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災也。聲名,謗之媒也。歡樂,悲之漸也。
□只是常有懼心,退壹步做,見益而思損,持滿而思溢,則免於禍。
□人生最不幸處,是偶壹失言,而禍不及;偶壹失謀,而事幸成;偶壹恣行,而獲小利。後乃視為故常,而恬不為意。則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學壹分退讓,討壹分便宜。增壹分享用,減壹分福澤。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蓋世功勞,當不得壹個矜字。彌天罪惡,當不得壹個悔字。
□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腳根做人。
□事當快意處須轉,言到快意時須住。
□殃咎之來,未有不始於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憂,逢喜而懼。
□物忌全勝,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盡前行者地步窄,向後看者眼界寬。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方見手段。風狂雨驟時立得定,才是腳跟。
□人當變故之來,只宜靜守,不宜躁動。即使萬無解救,而誌正守確,雖事不可為,而心終可白。否則必致身敗,而名亦不保,非所以處變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於知足,危莫危於多言。
□行己恭,責躬厚,接眾和,立心正,進道勇。擇友以求益,改過以全身。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潔冰清,襟抱如光風霽月,氣概如喬嶽泰山。
□心不妄念,身不妄動,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誠。內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獨。
□心誌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心術以光明篤實為第壹,容貌以正大老成為第壹,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壹。平生無壹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書有末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心思要縝密,不可瑣屑。操守要嚴明,不可激烈。
□聰明者戒太察,剛強者戒太暴。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唐荊川雲:“須要刻刻檢點自家病痛,蓋所惡於人許多病痛處,若真知反己,則色色有之也。”
□以淡字交友,以聾字止謗,以刻字責己,以弱字禦侮。
□居安慮危,處治思亂。
□事事難上難,舉足常虞失墜。件件想壹想,渾身都是過差。
□怒宜實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
□胡文定公雲:“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處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來,歷試歷驗。邵康節詩雲:‘好花看到半開時。’最為親切有味。”
□精細者,無苛察之心。光明者,無淺露之病。
□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足恭偽態,禮之賊也。苛察歧疑,智之賊也。
□緩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禍。
□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處之人愈宜厚,處至急之事愈宜緩。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
□呂新吾雲:“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須審勢擇人。‘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蓋群情多暗於遠識,小人不便於私己,群起而壞之,雖有良法,胡成胡久?”
□強不知以為知,此乃大愚。本無事而生事,是謂薄福。
□白香山詩雲:“我有壹言君記取,世間自取苦人多。”
□無事時,戒壹偷字。有事時,戒壹亂字。
□劉念臺雲:“學者遇事不能應,總是此心受病處。只有煉心法,更無煉事法。煉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無壹事而已。無壹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靜工夫得力處。”
□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
□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後計其利。
□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陸 遊
此詩揭示了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關系原理。學習書本知識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用理論指導實踐。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唐) 李 賀
詩中嘲諷了脫離實際、華而不實的文章毫無用處,說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認識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認識應用於實踐,並指導實踐,那種不為實踐服務的認識毫無意義。
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消盡國魂空。
(清) 梁啟超
此詩說明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認識能促進事物的發展,反之,則阻礙事物的發展。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唐) 羅 隱
香州長徑盡棘叢,奢雲艷雨只悲風。
吳王事事堪亡國,未必西施勝六宮。
(唐) 陸龜蒙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壹生真偽復誰知。
(唐) 自居易
這組詩包含了現象與本質的關系原理。事物都有自己的現象和本質,認識的根本任務就是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如果只停留在現象上,認識就會流於膚淺和片面。前兩首說明,吳王夫差窮奢極侈的本性註定其必然亡國,把吳亡歸罪或歸功於西施的認識,是片面膚淺、有失公允的。第三首說明事物的現象有真假之分,不辨真偽,就難以抓住事物的本質。
吾聞池中魚,不識海水深。
吾聞桑下女,不識華堂陰。
(唐) 於 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