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立秋古詩哪句是感受到的句子

立秋古詩哪句是感受到的句子

立秋中感受到的詩句如下:乳鴉啼散玉屏空,壹枕新涼壹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立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壹,在每年陽歷8月8日左右,我國通常將立秋視為秋季的開始。此詩寫作者對立秋這壹天的感受。

首句寫傍晚時景色的變化。起初小烏鴉還待在樹枝上或屋檐上叫著,天黑了,烏鴉歸巢了,就再也聽不到烏鴉的叫聲了。乳鴉,是新長成的小烏鴉,烏鴉有結群營巢的特點,所以傍晚時,烏鴉的叫聲還是比較多的。老烏鴉不太喜歡叫,叫起來聲音也粗礪,比較難聽。

而乳鴉比較喜歡叫,聲音也柔和些,不是很難聽。傍晚時玉屏上的字畫還能看得比較清楚,天黑了,玉屏上的字畫就看不見了,顯得空空的了。當然,聽不到烏鴉叫,看不見玉屏上的字畫,於是屋內也就顯得安靜空曠了。

三句寫夜裏秋風由勁吹到停止的過程。起初還聽到秋風吹動草木發出嗚嗚的聲音,起床後壹點聲音都聽不到了。起床尋覓秋聲,說明詩人對秋天的到來十分關註。

末句寫在明亮的月色中,見到臺階上落滿了梧桐葉,詩人終於清楚地見到了秋天到來的足跡。因為秋高氣爽,所以秋天的月亮特別明亮。因為梧桐是落葉喬木,葉子比較闊,所以讓人覺得梧桐落葉比較早,比較顯著。

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寫出了夏秋之交自然界的變化。有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如滿階梧葉,所謂壹葉落而知天下秋。

有的變化不是很顯著,如首句通過聲音能判斷出是來自乳鴉,次句寫立秋夜扇的風特別涼爽。這都反映出詩人對事物的變化特別敏感,對生活的觀察與體驗特別細致。此詩是按照時間先後來組織材料的,所以顯得特別清晰而流暢。

立秋的寓意和象征

1、轉折和過渡:立秋標誌著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是季節交替的重要節點。它象征著自然界中的轉折和過渡,人們將告別酷熱的夏季,迎接涼爽的秋天。

2、豐收和收獲:立秋時節正值農作物的豐收季節,農民們忙著收割成熟的莊稼,象征著勞動者的辛勤付出和收獲的喜悅。也意味著秋季時令蔬果成熟,市場供應豐富。

3、希望和新開始:立秋是壹個新的起點,人們可以根據季節變化重新制定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它帶來了對未來的希望和新的開始,人們可以從立秋開始,展望接下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