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鏞
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壹吸水應波。
青山自是饒奇骨,白日相看不厭多。
壹般人寫風景詩,多是攝取景色最美好時光寫。象鼻山景色最美的是月夜。而孔鏞這首《象鼻山》所攝取的卻是“白日相看”的鏡頭。可謂另辟蹊徑,匠心獨運。
“象鼻分明飲玉河”,這開篇首句“分明”壹詞就顯示了“白日相看”的形象。由於是白天,所以壹切景物都是那麽“分明”,“象鼻”的輪廓也顯現得清清楚楚。而且這“象鼻”不是靜止的,卻是活動的。看,它正在“飲玉河”哩! 壹個“飲”字,神態活現,把靜穆的山,寫成活動的象,給死物賦以動感,仿佛讓人們看見大象正伸長鼻子、直揮入碧玉般的漓水中。這已夠詩意了,接著,作者再加壹筆:“西風壹吸水應波”,“西風”怎麽會“吸”水呢?不,如果認為這句子的主語是“西風”,那就錯了,主語還是“象鼻”,是“象鼻”乘著“西風”吹來之勢把水“吸”上來,因而引起“水應波”。也許剛才還是平靜如鏡的“玉河”江面,經這“壹吸”,就波濤驟湧了。這又是另壹番景色! 壹“飲”壹“吸”,兩個動作; 這兩個動詞用得多麽精當而生動; 這壹聯實是壹個連動句,既概括精練,又形象生動地寫出了漓江岸邊象鼻山的奇麗景色; 而這景色,只有在白天才看得那麽“分明”真切。象鼻山這種秀色,似乎無須借助任何外界條件的幫助與襯托,就能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真可謂“天生麗質”! 因此,作者說“青山自是饒奇骨,白日相看不厭多”。“奇”者,非凡也;“奇骨”者,非凡麗質也。青蔥的象鼻山本身就富饒非凡麗質,這裏的景色真是“氣象萬千”,讓人們觀賞不盡,所以即使是“白日相看”也“不厭多”,何必壹定要在月夜才顯得秀美呢? 如果說西湖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話,那麽,對青蔥奇麗的象鼻山,也可以說是“白天月夜總相宜”吧!“不厭”壹詞,語出平淡,卻富含情感,道出了作者對象鼻山奇麗風光的深深眷戀之情。而以“白日相看不厭多”壹語作結,既緊連上句,又概括了全篇,並給讀者留下壹個寬闊的想象余地: 為何“不厭多”呢? 想必是奇麗風光千變萬化,何止是“象鼻分明飲玉河,西風壹吸水應波”這壹個特寫鏡頭! 這樣收束,誠可謂“言已盡而意無窮”,引人遐想,余韻雋永。
對於絕句,正因為只有四句,所以語言更要準確精練,而又要形象生動。從上文所述來看,這首七絕正是如此。另外,絕句還要求結構嚴謹。四句的關系,有點象文章的起、承、轉、合。這首七絕,首句以點題“起”,第二句緊承上句,以“吸”緊接“飲”,“承”得好,把這“象鼻”寫得動上加動,神采飛揚。第壹、二句突出了這個特寫鏡頭,已屬畫面完整了,如何寫下去呢? 妳看,作者由個別推到總體,由表象寫到本質。“饒奇骨”,就正是點出了“象鼻”的總體、本質,真可謂“轉”得妙! 最後以“不厭多”收束全篇,“合”得自然而又饒有情韻。這樣的嚴謹結構,誠可謂獨運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