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蚍蜉撼樹的出處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詩中寫道:“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意思是蚍蜉在撼動大樹,可笑的是它們不自量力。這句詩使用了成語“蚍蜉撼樹”來形容那些微不足道的力量和實力不足以對抗強大的對手或敵人。作者通過這個比喻,既表達了對於那些自負而無知的人的嘲笑,也展現出自己對於強者和偉大事物的崇敬。
在這首短小精悍的詩中,韓愈通過簡明的語言描繪出了壹個極其鮮明的畫面。蚍蜉是微小的昆蟲,而大樹則是龐大且強大的存在。蚍蜉企圖撼動大樹,可笑的是它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和無力。這就好像是某些人自不量力地挑戰強權或超越他們能力範圍的事物,從而引起他人的不屑和嘲諷。
通過這句簡短卻富有力量感的詩句,韓愈表達了自己對於那些目中無物、自以為是的人的不滿和嘲笑。同時,他也在無形之中展現出對於偉大力量和崇高事物的敬仰。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筆觸,點出了人類在面對強大與渺小之間的微妙關系,給讀者以深思。
韓愈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政治家。他是唐代文壇上著名的文學批評家,也是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之壹。
韓愈早年以文才聞名,曾經在文昌閣賦試中奪魁,被封為進士第壹。他的文筆雄渾有力,主張文風肅殺,反對唐代流行的綺靡風氣和浮華辭藻。他提倡回歸古典文風,主張以古文為範本,追求莊嚴、簡練、明快的文風。他的代表作品有《祭酒文》、《帝京篇序》等。
除了文學成就,韓愈還是壹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主張賢人治國,秉持儒家思想,強調道德倫理和君臣關系的重要性。他對於當時的社會問題有深刻的觀察和批評,提出了壹系列的政治改革建議。他的政治主張以及他對於文學的批評觀點,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