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求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66~83答案

求初中語文擴展閱讀文言文66~83答案

83.兼罪

1.黃琬巧對

黃婉小時侯聰明,祖父黃瓊做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發生日食。京城看不見日食情況,黃瓊把聽見的情況告訴皇上。皇太後招他問日食遮了多少。黃瓊思索答案卻不知道日食情況。黃婉當時7歲,在旁邊:“為什麽不說日食剩下的像剛出來的月亮?”黃瓊恍然大悟,立刻用他的話回答詔書。

2.神童莊有恭

粵中部的莊有恭,幼年既有神童的名聲。(他的)家在鎮粵將軍署旁邊,有壹次放風箏玩耍,(風箏)恰好落到將軍署的內院中,莊有恭直接進入要求歸還。所有衙役都認為他歲數小而忽略了他,沒有來得及阻擋他進入。將軍正好和客人下棋,看到他精神狀態與眾不同,急促喝問他說:“小孩從哪來的?”莊有恭實話回答。將軍說:“妳讀書了沒有?可以對對子嗎?”莊有恭回答說:“對子,小意思了,那有什麽難的!” 將軍問:“能對幾個字的對子?”莊有恭回答:“壹個字能對,壹百個字也能對。”將軍認為他大氣誇獎他,於是就指著廳裏張貼的畫讓他做對子,說:“舊畫壹堂,龍不吟,虎不嘯,花不聞香鳥不叫,見此小子可笑可笑。”莊有恭說:“就是這裏壹盤棋,便可以對呀。”應聲對道:“慘棋半局,車無輪,馬無鞍,炮無煙火卒無糧,喝聲將軍堤防堤防。”

3.曹植聰慧

陳思王曹植,字子建。他十多歲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數十萬字辭賦,他還擅長寫作。太祖讀了曹植的文章之後曾問他:“妳是請人代筆的吧?”曹植跪下答道:“孩兒出口就能談論,提筆就能寫出文章,請父親當面試試,看是否請人代筆?”當時,恰逢鄴城銅雀臺落成,曹操把兒子都帶上臺去,讓他們各自作壹篇賦。曹植落筆如飛,轉眼即成,而且寫得很值得欣賞,太祖對曹植的才能驚嘆不已。曹植天性隨和,不讓人敬畏,他使用的車馬以及自身的裝束打扮也都不追求華麗。每次去見曹操,曹操都故意用疑難問題來刁難他,但曹植都能應聲而答,因此頗受曹操寵愛。太祖去攻打孫權,派曹植留守鄴城,並告訴曹植說:“我以前作頓邱令時,只有二十三歲。想想當年的所作所為,我至今也不後悔。妳如今也二十三歲了,也應當努力啊!”曹植壹方面憑借自己出眾的才華受到另眼看待,另壹方面,還有丁儀、丁廙、楊修等人的輔佐。太祖猶豫不決,幾次想把曹植立為太子。然而曹植做事我行我素,言行上又不註意修飾,飲酒也沒有節制,而以後成為文帝的曹丕卻暗用權術對付曹植,宮女及太祖身邊的人都給他說好話,因此曹丕被立為太子。曹植有壹次乘車在禦街上行駛,從司馬門徑直出宮。太祖知道後非常生氣。守衛司馬門的官也因罪被處死。從此以後太祖加重了對諸侯的法制禁令,而曹植也日漸失寵。太祖壹方面擔心自己死後出現禍患,壹方面因為楊修很有才華而且足智多謀,更是袁紹、袁術的外甥,因此捏造罪名,把楊修殺了。曹植心裏更加不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被關羽圍困,太祖任命曹植為南中郎將兼征虜將軍,想派他去解救曹仁。為此太祖專門敕令告誡曹植,曹植卻因喝得酩酊大醉而不能受命,太祖懊悔就把曹植罷免了。

4.鮑子難客

齊國姓田的(權臣)出行前在廳堂設宴祭祀路神,(壹起吃飯的)幕僚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獻魚和大雁 的,姓田的看了,於是感嘆道:“老天對民眾很厚道啊!生長五谷,孕育魚和鳥,用來享用。”所有食客高聲附和。 鮑家男子年齡二十歲,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進言道:“不是您說的那樣。天地萬物和我們人類並存,種 類不同而已。種類沒有什麽貴賤之分,只是因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約,互相成為食物,並不是為了給誰吃而生存的。人類獲取可以吃的東西吃,難道是天為了讓人吃而孕育它們嗎?況且蚊蟲叮咬(人的)皮膚,虎狼吃肉,豈不是為了蚊蟲而孕育出人、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了嗎?”

5.曹紹夔捉“怪”

唐朝時,洛陽有座寺廟.壹個老和尚屋裏的銅磬,常常自己會發出低沈 的聲音.半夜,寺中的鐘聲悠揚地響起來,銅磬也跟著幽幽地響,似鬼魂在 啜泣,如幽靈在飄蕩,老和尚神情悸動,恍惚不寧,以為妖怪作祟.時間壹 長,老和尚給嚇病了,臥床不起.既然是妖怪作祟,和尚們不敢去搬掉那口 銅磬,以免招災上身. 老和尚的朋友曹紹夔前來看望.談起銅磬作怪的事,曹紹夔覺得很奇 怪,仔細察看銅磬,與別的銅磬並無兩樣.這時,寺廟裏開飯,飯堂裏響起 鐘聲,那磬也跟著發出"嗡嗡"聲響.老和尚又驚惶不安起來.旋即,鐘停 了,那聲音也停止了.曹紹夔見老和尚如此害怕,不由好笑.他故弄玄虛地 對老和尚說:"明天妳請我喝酒,我幫妳捉妖." 老和尚不相信地搖搖頭,說:"妳若能捉妖,別說壹頓酒,就是妳天天 來,我也請妳!" 曹紹夔詭譎地笑道:"捉妖只是舉手之勞,妳不用太客氣." 第二天,老和尚備了豐盛的酒菜,曹公毫不客氣,把好酒好菜吃個精光. 酒足飯飽之後,從袖中抽出壹把銼刀,在老和尚眼前晃了晃,然後"刺拉, 刺拉"地把光溜溜的銅磬挫了好幾道口子.老和尚被弄糊塗了:"妳這是……" 曹紹夔說:"哪裏有什麽妖怪呢 是因為磬和寺裏的鐘標準音相同,鐘 壹響,它也就隨著響起來.現在挫了幾道口子後,和鐘的標準音不同了,磬 就不會自己響起來了." 老和尚終於明白了,拍著自己光亮的腦袋說:"怪不得,每次鐘壹響, 銅磬也響,原來鬼怪是它."這時,鐘又響了,可是磬真的不再和鳴了,老和尚的病也就好了

6.楊億巧對

壹天,寇萊公在中書省,和同事做對子為樂,,寫下了 :“水底日為天上日”,沒人能對,壹次恰逢楊大年來辦事,大家就請他對,大年答到:“眼中人是畫前人。” 在坐的人都說對的好。

7.解縉敏對

解縉曾經跟從皇上遊內苑。皇上登上橋,問解縉說:“這該怎麽講?”解縉回答說:“這叫壹步壹登高。”等到下橋,皇上又問他,解縉回答說:“這叫後邊又比前邊高。”皇上非常高興。有壹天,皇上對解縉說:“妳知道宮中夜來有喜事嗎?妳可作壹首詩來.”解縉於是說:”君王昨夜降金龍.”皇上於是說:”是個女兒.”解縉便說:“化作嫦娥下九重。”皇上說:”已經死了.”解縉又說:“料是世間留不住。”皇上說:”已經把她投到水裏了.解縉又說道:“翻身跳入水晶宮。”皇上本來打算用詭辯的話難住他.等聽到這詩,深深嘆服解縉的才思敏捷.

8.承宮樵薪苦學

承宮,是瑯邪姑幕人,小的時候就死了父親,替別人放豬為生.鄉裏徐子盛懂得<春秋>這本經書, 給幾百個學生教授<春秋>.承宮從他房前經過,看見那些學生在講習誦讀,很喜歡,於是忘記了他的豬就聽老師講經書。豬的主人很奇怪他怎麽還不回來,就來找他.看見他在聽講經書,就要用板子來打他。眾位學生壹起阻止,才沒有打他。於是就留承宮在門下學習。上山打柴,吃盡苦頭,幾十年裏,就精通了這本經書.

9.恒榮勤學不倦

當初恒榮遭遇非常事變,與同族的叫恒元卿的同處於饑渴困頓之中,但恒榮勤學不輟,元卿譏笑恒榮說:"妳只不過是白費氣力罷了,什麽時候能再用上啊!"恒榮笑著不回應他。等到他做了太常,元卿感嘆道:"我就象農家人壹樣目光短淺,哪裏料想到學習能有這樣的好處啊!"

10.宋太宗學書

宋太宗當政的時候有壹個叫王著的人『學有軍發,深得其法 這壹句不太清楚,大概是說他學某種體的書法學的很好』 王著在韓林苑當侍書。皇帝處理政事之余還喜歡煉書法,好幾次派內侍拿自己寫的書法給王著看,王著次次都說(寫得)不好,於是太宗就努力的臨摹學習‘後來(太宗)又拿書法來詢問王著(的意見),王著還是像先前壹樣說(書法寫得不好)。有人問他的意圖,王著說:“雖然寫得好,但是如果那麽快就說好,恐怕聖上就不再(對書法)用心。那之後,皇帝的書法精妙絕倫,超越前古,世人都認為這是王著規勸他的得益。

11.崔景偁拜師

我當初在京城認識景偁,和(他)結交為朋友,景偁按照長兄的禮節來對待我。幾年後,不久又面朝北方向我奉上禮物,請求作(我的)徒弟。我感到慚愧並謝絕了,沒有接受(禮物)。(景偁)說:“我師從您,並不是圖取功名啊.先生您不寫世俗的文章,也不是個庸俗的人,我是希望我有希望做您的學生啊.”

12.為人大須學問

唐太宗對房玄齡說:“做人非常需要學習與求問。我過去因為許多 兇敵沒有平定,東征西討,親自參與軍事,沒有空暇讀書。近來, 到處安靜(沒有紛亂),人在殿堂,不能親自拿著書卷,(就)命令 別人讀給我聽。做國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都在書裏。古人說:‘不學習,壹無所知,處理事情只有煩惱。’不只 是說說,回想年輕時的處事行為,很是覺得不對。”

13.讀書五失

清朝的袁文清(從來不知道清朝有個袁文清,但直到壹個袁江,字文濤)曾經說:“我小時候讀書有五個過失:泛泛的瀏覽但沒有什麽選擇,這樣問題就是知道得多但是沒有什麽要旨;喜歡古人的言行,思想總是保守,不敢遠望,這樣的問題就是學說正統但是沒有什麽創意;收集材料、筆記過於死板,壹個材料沒有說完就老是改開頭,這樣的問題就是作無用功;聽說別人的優點,總是馬上學習、模仿,這樣的問題就是不切實際地追求太高的目標;喜歡學習寫作,沒有能夠保留下底稿,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

14.顏回好學

顏回29歲,頭發全白了,過早地死去。孔子哭顏回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們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妳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就死了,現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15.張孝基仁愛翻

許昌的士人張孝基,娶了同裏的富人的女兒為妻。富人只有壹個兒子,不賢能,富人痛斥並驅逐了他。富人病得快死時,將家財都給了張孝基。孝基按禮儀為他料理了後事。很久以後,富人的兒子在路上乞討,張孝基看到他,同情的說:“妳會澆園嗎?”富人的兒子回答:“如果憑澆園能有吃的,我就非常幸運了。”張孝基讓他澆園。富人的兒子能夠憑自己的力量,孝基很奇怪,又對他說:“妳能管倉庫麽?”回答說:“能夠澆灌田園,已經喜出望外了,何況管理倉庫呢?我更加幸運了。”孝基讓他掌管倉庫。富人的兒子非常謹慎馴服,沒有過失。孝基慢慢觀察他,知道他改過自新,不再像以前壹樣,於是將他父親的財產都歸還給他了。

16.陳實與“梁上君子”

陳實,是東漢人,為人仁厚慈愛。有壹年鬧饑荒,有壹個偷盜的人進入他的屋子,在梁上等候。陳實暗中看到了他,於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兒子(孫子)起來,嚴肅地訓斥他說:“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惡的,只是習慣了成為習性,於是就成了這樣子。”兒子(孫子)說:“成了誰?”陳實指著梁上的盜賊說:“就是那梁上的君子。”盜賊大驚,自己跳下地,磕頭賠罪。陳實告誡他說:“看妳的形貌,不像大惡之人,應該反省自己為好。”看他好像很窮,於是命人給了他二匹絹。從此縣中沒有偷盜的人了。

17.趙簡子元日放生

有邯鄲的民眾在正月元旦這壹天將他們捕獲的野雞獻給簡子。簡子很高興,賞賜給了他們很多東西。門客問簡子為什麽重賞。簡子說:“在正月元旦這天將獵物放生,是表示壹種恩德。”門客說:“民眾知道您要將獵物放生,所以爭相獵取它們,反而使他們死了很多。如果您想放生,不如禁止人們捕獵他們。捕獵之後再將其放生,您的恩德是彌補不了犯下的過失的。”簡子說:“妳說得對。”

18.鄧攸棄兒保侄

鄧攸是晉國人。鄧攸的弟弟很早便過世了,留有壹個小孩,算是孤兒了。正值社會動亂,北方的胡人入侵首都,搶奪牲口。鄧攸帶著妻子孩子逃亡他鄉。吃光了食物,胡人再次逼近。鄧攸對妻子說:“我的弟弟死得早,只留下了壹個孤兒。現在如果我們帶著兩個小孩子逃命,大家都會死。不如我們放下我們的孩子,帶著弟弟的孤兒逃走吧。”妻子聽後淚如雨下。鄧攸安慰她說:“不要哭了,我們還年輕,日後還會有孩子的。”妻子聽後也就同意了。

19.張之萬之馬

張尚書張之萬,養了壹匹紅馬,非常神勇,曾經日行千裏,卻沒有氣喘籲籲。有壹個軍人看見非常喜愛,派人來買,張之萬不答應。那人壹定要買,張之萬無奈,於是讓那人牽了去。沒過幾天,馬被送了回來,張之萬很奇怪,詢問緣故,那人說:“剛剛騎上去,就被馬掀了下來。連連換了幾個人,都被掀了下來。這匹馬是劣馬,於是退回來。”張之萬求之不得,於是退回了錢收回了馬。等到張之萬乘馬時,非常溫馴,和以前壹樣。原來是這匹馬希望跟隨主人。

20.王安石辭妾

王安石為知制誥在嘉佑六年,當時他的諸弟皆已成立,家中負擔不象過去那麽重了,當時他還任工部郎中、糾察在京刑獄,官職與俸祿都有提升,已經步入社會上層了,因此賢惠的吳夫人也想讓丈夫享受壹下上流社會的待遇,偷偸為他買了壹個妾侍奉左右。大概王安石家中當時既無姬妾,又無丫環侍女,因而看到家中出現壹個陌生的年輕女子非常吃驚,忙問她是什麽人。這壹女子告訴他是夫人令其侍奉左右的,王安石便明白怎麽回事了,又問她姓氏家世,何以至此,她則答稱本為軍中大將之婦,由於丈夫運米失舟,按照規定必須陪償,結果用盡全部家產也不夠,只好將她賣掉抵債。王安石對她的悲慘境遇十分同情,又問夫人用多少錢將她買來,她言是九十萬。這個數字對於王安石來說也不算小,他卻將這壹女子的丈夫喚來,令其夫婦相聚如初,並將九十萬盡賞他們。

21.宋仁宗忍餓

壹天早上,宋仁宗高興之余,對身邊的大臣說:"晚天晚上我睡不著,於是就覺得肚子很餓,特別想吃燒羊!"大臣聽到後即問:"那聖上何不吩咐小的去取些來?"仁宗聽後說道:"妳聽說過在皇宮裏只要什麽事情都索要,臣民百姓也會效仿的嗎?我是真的擔心如果這次我向妳們索取要了,妳們以後就會連夜宰殺,以備我急要了!那麽久而久之,就要浪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去宰殺很多畜生呀!何不忍下壹時的饑餓,而不去無止境的屠殺呢?

22.範仲淹罷宴

範仲淹鎮守邠州時,閑暇帶領部屬登上城樓準備酒宴,還沒有開始舉杯飲時,看見數十個帶孝的人正在準備裝殮之物.他馬上派人去詢問,原來是客居此處的讀書人死在了邠州,準備出殯葬在近郊,可是棺槨等物尚未齊備.範仲淹很傷感,立即撤掉了酒席,厚厚地救濟了他們,讓他們能完成裝殮這件事.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嘆甚至有感動的流下眼淚的.

23.顧榮施炙

顧榮在洛陽時,應別人的邀請去赴宴。在宴席上,他發覺烤肉的下人對烤肉垂誕,很想吃幾塊。於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讓下人吃。同席的人都恥笑他有失身份。顧榮說:“壹個人每天都烤肉,怎麽能讓他連烤肉的滋味都嘗不到呢?”後來戰亂四起,晉朝南流,每當遇到危難,經常有壹個人在顧榮左右保護他,顧榮感激的問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當年的“受炙人”。

24.逆旅主人無情

在京城裏壹種住店,客人來了,給他壹間房,便可歇息,早晨到了,客人出去辦事,晚上回來睡覺,什麽生活上的事皆是客人自便,但是月租還是挺貴的,如果不給那麽多錢,就會吃官司。如果生了病的客人,就要趕他走,如果病危了,雖然還有些氣息,還沒死,就把他丟棄街頭,還要霸占他的錢財。懷孕的婦女被店主認為是不吉利的,絕對不會讓她住。這種住店非常的薄情寡義。但是這種店主絕不是天生就是如此,而是因為是在京城,魚龍混雜,所謂形勢使然

25.陸元方賣宅

陸少保,字元方,曾經在洛陽賣壹套房子。家人們要把它賣出去,買房子的人求見,於是元方告訴他說:“這房子很好,就是沒有泄水於外的處所。”買房子的人聽了,立即推辭不買了。子侄們為這說了埋怨他的話,元方卻說:“如果我不說的話,我就是在欺騙他。”

26.岑鼎

戰國時代,齊國出兵攻打魯國,索要岑鼎。魯國國君偷梁換柱,把另外壹個鼎獻與齊 君,然後請求訂立互不侵犯條約。齊君不 相信這個鼎是真品,提出附加條件:如果 柳季說是真的,我們就接受。魯君只得派 人去請柳季。柳季說:您把岑鼎看作鎮國 之寶,而我把食用看作安身立命的根本。 現在您想毀壞我的信用,保全您的岑鼎, 我難以從命。魯君無奈,只好獻出岑鼎。

27.楊萬裏與“誠齋”

楊萬裏,字廷秀,是吉州吉水人。紹興二十四(1154年)中進士,做了贛州司戶,後調任永州零陵縣丞。當時張浚被貶謫在永州,正比們辭客,楊萬裏三次前往拜訪都不能見到,寫信盡力請求才被召見。張浚用使心意正直誠懇的學問(即儒家中庸之學)教導勉勵她。楊萬裏(立誌)壹生都服從他的教誨,於是把書齋命名為“誠齋”

28.和氏璧

在戰國時期,楚國有壹個石匠叫卞和。有壹天,他在荊山采石。意外的發現了壹塊石頭。雖然外表上看上去很普通,但是他堅信在石頭裏面壹定有好玉。他把玉獻給楚國當時的國王,楚厲王。厲王派人去檢查玉。但是派去的人回來說,那只是壹塊普通的石頭,裏面根本不可能有玉。厲王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大怒。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腳。厲王之後,他的兒子武王繼位。卞和又去獻玉。可是大家仍然堅持認為那是壹塊普通的石頭。於是,卞和又因為欺君之罪被砍去了右腳。 武王去世後,他的兒子文王登基。卞和想再次去呈獻寶玉。但是因為他失去了雙腳,無法行走,於是他只能懷抱玉石坐在路邊大哭。文王聽說了這件事,派人去把卞和接來。文王命人把那塊石頭剖開,裏面果然又壹塊寶玉。最令人驚奇的是這塊玉從側面看是綠色的,從正面看是白色的。因為是卞和所獻,所以這塊玉就被成為和氏璧。後來這塊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璽,代代相傳,成為大中國統治者無上權力的象征。

29.幽王擊鼓

周朝定都豐、鎬,接近西戎人。周王與諸侯約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上邊擺放戰鼓,(鼓響的時候)遠近都能聽到,假使戎人來到,擊鼓相告,諸侯的兵馬都來救天子。戎人曾經來到,幽王擊鼓,諸侯的兵馬全都來到,衰姒非常高興,笑了起來。幽王想讓褒姒笑,因此幾次擊鼓,諸侯的兵馬幾次來到而沒有見到戎人。到了後來,戎人真的到了,幽王擊鼓,諸侯的兵馬沒有到來,幽王死在驪山之下,被天下人恥笑。

30.許生端方

道光年間,姑蘇渡的橋畔,有壹個書生正在渡河。書生姓許,二十歲,風度翩翩,很有才氣,舉止儒雅沒有戲言,有古代賢士的風範。三更時,看到岸邊火焰沖天,鑼聲人聲震得讓人心驚,知道是店鋪失火了。許生為他嘆息。剛剛擡頭看,看到窗中跳下壹名女子,肌膚潔白,身上沒有穿衣服,掉落在船頭,幾乎被女子嚇得掉在河中,許生正色道:“姑娘受驚了。”女子十分惶恐,看到了俊朗的書生,想要跳河。許生勸阻她說:“既然躲避了火,為何又投河呢?”於是用被褥裹住她的身體,拿著蠟燭坐在那等待天明,眼睛沒有看其他地方。火滅後,東方已經發白,女子的父親知道了拿著衣服到舟中,女子穿上衣服,拜謝許生,回去了。

31.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做宰相的時候,兒媳婦的親人蕭氏子到京城,拜見王安石,王安石邀請他吃飯。次日,蕭氏子著盛裝前來赴宴,以為王安石定會設盛宴款待。時間已到中午,蕭氏子感到非常餓但又不敢離去,又過了壹段時間,主人才讓客人入座,水果蔬菜之類都沒有準備,客人心裏已經感到很奇怪。酒過三巡,才上來兩塊胡餅,接著上了四份切好的豬肉,不壹會兒就上飯了,旁邊僅菜湯之類而已。蕭氏子平素很嬌縱,不再吃飯,只吃了胡餅中間壹小部分,剩下餅的四周都不吃。王安石將餅的四周都取過來自己吃了,蕭氏子感到非常羞愧,便回去了。

32.王安國直言

王安國性格直率,疾惡如仇。王荊公壹開始職務為參知政事,閑暇的時候因為閱讀晏元獻公的詞而笑著說:“做宰相怎能做這種小(誌氣)的詞?”平甫回答:“晏元獻公也只是偶爾因為得意之事而這樣,在工作上哪能如此。”當時呂惠卿作為館職(疑為招待意)也坐在壹旁,正經說到“為政必須先端正自己的言詞,何況(不詳)”平甫正色道“發表不正經言詞,還不如小人。”呂惠卿因此認為和這兩人道不同,不相為謀,疏遠二人。

34.海瑞清廉

都禦史海瑞,在官舍死了。同鄉做官的人,只有在戶部做事的蘇民懷壹人。蘇民懷檢查清點他做官的俸祿,竹箱子裏有八兩銀子,麻布兩丈,幾件舊衣服罷了。這樣的都禦史又有幾個?王鳳洲評價他說:“不怕死,不愛錢,不結夥。”這九個字概括了海瑞的生平。即使千言萬語贊揚他,能勝過著評論嗎?

35.呂蒙正不記人過

呂蒙正不喜歡記著別人的過失。初任參知政事(副宰相),進入朝堂(百官治事之所)時,有壹位中央官吏在朝堂簾內指著呂蒙正說,“這小子也當上了參知政事呀?”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而走過去了。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憤怒,下令責問那個人的官位和姓名。呂蒙正急忙制止,不讓查問。下朝以後,那些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仍然憤憤不平,後悔當時沒有徹底查問。呂蒙正則說:“壹旦知道那個人的姓名;則終身不能忘記,不如不知道那個人的姓名為好。不去追問那個人的姓名,對我來說也沒有什麽損失。”當時的人都佩服呂蒙正的度量。

36.梁鴻尚節

梁鴻家庭貧困然而他推崇節操,博覽群書,沒有不知曉的事情。讀完書,就到林苑放豬,曾經不小心留下火種,牽連到別的人家。於是尋訪被燒的人,問他們損失的財務,把自己的豬作賠償懷給主人。他的主人的得到的補償很少,梁鴻說:“沒有別的財富,願意讓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因為做工勤奮,老人見梁鴻不是壹般人,於是就批評主人,而稱贊梁鴻是忠厚的人。於是,開始敬佩梁鴻,把豬懷給他,梁鴻不接受。

37.蹇材望偽態

蹇材望,四川人,是湖州的副知州,元軍的將軍。蹇材望自己誓言必死。於是作了壹塊大錫牌,上面刻著:“大宋的忠臣蹇材望。”而且用兩片銀片鑿出小孔,在上面寫上:“得道我屍體的人,希望為我埋葬,還希望為我祭祀,題目為‘大宋忠臣蹇材望’。這銀子是用來作為替我埋葬的費用。”每天把錫牌和銀子紮在腰間。只等待元軍到達湖州城。則自己跳入水中,而且通告鄉人以及平日往來的人,人人都同情他。正月初壹,元軍入城,蹇材望已經不知到哪兒去了。人們都說他被淹死了,不久元軍騎馬歸去,才知道早壹天出城迎拜,就得到了本洲的知府。

38.米芾索貼

米芾詼諧機智,在真州,曾經到菜攸的船上,菜攸拿出收藏的王石軍的《王略貼》展示。米芾驚嘆,相求想用他的畫來交換,菜攸思想上對這件事感到為難。米芾說:“妳如果不聽從我,我不想活了,馬上跳入江中自殺。”於是大叫,抓住船的船舷準備跳江,菜攸立刻把畫給他。

39.趙孟富過揚州

元朝昌盛的時候,揚州有個姓趙的,富裕而且好客。他家有個明月樓,人們寫的春聯,大多是不滿意的。壹天,趙子昂經過揚州,主人知道了,把他邀到明月樓上迎接,用盛晏款待他,所有的器具都是銀質的。酒席吃到壹半,拿出紙筆相求做壹幅對聯。子昂納起筆寫道:“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壹樓。”主人拿到後非常開心,把酒器全部撤下把它們全部贈給趙子昂。

40.歐陽修不喜釋氏

歐陽修不喜歡佛教,談佛教的讀書人,歐陽修定板著臉看對方,而歐陽修年幼的兒子字“和尚”,有人問:“妳既然不喜歡佛,卻為什麽用‘和尚’給兒子命名呢?”歐陽修說:“因為都鄙踐它,如今用牛驢的名字為小兒子命名。”提問的人大笑,而且佩服他的辯解力。

41.唐伯虎識破術士

有個術士求見唐伯虎,極力地說修煉的好處。唐伯虎說:“如此高妙的道術,為什麽不自己幹?反而要賜予我?”術士說:“只恨我自己淺福!我看過的人很多,有福氣的人,沒有像妳這樣的.”唐伯虎笑著說:“我只有仙福,在城北有壹間房間,非常僻靜,妳到那邊修煉,練出以後各的壹半。”術士還沒有省悟,每天到家來,拿出壹個扇子求唐伯虎題詩,唐伯虎寫道:“破布衫中破布裙,碰到人就會說會煉銀,那為何不燒壹些自己用?玩弄把戲罷了。”

42.朱文公受騙

朱熹的腳有病,曾經有個道士為他熱敷,都市覺得輕松安適。朱熹非常高興,重謝他。並且贈他壹首詩,說道:“好幾年靠著細竹竿扶著我行走,壹針就覺得有特殊的功效,出門住著拐杖兒童會嘲笑,不再是以前的匍匐而行。”倒是拿到詩後便直接走了,沒有幾天,腳上的病又發作了,比沒有用熱敷時更嚴重。立刻派人尋找道士,已沒有人知道他的去處了,朱熹感嘆道:“我不想懲罰他,只想追回那首詩,怕他拿著這首詩去害其他人。”

43.章淳書絕壁

章淳曾經和蘇軾壹同遊南山,到了仙遊潭,潭的下面面臨著萬丈懸崖,兩岸非常的狹窄。章淳要求蘇軾下仙遊潭在石壁上寫大字留念,蘇軾不敢,章淳踩著險石下去,用毛筆蘸著墨在石壁上寫了幾個大字,說“蘇軾、章某來此”蘇軾拍章淳的背說:“章淳往後得誌,必定能殺人。”章淳說:“為什麽?”蘇軾說:“能自己拼命的人必能殺人。”章淳大笑。

44.李白之死辯誤

世間很多傳言李白在當塗采石,因為喝醉了酒乘船在長江裏行駛,看見月亮的影子便彎下身子去取。於是便淹死了。因此當地有個“捉月亭”。我查閱李陽冰作的《草堂集序》說:“陽冰作地方官,李白的病很危急,草稿有萬卷,手集還未編寫,躺在床上寫稿紙,讓我為他作序。”後來李華寫《太白慕誌》也說:“寫《臨終歌》而死。”於是世間的謠傳不能相信,大概與杜甫因為喝白酒牛靈而死是相同的。

45.雋不疑之母

雋不疑巡視下屬各縣,省查囚犯有無冤情,回來後,他的媽媽總是問雋不疑:“有沒有平反?讓幾個人因平反而活命?”如果雋不疑平反的人多,母親就很高興,笑著給他夾菜吃飯,說話與平時不壹樣。如果沒有平反出獄,母親就不開心,不給他吃飯。因此雋不疑做官,嚴厲卻不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