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散文藝術的探討卻相對較少。陳柱先生在《中國散文史》中稱
陶文為“自然派之散文”,並給予了較高評價,認為“雅淡自然之
致與其詩無二,不尚修辭,妙合自然,非深於文者不能為也”。郭
預衡先生甚至認為,在晉宋之際,陶淵明的文章是最有成就的。
陶淵明現存文章十二篇(明確是陶所作),從文體分類的角
度來看,包括辭賦《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閑情賦》三
篇,傳《五柳先生傳》、《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兩篇。記
贊述《桃花源記》、《扇上畫贊》、《讀史述》三篇,疏《與子儼等疏》
壹篇,祭文《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遠文》、《自祭文》三篇。明
代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陶彭澤集題辭》對於他的文章有
過比較全面的評價“《感士》類子長之倜儻,《閑情》等宋玉之好
色,《告子》似康成之《誡書》,《自祭>若右軍之《誓墓》,《孝贊》卒}
經,傳記近史。陶文雅兼眾體,豈獨以詩絕哉?”,指出陶淵明兼
擅各種文體的特點,他的文章,不僅與古人類似,還有不同於古
人的特色。這十三篇文章,大體上又可以分為散文、韻文兩類。除
《歸去來兮辭》、《感士不遇賦》、《閑情賦》等外,其他多是散文。
此外,在我看來,陶淵明全集中那些情文並茂的詩序、文
序,也應該並入陶文的研究範疇。這些陶淵明精心結撰的序言,
或者表明作詩的目的,或者敘述作詩時的心跡,或者闡發詩文
的主旨,對於我們更好地理解陶淵明的精神世界和藝術風格,
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像《遊斜川·序》“辛醜正月五日,天
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遊斜川。臨長流,望曾城,魴
鯉躍鱗於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
為嗟嘆。若夫曾城,傍無依接,獨秀中臯,遙想靈山,有愛嘉名。
欣對不足,***爾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
鄉裏,以記其時日。”篇幅不短,空靈雋永,簡直就是壹篇精彩的
山水遊記,與《遊斜川》詩互相生發、相得益彰。
作為陶淵明文學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陶文無疑是我們實
現“以意逆誌”、“知人論世”的基本材料,因為它是除詩歌之外,
作者個性、情感的另壹種自由表達。為了更好地理解陶淵明的
為人和他的詩歌,我們還得從陶文人手,來進行壹番思想性和
藝術性的探討。
壹、“愛”的獨立與文的自覺
陶淵明詩文中“我”字隨處可見,從《時運》“襲我春服,薄言
東郊”、“我愛其靜,寤寐交揮”、“黃唐莫逮,慨獨在余”,到《與子
儼等疏》“嘗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
人”,乃至《自祭文》中的“嗟我獨邁,曾是異茲,寵非己榮,涅豈
吾緇”。“我”、“余”、“吾”之類的詞在他壹百來首詩文中出現,至
少不低於幾百次。這種個性化語詞的頻繁使用,恰恰反映出陶
淵明對自我的高度體認和不懈追求。朱光潛先生在《詩論》中說
道:“大詩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養成壹首完美的詩,充
實而有光輝,寫下的詩都是人格的煥發”,詩是如此,文也是這
樣。陶淵明本性灑脫、率真,加上深受魏晉以來個性解放思潮的
影響,他的詩文無不表現出自身特有的情趣與睿智,人格與風
度。陶淵明早年抱負遠大,他的政治理想是希望實現堯舜之治,
在仕途蹉跎中,他逐漸清醒地意識到“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
魁之世”(《感士不遇賦》),“自真風告逝,大偽斯興,間閥懈廉退
之節,市朝驅易進之心”(《感士不遇賦·序》)“三五道邈,淳風日
盡,九流參差,互相推隕”(《扇上畫贊》),理想無由實現。他不願
為五鬥米折腰,“流浪無成,懼負素誌”(《祭從弟敬遠文》),於
是發出了“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歸去來兮辭》)的感
慨,辭官歸隱。無論是“大濟於蒼生”還是“擊壤以自歡”,為政或
是歸隱,他都“靡潛躍之非分,常傲然以稱情”(《感士不遇賦》),
任性而為,絕不委曲自己的心誌。他好飲酒,“引壺觴以自酌”
(《歸去來兮辭》),也喜歡讀書,“欣以素牘,和以七弦”(《自祭
文》)“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與子儼等疏》),在飲酒、讀書中
擺脫世俗的羈絆,尋求自我的快樂與適意,並以那些古聖先賢
的事跡自勵,堅定自己隱居的誌向。陶淵明是個重感情的人,從
他描述家庭生活的文字中能看得出來,這類文字在陶文中占的
比重不小,有敘述祖先經歷的《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
傳》,有悼念兄弟姊妹去世的《祭程氏妹文》和《祭從弟敬遠文》,
也有教育兒子們的《與子儼等疏》等,情深意厚,言辭懇切,足以
見陶淵明之性情。
陶淵明深受儒家“三不朽”理論的影響,在“立德”、“立功”,無望的情況下,他表現出~種鮮明的文學自覺意識,也就是對
於“立言”的重視。陶淵明的這種文學自覺徹底擺脫了功利,文二、理想的高張
朱熹曾經評價陶淵明:“陶(詩)卻是有力,但語健而意閑。
隱者多是帶氣負性之人為之,陶欲有為而不能者也。”朱熹雖然
說的是陶詩,把這段話用來評論陶文同樣中肯。作為“欲有為而
不能”的隱士,陶淵明的文章歸於真淳和淡泊,具有“語健而意
閑”的特點。這點魯迅先生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
系)中也談到了,他說:“到東晉,風氣變了,社會思想平靜得多。
各處都夾人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晉末.亂也看慣了。篡也看慣
了,文章便更平和。代表平和的文章的人有陶潛。”像《五柳先生
傳>這樣的文章,是作者的壹篇實錄。全文以壹個“不”字貫穿始
終。“不慕榮利”“不求甚解?‘不吝情去留”,結尾“忘懷得失,以
此自終”,意思還是壹個“不”。全文自然平淡,自敘情懷。表現出
陶淵明追求自然、自足、自適生活的人生理想,是他“自然”哲學
的鮮明體現,可以和《歸去來兮辭·序)中“質性自然,非矯勵所
得,饑凍雖切,違己交病”的表述互相參證。
陶淵明散文中以《桃花源記》最為著名。文中虛構的“桃花
源”,既有儒家宣揚的上古之世的淳樸風貌,也有老子“小國寡
民”政治理想的影子,其中描寫的鄉村景象,同作者的田園詩意
境十分相似。可以說,“桃花源”既是作者社會理想的寄托,同時
代表了動亂時代民眾對清平社會的向往。
如果說《五柳先生傳》側重表現的是尚淵明的人格理想。
《桃花源記》側重於作者的社會理想,那麽他的另壹篇奇文《閑
情賦》則透露出作者的生活理想,更確切地說,應該是他的愛情
理想。據袁行霈先生考證,《閑情賦》作於陶淵明少壯閑居時,從
序言“抑流蕩之邪心”和文本本身的描述來看,它應該是壹篇較
為純粹的愛情賦。也許作者的本意確實是為了防閑愛情流宕,
但從客觀上來看,後世的讀者卻從“十願”大膽熱烈的自自中感
受到了作者愛情的真誠、癡迷、焦灼和不安,錢鍾書先生說“賦
之用不免於‘閑情’,旨欲‘諫’而效反‘勸’耳”,它沒有做到“有
助於諷諫”,沒有傲到“止情”,反而成為壹篇“煽情”的美賦。聯
系陶淵明在《與子儼等疏>中“室無萊婦”的慨嘆,明言自己的誌
願不為妻子理解,苦悶異常。那麽《閑情賦)裏那個“淡柔情於俗
內。負雅誌於高雲”的窈窕淑女,無疑是作者十分向往的理想伴
侶了。
三、陶文的詩意美
作為詩人的陶淵明將詩歌創作經驗運用到散文和辭賦創
作中去,使得他的文章具有壹種興象玲瓏、含蓄蘊藉的詩意美,
主要表現在意象的采用和意境的營造方面。給人以很高的審美
享受,在這方面,當以《歸去來兮辭>作為代表。正因為“心為形
役”,不堪忍受官場的黑暗和約束,陶淵明毅然選擇了歸隱。他
的創作重在寫心,寫那種與景物融為壹體的、對人生大徹大悟
的心境。無論是“猶存”的松菊,還是“盈樽”的濁酒,抑或是“無
心出岫”的浮雲,“倦而知還”的飛鳥,都已經被陶淵明染上了壹
層“自我”的色彩,成為寄托他高潔人格的意象,在文中構建出
具有詩情畫意的審美天地。在意境的營造方面,作者通過寫景,
形象地展示了自己辭官後的心路歷程,情與景的摻和極為自
然、緊密,毫無斧鑿痕跡。“舟遙遙以輕飈,風飄飄而吹衣”兩句,
渲染出作者回家途中的暢快心情;“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
還”兩句,更是托物言情,語意雙關,回歸的倦鳥便是隱居田園
的詩人的象征;“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兩句,又把野外
的明麗風景同作者的陶醉之情融合得親密無間。作者把抒情、
寫景和哲理融為壹體,無意於雕飾卻文采斐然,正如羅宗強先
生所說:“物我壹體,心與大自然泯壹,這是老莊的最高境界,也
是玄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這種境界自玄風煽動以來還沒
有達到過,陶淵明是第壹位達到這壹境界的人。”
元好問說陶詩是“豪華落盡見真淳”,陶文何嘗不是這樣,
缺少“豪華”之態,而有“真淳”之感。雖然數量不多,但幾乎篇篇
都是精品。陶淵明散文、辭賦中表現出的平易自然的風格,與陶
詩的總體風格是壹致的,只是由於他的詩歌成就太高,因此在
無形中遮蓋了他文的成就。總的說來,陶淵明在晉宋之際,文章
是獨步當時的,與他的高潔人品互為表裏,具有獨立不群的風
格,影響及於後世。
學在他那裏,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他自稱“歲雲
夕矣,慨然永懷。今我不述,後生何聞哉!”(《有會而作·序>),希
望自己的文字能夠流傳後世,還隱隱透露出壹種自覺撰述的使
命感。他太愛寫詩作文了,《五柳先生傳>中說自己“常著文章自
娛,頗示己誌”,不止壹次地說到自己“酣飲賦詩”(《五柳先生
傳>),甚至於“既醉之後,輒題數句自娛”(《飲酒·序》)。晚年他
曾感嘆:“吾抱疾多年,不復為文。本既不豐,復老病繼之。”(《答
龐參軍·序》)言語間流露出無限的遺憾與痛心。文學活動作為
陶淵明自由、真實個性的積極表達,貫穿了他的壹生,成就了他
作為詩人兼隱士的美名,以至於鐘嶸的《詩品》中稱贊他為“古
今隱逸詩人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