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雲蔽千裏,遊子何時還。
譯文:心愛的人要到雁門關外很遠的地方去了,我們只有無奈地道別。天上的黃雲遮蔽了千裏,地上的塵埃與黃雲相接,天空也暗了下來,到遠方去的遊子什麽時候才能回來啊。
《從軍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雁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壹片黯淡。邊塞古城,雁門雄關,遠隔千裏,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誌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涼州詞二首》唐代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縱目望去,黃河漸行漸遠,好像奔流在繚繞的白雲中間,就在黃河上遊的萬仞高山之中,壹座孤城玉門關聳峙在那裏,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壹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雁門太守行》 唐代 李賀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譯文:紅旗半卷,援軍趕赴易水,夜寒霜重,鼓聲郁悶低沈。只為報答君王恩遇,手攜寶劍,視死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