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壹程,水壹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壹更,雪壹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這首詞其實是很好看出來的。首先,“山”“水”“風”“雪”這四句說明了詞人在趕路,而且路途艱辛。夜深千帳燈,寫夜晚的時候有很多帳篷撐起,燈火通明,這正是行軍路上會有的景象。(否則也不會說千帳的,雖說是虛詞,但是也是說明帳篷多,在古代,除了打仗不會有這樣的情況了)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是說外面聲音聒噪,自己有著想念家鄉的心,但是卻夢不到家鄉,家鄉是沒有這樣的聲音的。詩詞壹般寫到思鄉的都說明詩人客居他鄉,因此,邊塞詩就列入了妳的考慮範圍。而有壹句很明顯的就是“身向榆關那畔行”如果妳完全不了解背景,那麽從“關”字應該可以猜到是軍旅詩,像山海關,居庸關,這些都是邊塞關卡。
2.清朝的納蘭性德寫的長相思是不是邊塞詩首先,這是壹首詞,然後,這首詞寫得是邊塞生活,抒發思鄉之情,但好像壹般不說邊塞詞,從題材上來說它確實是。
長相思·山壹程
納蘭性德
山壹程,水壹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壹更,雪壹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創作背景
康熙二十年,三潘之亂平定。翌年三月,玄燁出山海關至盛京告祭祖陵,納蘭性德扈從。詞人由京城(北京)赴關外盛京(沈陽)途中,出關時冰雪未銷,千山萬水,對於生於關內,長於京城的性德而言,壹切都是那麽荒涼,那麽寂寞,於是不由人思念親人朋友,作者有感而發,填下這首《長相思》。改詞抒寫詞人羈旅關外,思念故鄉的情懷,柔婉纏綿中見慷慨沈雄。整首詞無壹句寫思鄉,卻句句滲透著對家鄉的思念。
3.寫的論文是納蘭性德的邊塞詞,我想知道納蘭性德有幾本詞集,我如果代表作品: 《側帽集》,《飲水集》,《淥水亭雜識》 壹生著作頗豐:《通誌堂集》二十卷、《淥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名家絕句鈔》、《全唐詩選》等書,筆力驚人。 他把自己的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又著《飲水詞》,再後有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342首,編輯壹處,名為《納蘭詞》。
最出名的邊塞詩應該是 長相思 山壹程,水壹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壹更,雪壹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安意如有壹本書叫當時只道是尋常 是賞析納蘭性德的詞的 但是好像邊塞詩挺少
4.飲水詞中納蘭性德所有邊塞詞的數目和詞名字我數了壹下 北京出版社96年出版的張秉戍著《納蘭詞箋註》和中國書店08年出版葉嘉瑩主編,張秉戍箋註《納蘭性德詞新釋輯評》中的“塞上篇”都是57首,分別是:
(只做參考,畢竟兩本書的主編是壹人,建議再去查查別的數目,確認壹下啦O(∩_∩)O~)
臨江仙 兩首(六曲闌幹三夜雨)
又(獨客單衾誰念我)
百字令 壹首(無情野火)
浣溪沙 八首(欲寄愁心朔雁邊)
又(身向雲山那畔行)
又(楊柳千條送馬蹄)
又(燕壘空梁畫壁寒)
又(已慣天涯莫浪愁)
又(敗葉填溪水已冰)
又(萬裏陰山萬裏沙)
又(樺屋魚衣柳作城)
相見歡 壹首(微雲壹抹遙峰)
南歌子 壹首(古戍饑烏集)
憶秦娥 壹首(山重疊)
浪濤是 兩首(蜃闕半模糊)
又(野宿近荒城)
好事近 壹首(馬首望青山)
虞美人 壹首(峰高獨石當頭起)
采桑子 三首(嚴霜擁絮頻驚起)
又(深秋絕塞誰相憶)
又(巂周聲裏嚴關峙)
南樓令 壹首(古木向人秋)
點絳唇 壹首(五夜光寒)
蝶戀花 壹首(今古河山無定據)
長相思 壹首(山壹程)
如夢令 壹首(萬帳穹廬人醉)
菩薩蠻 八首(朔風吹散三更雪)
又(問君何事輕別離)
又(玉繩斜轉疑清曉)
又(荒雞再咽天難曉)
又(榛荊滿眼山城路)
又(黃雲紫塞三千裏)
又(飄蓬只逐驚飆轉)
又(白日驚飆冬已半)
壹絡索 兩首(過盡遙山如畫)
又(野火拂雲微綠)
月上海棠 壹首(原頭野火燒殘碣)
清平樂 六首(塞鴻去矣)
又(煙輕雨小)
又(參橫月落)
又(角聲哀咽)
又(麝煙深漾)
又(泠泠徹夜)
臺城路 壹首(白狼河北秋偏早)
沁園春 壹首(試望陰山)
南鄉子 兩首(何處淬吳鉤)
又(燈影伴鳴梭)
於中好 四首(雁帖寒雲次第飛)
又(別緒如絲夢不成)
又(冷露無聲夜欲闌)
又(誰道陰山行路難)
蔔算子 壹首(塞草晚才青)
青玉案 壹首(東風卷地飄榆莢)
滿庭芳 壹首(堠雪翻鴉)
滿江紅 兩首(代北燕南)
又(為問封姨)
生查子 壹首(短焰剔殘花)
另外,誰說納蘭詞裏塞上篇最多的?據我所知壹***三百五十九首,其中包括愛情、友情、塞上、江南、詠物、詠史和雜感。
愛情詞差不多占三分之壹,妳是把“江南”和“塞上”並在壹起了嗎? 那也不至於呀。
5.納蘭性德的邊塞詩有哪些特點納蘭性德的邊塞詩詞有八十余首,約占他詩詞總數的十分之壹。
他的邊塞詩詞,在思想內容和詩詞風格方面,給人留下與前人邊塞詩詞迥然不同的感受。納蘭性德曾奉使塞外,被詩友們贊為“功高過貳師”。
他在“奉使塞外,有所宣撫”的過程中,創作邊塞詩詞五十余首,占其邊塞詩詞總數的近三分之二。在他的紀行詩中,描繪了塞外風光,抒發了對祖國的 熱愛之情,可貴的是不僅只字未見傷害邊疆少數民族尊嚴和感情的文字,也沒有類似情緒的流露?這與古人的邊塞詩,與同時代壹些著名詩人、詞家有關邊塞的作品相比,都高出壹籌。
納蘭性德在邊塞詩詞中不僅抒發了吊古情、憂時情、民族情、士卒情,也抒發了思鄉情、愛情、愛國情等。這些情如秋壹般成熟深沈,既有秋風般的狂歡,又有秋葉般的殷紅;既有天高雲淡般的襟懷,又有水清魚現般的境界。
他的詩詞作品,就是他自己人格的結晶。
6.納蘭性德的邊塞詩有什麽思想高度在納蘭性德的邊塞詩詞中,雄渾蒼莽的邊塞風光和歷史陳跡,往往使他觸景生情,誘發了他對民族關系的壹些思考和遐想。
例如,關於長城,人們向來認為,它對北方少數民族統治集團南侵中原起到了阻止作用。但納蘭幾次出塞,數見長城殘垣,還有山海關、姜女廟,他不禁發出了 “山海幾經翻覆,女墻斜矗。
看來費盡祖龍心,畢竟為、誰家築”的感慨秦漢以來,有多少北方民族和中原漢族統治者越過長城,在長城內外叱唾風雲。長城阻止了他們的交往嗎?沒有。
那麽,長城阻斷了各族人民的交往嗎?既不能,也沒有。所以納蘭性德說,像“祖龍”——秦始皇式的壹些統治者,想設置壹些如長城之類的障礙,阻擋各族人民的交往,是枉費心機。
納蘭在另壹首奉使塞外所作的詞中,甚至說:“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這裏告訴人們,中華大好河山,不屬壹家壹姓、壹朝壹帝,所以在各民族的統治階級多少次爭奪江山的軍樂聲中,各族人民仍然頻來頻往,不受時空的阻隔。
納蘭性德是清王朝統治階級的成員,而且是貴族,受這種社會地位和歷史的局限,他當然還不可能明確提出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思想和主張。 但是,他在表述自己對邊疆地區、少數民族的認識和思想感情的邊塞詩詞中,壹掃以往邊塞詩中歧視、侮辱邊疆少數民族,誇耀征戰、殺戮邊疆少數民族人民的“武功”的思想和陋習,進而通過長城“畢竟為誰家築”的發問,以及“今古河山無定據”的論斷,抒發他對民族往來的見解,詛咒了設置人為障礙、隔絕民族交往的行為,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