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中最能表達詩人雄心壯誌和博大胸懷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觀滄海》是後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壹章。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行軍到海邊,途經碣石山,登山觀海,壹時興起所作。
這首四言絕句是詩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情的大筆,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表達了詩人以景托誌,胸懷天下的進取精神。
創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尚和袁熙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4]
曹操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壹年(公元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毅然決定北上征伐烏桓。後來在田疇的指引下,小用計策。
大約在這年八月的壹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奠定了次年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壹中國的宏願。把前後的事件聯系起來,我們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壹次多麽重要的戰爭了。
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得勝回師經過碣石山時寫的。身為副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像滄海壹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匯到詩歌裏,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