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洗心亭》(唐代)中的《明月來散心》,讓人想起王維的詩《松樹林中的月光》,古詩中的“明月”“山松”往往營造出壹種清晰的意境。作者用擬人的手法,用宋的“閑”來表現景物的寧靜和人的閑適,其實是作者自己的內心觀察。
角色的生活
早期生活
劉禹錫,自稱祖上是皇帝賈夫人之子中山人;第七代始祖劉良,北魏冀州刺史,馬背上常侍,隨北魏孝文帝遷居洛陽[6]。父親劉緒為躲避安史之亂,遷居蘇州。
劉禹錫生於大歷七年(772年)。他的父親和祖先都是小官僚。他的父親劉緒在江南做官,劉禹錫在那裏度過了青少年時期。他從小就開始學習儒家經典,寫詩。他聰明勤奮,壹度受到當時著名詩詞的影響。
貞元六年(790)19歲左右,劉禹錫在洛陽、長安等地求學,在士人中享有很高的聲譽。
貞元九年(793),與柳宗元並列進士,同年為弘慈進士。兩年後去吏部考秀才部,被放為太子校書。很快丁友就呆在了家裏。貞元十六年(800),杜佑以淮南為使,許思豪為使,任命劉禹錫為節度使。後來,杜佑回到揚州。杜佑在幕中逗留期間,寫了許多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