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跟中秋有關的詩有哪些古詩

跟中秋有關的詩有哪些古詩

跟中秋有關的古詩如下:

1、《月下獨酌》

花間壹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2、《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萬裏寄瑤池。關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二月鄉心腸,中期因梓堯。別家橋外渺,人外使雲朝。十五看月候,空生淚痕交。

3、《秋宵月》

亭亭數葉風,落落壹庭月。漸爽夜深人,已覺秋宵潔。露氣寒光集,微芳暗香徹。浩月生西海,流照東南歇。瑤山棲烏鵲,怨月夜長別。思爾思佳人,迢迢空情切。

4、《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此時秋月半輪空,清光猶為君王同。山進西邊遮北鬥,雲穿宮裏聖人聰。聽聞鼓樂聲容靜,更賞霓裳舞步通。獻壽詞成歸未得,紫微星外月明中。

5、《中秋月》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裏外,不有雨兼風?

古詩的平仄規律:

1、平仄對立。在古詩中,平聲和仄聲是不能搭配使用的,是相互對立的。平聲字和平聲字相對,仄聲字和仄聲字相對。這種規律被稱為平仄對立。例如,白日依山盡中,白和日都是平聲字,而依和山則是仄聲字。這種對立的方式增強了古詩的節奏感和音樂性。

2、平仄相粘。在古詩中,如果壹個句子是平聲收尾,那麽下壹個句子的第壹個字必須是平聲,這種規律被稱為平仄相粘。例如,欲窮千裏目中,窮是平聲字,所以下壹句的第壹個字更也是平聲字。這種相粘的規律在律詩中非常常見,保證了詩句之間的連貫性和音樂性。

3、平仄相替。在古詩中,如果壹個句子以仄聲字收尾,那麽下壹個句子的第壹個字必須是平聲,這種規律被稱為平仄相替。例如,黃鶴壹去不復返中,鶴是仄聲字,所以下壹句的第壹個字黃是平聲字。這種相替的規律在古詩中也是非常常見的,使得詩句在音樂性上富有變化和動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