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壹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是象征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所以說,無論家裏多窮,清明節都是要去上墳的。
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儉之意。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壹直延續至今。
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 吃白面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
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壹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時將印有蠍子圖案的紙貼在家裏,家中不招蠍子、蜈蚣,尤其是在農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是壹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村壹帶開始合理安排農時,清明節這天,好多農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壹千,罵壹萬,不忘清明節壹頓高粱米飯。”
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壹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壹頓,以犒賞它們壹年的辛勞。
清明節的習俗和來歷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
但在起初,清明並不具有這種意味,而只是壹種節氣的名稱。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蘇,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田間地頭到處是農民忙碌的身影,民諺常說:“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這種敦促春耕的節氣,是怎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的呢?應該說這與此前兩天(或壹天)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
其實,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跡。原始社會,我們的先民們鉆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壹件大事。
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煙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對此,唐代詩人韓的《寒食》詩有生動描寫:“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由於寒食節期間禁止生火做飯,就需準備壹些事先做好的熟食(即冷食),以備禁火期間食用,相沿成習,遂成寒食風俗。寒食節期間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餅,上附紅棗並捏成燕子形狀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麥芽糖調制成的醴酪。
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黃色近似今日點心的環餅;有用糯米與雀麥草汁舂合而成,以棗泥或豆沙為餡料的蒸食——青白團子。此外,鴨蛋、棗糕、杏仁粥、凍豬肉、凍魚肉,也是寒食節常用的食品。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除了禁火冷食,還有後來成為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墳墓。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
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托。
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
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裏,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
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韋應物有詩句說:“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白居易也有詩句說:“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朝廷鑒於民間寒食、清明並舉已相沿成習,就以官方文書的形式正式規定,清明到來時,可以與寒食節壹起放假。這項規定距今已經1200多年,說明從那時起清明開始具有某種國家法定節日的色彩。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現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蕩秋千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清明節後來還吸收了另外壹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上巳節古時在農歷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踏青、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反映了人們經過壹個沈悶的冬天後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
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
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 大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
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裏騁足青青原野,也算是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壹種調劑方式吧。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
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壹次,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匯了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壹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風俗與上巳踏青等活動相融合的傳統節日。
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壹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壹個官方認定。
在中國傳統文化裏,清明節是壹個紀念祖先及離世親人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並伴以踏青、植樹等活動,節日體現飲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關愛自然的意義。
杜牧的《七絕·清明》詩,勾畫出了壹幅美麗的水墨畫,春雨、牧童、酒家,詩人匆匆的步履牽引著清明節的詩情。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則把人們帶入另壹番節日盛景,如林的店鋪、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態各異的車馬轎舟,壹片忙碌、壹派繁華盡在畫卷中。
今天的清明節,依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著重要的位置。紀念先人,慎終追遠;緬懷先烈,展望未來,***創幸福美好未來,是我們過節的主題。
清明習俗!!!
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壹。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壹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壹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壹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壹種活動。漢族和壹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壹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壹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壹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壹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壹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關於寒食,有這樣壹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壹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壹直追隨著他。其中壹人叫介子推。有壹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壹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壹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禦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壹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壹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壹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壹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麽東西。掏出壹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壹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 *** 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壹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壹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壹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壹下枝,編了壹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 *** 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清明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壹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壹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壹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壹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壹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壹種遊戲。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壹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壹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裏,活到哪裏,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射柳
射柳是壹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裏,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壹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竿等幾個項目,大有潛力可挖。
清明習俗有哪些?
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表示季春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交清明節氣。
1.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農歷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壹,壹般是在公歷的4月5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2.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確的日子是在冬至後壹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並為壹日。
3.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踏青、郊遊、蕩秋千、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戶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
清明的民俗
清明話民俗:我國傳統的祭掃節日
news.nen
人們在清明節前後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鏟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壹束鮮花,以寄托對先人的懷念。
清明之時,掃墓之余亦壹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壹番,回家時順手折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壹抒在嚴冬以來的郁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清明節還有插柳植樹的風習,據說是紀念發明各種農業生產工具並曾"嘗百草"的神農氏;另壹說是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後來復活,晉文公賜名為清明柳,並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後傳入民間。雖然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不離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壹)忌日祭(周年祭掃)
是指為死者死亡這壹天所舉行的祭祀活動。這壹天,親朋匯集,至墓前祭奠掃墓,燃放鞭炮等。通常修墓立碑也在這壹天。祭祀儀式在中國流傳至今多有變遷,但敬祖靈、寄哀思之心是壹致的,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周年祭祀是在死者亡故壹周的祭祀,在傳統禮俗中是比較重大的紀念日。這壹天,死者的親屬和朋友聚在壹起,或在家裏或在墓地或到殯儀館,給死者上祭品,燒香磕頭,訴說相思之情。
現在忌日祭的形式已是多種多樣,除了上述比較傳統的做法外,也有學習西方的祭奠方式,強調個性化的。比如在這壹天,死者的親朋好友到墓地向死者獻上鮮花,寄托哀思;或開壹個追思會,看看死者的遺照、錄像和遺物等等,追憶過去在壹起愉快的日子。這樣的祭奠方式,現在已普遍被人們接受,尤其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二)春節祭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除夕夜,人們少不了祭祖,在祭祖的同時其他亡者也要沾點香火氣的。民間有舉家團聚,設供齋,點香燒燭,恭請祖宗或已故的親人回家過年的習俗。初壹早晨,在外出拜年之前要先拜祖宗之靈位。祭奠活動時,堂屋中掛上祖宗或已故親人的遺像,擺放牌位,將點燃的香插入香爐,表明祖宗或親人已經回家了。為體現尊重,祭祖的牌位要坐北朝南。
(三)上元節,中元節祭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上元節,也叫“元宵節”。按習俗這壹天民間在家裏或祠堂供奉祭品,焚香磕頭,祈福保佑。因此,“上元節”是祭祀鬼魂的重要節日。
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俗稱“鬼節”。此日專為祭祀,各家各戶皆備豐厚祭品,。中元日必燒紙衣,幫俗稱為“燒紙衣節”,出嫁女子必於是日送“紗箱”,獻祭於已故父母。祭祀時由戶長高呼其某某祖宗名號,然後各支子孫焚燒紙衣、紙錢。其次序必從高祖、曾祖以到祖考。
(四)清明、冬至祭掃
清明、冬至是民間祭奠亡者和骨灰落葬的重要時節。民間有清明、冬至前後三天落葬、祭掃為宜的說法。冬至日古稱“冬節”。家家戶戶必制粉丸,粉丸亦稱為“孝子丸”,粉丸先煮成丸湯,致祭於祖宗神前,合家拜祝。禮畢家人圍食丸湯,當為餐飯。
(五)端陽節、秋祭
五月五日為端陽節,俗稱“五月節”,乃新之外的最大節期。此節族人必制“粽子”,先以祭家內祖先並諸神明,然後家人分食之。在重陽節(九月九日),秋祭是中上之家的習俗,不象清明掃墓那麽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