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
青海湖上烏雲密布,連綿雪山壹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裏,遙遙相望。
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誌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2,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
壹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雲海之間。
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裏,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
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裏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
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
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3,兵車行
唐代: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譯文:
車輛隆隆響,戰馬蕭蕭鳴,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爹娘妻子兒女奔跑來相送,行軍時揚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見鹹陽橋。攔在路上牽著士兵衣服頓腳哭,哭聲直上天空沖入雲霄。
路旁經過的人問出征士兵怎麽樣,出征士兵只是說按名冊征兵很頻繁。有的人十五歲到黃河以北去戍守,縱然到了四十歲還要到西部邊疆去屯田。
到裏長那裏用頭巾把頭發束起來,他們回時已經白頭還要去守邊疆。
邊疆無數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開拓邊疆的念頭還沒停止。
您沒聽說漢家華山以東兩百州,百千村落長滿了草木。
即使有健壯的婦女手拿鋤犁耕種,田土裏的莊稼也長得沒有東西行列。
更何況秦地的士兵又能夠苦戰,被驅使去作戰與雞狗沒有分別。
盡管長輩有疑問,服役的人們怎敢申訴怨恨?
就像今年冬天,還沒有停止征調函谷關以西的士兵。
縣官緊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稅,租稅從哪裏出?
如果確實知道生男孩是壞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
生下女孩還能夠嫁給近鄰,生下男孩死於沙場埋沒在荒草間。
您沒有看見,青海的邊上,自古以來戰死士兵的白骨沒人掩埋。
新鬼煩惱地怨恨舊鬼哭泣,天陰雨濕時眾鬼淒厲地發出啾啾的哭叫聲。
4,南湖
唐代:溫庭筠
湖上微風入檻涼,翻翻菱荇滿回塘。
野船著岸偎春草,水鳥帶波飛夕陽。
蘆葉有聲疑霧雨,浪花無際似瀟湘。
飄然篷艇東歸客,盡日相看憶楚鄉。
譯文:
南湖上微風入檻習習生涼,隨風飄動的菱荇葉子遍滿池塘。
野船緊靠在春草叢生的岸邊;水鳥帶著波光在夕陽下飛翔。
風吹蘆葉颯颯作響疑是天在下雨;浪花無邊無際很像洞庭風光。
整天看著篷船飄蕩在湖上,我這東歸客不禁想起太湖邊的故鄉。
5,釣船歸·綠凈春深好染衣
宋代:賀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譯文:
綠色純粹,盛春時節的綠色是染衣的天然好材料。濃烈春意觸近柴扉。(湖面)水波蕩漾,白鷗飛舞,眼前的景象讓白鷗和"我"都忘卻機心(與世無爭)。
看著南來北往的行人。只有"我"獨自老去,(朋友離別)故人漸漸離去。夕陽西下,湖面晚霞遙送(我的)漁船回家,水中鱖魚正肥(落花人獨立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