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關於樂觀向上的詩句 1.舉幾首表現蘇軾樂觀向上的詩句
浣溪沙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蕭蕭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水調歌頭 快哉亭作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壹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壹葉白頭翁。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滿江紅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雲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殷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願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沁園春
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
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漸月華收練,晨霜耿耿,雲山〔扌離〕錦,朝露漙漙。世路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微吟罷,憑征鞍無語,往事千端。
當時***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樽前。
2.蘇軾壹些豁達樂觀的詩句、
1、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譯句:被貶到這南方邊遠的荒島上雖然是九死壹生,但我並不悔恨。因為這次南遊見聞奇絕,是平生所不曾有過的。
2、以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赤壁賦》
譯句:而從事物不變的壹面看來,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有什麽可羨慕的呢?
3、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
譯句:回頭看那剛下過雨的地方,回去吧,風雨雖已停止天還未放晴。
4、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定風波》
譯句:不用註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壹邊吟詠長嘯著,壹邊悠然地行走。
5、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臨江仙》
譯句:駕著小船從此離去,就到江海中度過未來的歲月吧!人在失意或是對眼前生活感到厭煩時,總會盼望脫離舊環境,到壹個新地方去享受壹下自由逍遙的人生。
6、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譯句:被貶到這南方邊遠的荒島上雖然是九死壹生,但我並不悔恨。因為這次南遊見聞奇絕,是平生所不曾有過的。
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後赤壁賦》
譯句:山更高了月亮看起來更小了,水退下去了,水裏的石頭就顯現出來了。
8、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
譯句: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怛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9、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水調歌頭》
譯句: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裏,也能***享這美好的月光。
10、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江城子·密州出列》
譯句:我痛飲美酒,心胸開闊,膽氣更為豪壯,(雖然)兩鬢微微發白,(但)這又有何妨?什麽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
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雲中赦免魏尚的罪(壹樣信任我)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壹樣,朝著西北瞄望,射向西夏軍隊。
3.蘇軾的詩有關於積極向上樂觀對待生活的詩和詞
1、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於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於對這樣壹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之餞行。
“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 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
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並不順利,而最後終於大有作為的人物:壹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壹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壹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仿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壹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裏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通過這樣層層叠叠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汙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這首詩在題材、表現手法上都受到鮑照《擬行路難》的影響,但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兩人的詩,都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才的壓抑,而由於時代和詩人精神氣質方面的原因,李詩卻揭示得更加深刻強烈,同時還表現了壹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鮑作相比,李詩的思想境界就顯得更高。
2、橫眉冷對千夫指,優俯首甘為孺子牛。 心靈是沒有辦法躲避愛神之劍的,狂風暴雨象巨石當頭壹樣使祖國處於黑暗之中,雖然我的壹片愛國之心不能得到朝廷的理解,但我將為中華民族獻出我的熱血! 3、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字面意思是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
引申意思是凡事都須艱苦鍛煉,不斷磨礪,才能取得成功。 字面意思:寶劍鋒利的劍刃是通過磨劍石的不斷研磨而形成的."磨礪"即研磨、摩擦的意思。
梅花之所以香氣襲人,是因為它不畏嚴寒,以頑強的生命力使自己在冬季得以生存,而冬季別的花都已雕謝,只有梅花綻放顯得格外香。 引申寓意:壹個人要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必須準備迎接各種困難的挑戰,不斷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閱歷,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達到自己向往的目標,不經過磨練甚至失敗,壹帆風順的只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壹時成功,也不會堅持長久。
4、盛年不再來,壹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晉 陶淵明《雜詩》) 其實陶淵明並不缺乏進取心,這可以從他的名句“盛年不再來,壹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中看到他惜時進取的雄心壯誌,只是他不恥於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為了潔身自好才選擇了壹條“不為五鬥米折腰”的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 俗話說:“壹寸光陰壹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古人說過:“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由此可見,金錢買不來時間和青春。在有限的人生中,壹般人應該惜時進取,不應該虛度歲月;修煉人則應該惜時精進,不應該荒廢時光。
5、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 《金縷衣》) 我勸妳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 我勸妳壹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 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 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此題作者《全唐詩》為無名氏。這首詩含義比較單純,反復詠嘆強調愛惜時光, 莫要錯過青春年華。
從字面看,是對青春和愛情的大膽歌唱,是熱情奔放的坦誠流 露。然而字面背後,仍然是“愛惜時光”的主旨。
因此,若作“行樂及敞釘搬固植改邦爽鮑鯨時”的宗旨看 似乎低了,作“珍惜時光”看,便搖曳多姿,耐人尋味。
4.蘇軾壹些豁達樂觀的詩句、
任憑天公雷閃,我心巋然不動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以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赤壁賦》“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定風波)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臨江仙〉 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這是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的句子.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後赤壁賦》)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水調歌頭)《江城子·密州出列》“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倉,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5.關於蘇軾的樂觀的詩句
1.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2.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3.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4.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願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5.當時***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樽前。
6.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7.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
8.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9.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6.有關蘇軾樂觀的事例及詩句
舉壹些詩句為例吧:
壹、“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這是蘇軾因為“烏臺詩案”差點送命後被貶黃州後所作,當時正好出行遇雨,壹行人被雨淋得很狼狽,唯有蘇軾發出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感慨,這絕對不是遇雨的感受,而是經歷無數人生挫折與磨難後的感悟,這真是壹種對人生超然的樂觀!
二、“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初到黃州》)單看字面,這黃州真是居住的勝地呀,魚美、筍香。可這是蘇軾生平第壹次被貶,初到貶地的感受。換作常人,初到貶所,壹定是愁眉不展,壹定感覺到寂寞無助,但蘇軾不然,無論到哪裏,無論境遇如何,他都能看到希望,他都能樂觀地面對,他都能隨遇而安。就是在這個被貶之地——黃州,蘇軾安然而居,開墾“東坡”自耕,從而為中國文學史增添了壹個傳奇的“蘇東坡”,為後人留下了傳誦千古的“三赤”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後赤壁賦》)。
三、“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壹貶再貶的蘇軾,直到將老才從海南渡海回中原,在“夜渡海”之際,他回首這壹路的貶謫生涯,唱出了這兩句人生感悟。貶到惠州(今廣東)已經是大陸的盡頭了,新黨還未死心,再將其貶到儋州(今海南),而蘇軾對那樣壹個蠻荒瘴癧之地的生活的總體評價是“茲遊奇絕”,這真是壹種大胸懷、大樂觀。
四、“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自題金山畫像》)。這是蘇軾去逝之年對自己事業的總結與評價,回首壹生,他更多地想到的是黃州、惠州、儋州三個被貶之地,在貶謫生活中,他感受更多的不是痛苦,而是充實,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是實實在在的為民服務,所以壹生的功業都放在了三地。在是貶謫文化的最強音,是九死不悔的執著,更是大樂觀!
7.關於蘇軾的樂觀的詩句
1.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2.三月三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3.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4.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願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5.當時***客長安,似二陸初來俱少年。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身長健,但優遊卒歲,且鬥樽前。
6.堪笑蘭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
7.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 8.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9.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8.跪求有關蘇軾曠達樂觀的詩詞
《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江城子 密州出獵 宋 蘇軾
選自《東坡樂府箋》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guān)巾,談笑間,檣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huā)發。人生如夢,壹樽(尊)還酹( lèi )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