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農民版畫源於明清年間的木板年畫,作品取材於廣大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實踐,表現手法在簡單傳授繪畫技法的基礎上,大量吸收了當地民族民間美術技法,諸如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木雕、石刻、布貼、挑花、木板年畫、剪紙、藍印花布等表現手法,具有濃郁的民族民間風情和生活氣息。作品突現出古樸稚拙,誇張浪漫的藝術效果,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綦江農民版畫崛起於20世紀八十年代,新時期的農民版畫以民間美術的畫面構成、人物造型、表現手法、色彩運用等藝術語言作為養料,吸收、消化並註入了新的繪畫元素,在不斷的探索、選擇創造中,農民版畫獲得了更大的成功。這個時期也是綦江農民版畫歷史上第壹個鼎盛時期。 1985年,四川省文化廳、省美術家協會、重慶市政府授予綦江縣“農民版畫之鄉”的稱號;1988年2月,中國文化部將綦江縣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
21世紀的今天,綦江農民版畫推陳出新,新壹代的農民版畫作者茁壯成長,為農民版畫的發展推波助瀾,使古老的民間藝術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從個體農民版畫工作室到成立綦江農民版畫院,從草根文華到成為重慶市對外文化交流名片,在兩代農民版畫作者的***同努力下,綦江農民版畫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