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燭影搖紅古詩詞鑒賞

燭影搖紅古詩詞鑒賞

在日復壹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那什麽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燭影搖紅古詩詞鑒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燭影搖紅古詩詞鑒賞1

莓鎖虹梁,稽山祠下當時見。橫斜無分照溪光,珠網空凝遍。姑射青春對面。駕飛虬、羅浮路遠。千年春在,新月苔池,黃昏山館。

花滿河陽,為君羞褪晨妝茜。雲根直下是銀河,客老秋槎變。雨外紅鉛洗斷。又晴霞、驚飛暮管。倚闌祗怕,弄水鱗生,乘東風便。

賞析/鑒賞

“德清縣圃古紅梅”,詞人在其《賀新郎·為德清趙令君賦小垂虹》詞中也提到過“但東閣、官梅清瘦”,可以互為參照。此系詞人晚年重遊德清之作。

“莓鎖”兩句。言德清縣縣圃內有株年代久遠盤旋如虹入天的紅梅樹,樹身上長滿了斑剝的莓苔。由此,詞人想起:我在紹興城外稽山下禹王殿見到的正梁,恐怕就是這種梅樹做的吧。“橫斜”兩句,嘆梅樹之無人賞識。言梅樹栽在縣圃中,無法使它像“疏影橫斜水清淺”似的受到詩人們的賞識,滿樹花蕊似珠網般的遍布枝梢,卻獨自在縣圃內放香,沒有人前來欣賞。《賀新郎·為德清趙令君賦小垂虹》也說到:“東閣官梅清瘦”,喻清高落魄之人遭受冷落,這裏也是壹語雙關,以梅喻人。“姑射”兩句,贊紅梅樹。言其實這株古老的紅梅樹郁郁蔥蔥可以與姑射山上的仙樹相媲美;其蒼老的枝幹仿佛可以化為虬龍,駕乘它去遙遠的羅浮山。“姑射”,“羅浮”皆古之仙山名。“千年”三句,點題中壹“古”字,並寫梅樹四周及遠處景色。此言紅梅樹的樹齡估計已經有“千年”之數,然而樹木蔥郁,青春猶存。梅樹旁有壹彎新月型的池塘,水面上蒼苔青碧;黃昏時分,從樹下眺望,隱約可看到墻外遠處山上的小館舍。

“花滿”兩句贊花。“花滿河陽”句,用“晉潘嶽為河陽縣宰時,在縣中遍植桃花,舉世傳為美談”的典故。說是河陽縣滿城桃花,在紅梅花的對比下,將黯然失色,自愧不如,羞得消失了它們的紅顏色。“蒨”即紅色。“雲根”兩句,以誇張手法譽樹。言樹旁流入小水池的溪流仿佛是從山上流下來的“銀河”水,所以詞人覺得這株老梅樹恐怕就是仙人乘之而來後,被遺忘在這裏的仙筏變成的。“雨外”兩句,嘆花遭殘。言春雨瀟瀟樹上的紅梅花將會被淋去顏色,晴天轉暖後又將落盡了殘留在枝上的花萼。此雖自然規律,但由多情的詞人看來,仍覺傷感。“倚闌”三句,呼應首句。此言詞人倚欄凝望古梅樹,突生遐想:如果梅樹沾上了水,恐怕也會像禹廟梅梁那樣化作虬龍,乘東風而飛逝吧。

燭影搖紅古詩詞鑒賞2

古詩原文

靄靄春空,畫樓森聳淩雲渚。紫薇登覽最關情,絕妙誇能賦。惆悵相思遲暮。記當日、朱闌***語。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

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晚霽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野渡。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

譯文翻譯

薄霧茫茫,畫樓高聳入雲。昔年的紫薇郎曾將此樓登臨。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大發感慨,寫下動人的詩篇。日暮時分,景象令人相思惆悵,記得那時我和她壹起私語,多少幸福?不想她壹去便沒有消息,望斷天涯也難有消息。只有岸邊的柳樹成林,使我的離愁仿佛飛絮,飛舞壹片。節氣催繞著年光流轉,往日樓下的河水,如今不知流向哪裏才停?並非日暮斜陽時才令人傷魂,看見寬闊的原野無邊無際,同樣讓人極為傷心。晚來天氣初晴,水波聲中似乎還帶著雨聲。江上靜悄無聲息,只有壹條小舟,在野外的渡口處靜靜地停放著。江邊遠處有幾座墨色的山峰。天邊煙霧茫茫,幾棵高矮不齊的樹木立著。

註釋解釋

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浮雲樓,即浮雲寺樓。

靄靄:唐代中書省曾稱紫薇省,故在中書省任官者可稱薇郎。此處指杜牧,杜牧曾任中書舍人,故稱。

紫微:星名,位於北鬥東北,古人認為是天帝之座。

平楚:登高望遠,大樹林處樹梢齊平,稱平楚。也可代指平坦的原野。

帶雨:韋應物《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文賞析

這首詞上片寫景,即描寫浮雲樓的歡樂氣勢。其中的“朱闌***語”,“別愁紛絮”、“塞鴻”、“岸柳”等,皆隱括杜牧詩句。但情詞熨貼、了無痕跡,見出融裁之妙。《蕙風詞話卷二》:“廖世美《燭影搖紅》過拍雲:‘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絮。’神來之筆,即已用矣!”

下片換頭:“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壹句度入同前,由寫景而抒情,便令人有不勝古今與遲暮之嘆了。“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晚霽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野渡。”進壹層用筆益覺淒愴入神。真是“語淡而情深,令子野、太虛而為之,容或未必能到。”(《蕙風詞話》)

唐代詩人杜牧,曾有壹首寫安陸浮雲樓的詩作,在唐、宋時期曾傳頌壹時,原詩是《題安州浮雲寺樓寄湖州郎中》:

去夏疏雨余,同倚朱闌語。當時樓下水,今日到何處。

恨如春草多,事與孤鴻去。楚岸柳何窮,別愁紛如絮。

(見《全唐詩》八卷五九三七頁)

安州即安陸,同小杜的詩相比,廖世美的詞則別有韻味。

這首詞,聲容嬌好,情致蘊藉,自是名家手筆。正如況周頤所說:“壹再吟誦,輒沁人心脾,畢生不能忘。《花菴絕妙詞選》中,真能不愧‘絕妙’二字,如世美之作,殊不多見。”

燭影搖紅古詩詞鑒賞3

年代:宋

作者:孫惟信——《燭影搖紅》

內容:

壹朵鞓紅,寶釵壓髻東風溜。

年時也是牡丹時,相見花邊酒。

初試夾紗半袖。

與花枝、盈盈鬥秀。

對花臨景,為景牽情,因花感舊。

題葉無憑,曲溝流水空回首。

夢雲不入小山屏,真個歡難偶。

別後知他安否。

軟紅街、清明還又。

絮飛春盡,天遠書沈,日長人瘦。

鑒賞:

女子總是與多情相伴。而嬌美女子的多情,則更有多少清雅之士為之詠嘆。這就是壹首抒發壹位嬌美少女的閨怨之詞,似怨春光,又盼春光。詞中的女主人公與情人初次相見是在牡丹花盛開的季節,而她又正值妙齡,楚楚娟秀,柔媚多情。那正是花好人秀,景美情深,故上片開頭連寫六句,工筆細描。“壹朵鞓紅,寶釵壓髻東風溜”,鞓(ting廳)紅,是牡丹花的壹種,這句是寫女子的發飾之美。她發髻高綰,寶釵對插,再戴上壹朵紅艷艷的牡丹,在和煦的東風中,流光溢彩,顯得格外窈窕多姿。這種以物見人的手法,含蓄而又傳神,壹位嫵媚娟秀的女子形象已隱約可見。“年時也是牡丹時,相見花邊酒”,寫年華和幽會情景。女主人公如花似玉,貌美而又年輕,正如艷麗的牡丹,國色天香,又恰值牡丹花開時節,與情人花邊相會,良辰美景,情歡意洽,有說不盡的柔情蜜意。作為佳冶窈窕的女主人公,“初試夾紗半袖”。從這句可知她只是身著輕柔細軟的短袖夾紗,淡雅樸素,更顯得體態輕盈,容姿清秀。

以上五句,栩栩如生地刻畫出壹位婷婷玉立的妙齡女子形象,但作者似乎還嫌該女子不夠妖艷動人,又添上“與花枝、盈盈鬥秀”壹句。這壹句如妙筆生花,秀出意表。“盈盈”二字,形象揭示其體態之美、風韻之美。而“鬥秀”二字,則不僅描寫出壹位女子正值芳年的閉花羞月之貌,而且點帶出俊俏活潑的情采。花美人更美,花秀人更秀的意蘊全在“鬥秀”二字中表現出來。然而接下去轉回眼前情景的'描述。情人遠別了,幾度東風,只留下她“對花臨景,為景牽情,因花感舊”。這三個四字句都是口語入詞,不加雕琢,但信筆拈來,圓轉如珠,然而在詞情上卻是壹步壹跌,懷舊傷別之情愈轉愈深。通觀上片,以牡丹花起、結,壹次用鞓紅,壹次用牡丹,而花字則反復出現四次,花雖是陪襯映照,但景以花成,姿借花顯,情為花引,又頭戴以花、相見以花,可見其構思運筆確有韻味。

“題葉無憑,曲溝流水空回首”,反用唐人盧渥得紅葉題詩典故,表達了人們對愛情幸福的渴望和追求。可是,詞中的女主人公卻說“題葉無憑,曲溝流水空回首”,意思是無法傳遞自己的濃情,只能借流水之逝而表達自己的淒涼之感。“夢雲不入小山屏,真個歡難偶”,將淒涼的詞情再深入壹層,訴說出女主人公相思的苦楚。她非但得不到紅葉題詩的機緣,連在枕邊的山水畫屏前做壹個甜蜜的夢也不成,因此只能忍受著離恨別苦的折磨,但沒有只想著自己,而是惦念著遠別的情人,於是寫出“別後知他安否”壹句。雖只短短壹句,卻是牽腸掛肚,思念之切,壹語道破。詞的最後四句:“軟紅街、清明還又。絮飛春盡,天遠書沈,日長人瘦”,回應上片最後三句的臨景、牽情、感舊。軟紅街,指臨安城。繁華的臨安,又到了清明時候,柳絮飄飛,春已歸去,而遠在天外的情人,音訊杳然,朝思暮想,永晝難度,真是“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刻骨的相思使她形容憔悴。

寫到這裏,詞雖收結,但辭盡而情未絕,離愁郁結,幽思渺渺,不允卒結。

古代詩詞中寫懷舊傷別的作品,非常繁多。而這首詞卻以樸素洗煉的語言形象勾勒出悲歡離合的真實情感。從上片到下片,愈寫愈深,讀罷全詞,給人哀婉曲折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