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求強調寫文章時壹個字的重要性的古詩句

求強調寫文章時壹個字的重要性的古詩句

壹、《唐詩紀事》及陶嶽《五代史補》卷三載:晚唐詩僧齊已作《早梅》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明年猶應律,先發映春臺。”鄭谷見後,建議改“數技”為“壹枝”,說:“數枝”非早也,未若“壹枝”佳。齊己下拜。人以谷為“壹字師”。

二、範仲淹寫《嚴先生祠堂記》最後是“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風”字本用“德”字,經友人指點改為“風”,既與“雲”、“江”、“山”、“水”相配,又含蓄不呆,又壹“壹字師”也。

三、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三載:宋詩人楊萬裏談及晉幹寶,誤作“於寶”,有吏在旁說:“乃‘幹寶’作‘於’也。”並檢字書以呈,下註晉有幹寶,萬裏大喜說:“汝乃吾壹字之師。”

四、宋周紫芝《竹坡詩話》載:汪內相將赴臨川,曾吉父以詩迎之,有“白玉堂中曾草詔,水晶宮裏近題詩”句,韓子蒼改“中”為“深”,改“裏”作“冷”,吉父聞之,以子蒼為“壹字師”。

五、北宋阮閱《詩話總龜》載:蕭楚材見張詠作“獨恨太平無壹事”,請改“恨”為“幸”,公曰:“真壹字師。”

六、清施閏章《蠖齋詩話》:“元薩天錫詩:‘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燴炙於時,山東壹叟鄙之,薩往問故,曰:‘此聯固善,“聞”、“聽”二字壹合(指合掌,是詩家壹忌)耳。”薩問:‘當易以何字?’叟徐曰:‘看天竺雨。’薩疑‘看’字所出,叟曰:‘唐人有“林下老僧來看雨”。’薩俯首,拜為壹字師。”

後遂稱改正他人詩文中不妥之字者為“壹字師”。

七、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三年,曾寫下了許多贊美西湖的山水詩,西湖的景色,用他飽滿的筆墨勾畫點染,愈發美麗了。而西湖迷人的景致同樣也給了詩人諸多養分,浪漫意境,勃然詩興,助其詩愈發絢麗了.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我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

這就是白居易著名的<錢塘湖春行>,可仔細讀來,妳會發現有壹字之差,就這壹字之差,流傳著壹段佳話.

壹次,白居易從孤山寺扶醉而歸,乘著酒興漫步白堤,堤岸兩邊清水如鏡,仰面白雲欲吻湖煙,鶯燕爭春棲柳掠地,不禁詩興湧動,勃然即吟.

白居易正詩意興濃得意之際,忽見壹老婆婆拄著拐杖,蹣跚走在白堤上,白居易走上前對老婆婆說:"我剛才做了壹首詩,吟給妳聽聽,好不好"於是就把這詩吟了壹遍.老婆婆聽了說:"這詩好啊!只是白沙堤不只妳壹人喜歡,我們都愛這堤呢.妳不如把"我"字改成最字吧,這就吟出了許多人的心思了",白居易壹聽喜出望外,連連"改得好,改得好啊"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

於是乎,壹首留傳與世膾炙人口的佳作<錢塘湖春行>應西湖美景而生,應詩人謙遜而生,應百姓眾愛而生,傳為美談。

八、蘇軾改詩

眉山劉微之巨,教授郡城之西壽昌院,從遊至百人。蘇明允命東坡兄弟師之,時尚幼,微之賦《鷺鷥》詩,末雲:“漁人忽驚起,雪片逐風斜。”坡從旁曰:“先生詩佳矣,竊疑斷章無歸宿。曷若‘雪片落蒹葭’乎?”微之曰:“吾非若師也。”坡兄弟應制科,微之贈詩有曰:“驚人事業傳三館,動地文章震九州。老夫欲別無他祝,只願雙封萬戶侯。”自是三蘇名著天下。

九、鄭板橋改詩

鄭板橋年輕的時候,有壹次跟老師到野外去玩。他們在小橋邊,發現壹具少女屍體。老師馬上寫詩壹首:

二八女多嬌,

風吹落小橋。

三魂隨浪轉,

七魄泛波濤。

鄭板橋聽了,說:“妳怎麽知道這少女是16歲?肯定是風吹下小橋的呢?妳看見了她的三魂七魄隨波打轉嗎?”

老師被問得啞口無言,便反問道:

“依妳看這詩該怎麽作?”

鄭板橋不假思索便把詩改了壹下。

誰家女多嬌,

何故落小橋?

青絲隨浪轉,

粉面泛波濤。

老師聽了,甚為折服。

十、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泊船瓜洲》這首詩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的作品。這首詩寫於熙寧八年(1075)春二月。當時王安石第二次拜相,在奉詔進京的途中舟至瓜洲,夜間停泊。此時,詩人雖身在瓜洲,但心仍然依戀著江寧故居,因此,詩人寫下了這首著名的抒情小詩。

詩文中第三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曾經過了多次修改。(南宋洪邁《客齋續筆》卷八對該詩草稿的修改過程有記載。)最初用“到”,後改作“過”。又改作“入”,再改作“滿”,這樣壹改再改,最後才選定這個“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