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求幾個古代關於法制的詩句

求幾個古代關於法制的詩句

西周

親親尊尊行五禮,(親其所親,尊其所尊;五禮:吉兇禮賓嘉)

質牛劑器貸傅別。(買賣:牛、奴隸稱為質,器具等稱為劑;借貸關系:傅別)

六禮七出三不去,(婚姻六禮;休妻制度)

立嫡以長不以賢。(嫡長子繼承制)

聽訟斷獄表刑禮,(民刑區分;德主刑輔,出禮入刑,相為表裏)

辭色氣耳目真偽。(五聽)

官來夥反內惟過,(五過)

群臣官吏刺國人。(司法三刺)

春秋戰國

鄭鑄刑書晉鑄鼎,(名稱不同,也有先後,但都在鼎上鑄)

鄧析私殺用竹刑。(鄧析私寫竹刑,被王殺之,但用其竹刑,諷刺)

盜賊網捕魏雜具,(魏國李悝做法經六章)

商鞅律改法治秦。(秦改法為律,有內涵)

輕罪重刑法經論,(重刑原則)

六禁雜典具總則。(六禁規定在“雜”章;“具”為總則,具其加減)

強秦勵耕軍功獎,(井田制、軍功等制度強國)

廢卿郡縣奸誣連。(削弱地方權力,建立縣亭制,誣告反坐,株連制度)

上請恤刑相首匿,(上請制度;親親得相首匿:漢宣帝)

緹縈上文廢肉刑。(文:指漢文帝;廢肉刑是“雖有減刑之名,卻有殺戮之實”)

春秋決獄心定罪,(春秋決獄的宗旨是:以心定罪)

秋冬行刑應天人。(秋東時節,天地肅殺,好日子,以後就有了“秋審”等)

三國兩晉南北朝

魏八議,(曹魏)

南陳北魏官當始。(官當在兩個地方開始:南朝陳國和北朝魏國,不是三國的曹魏)

齊重罪,(重罪十條)

晉齊五服以制罪。(晉律北齊,五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相犯者遠近高低各不同)

北魏死刑需復奏,(死刑復核)

南北宣布廢宮刑。(法律宣布廢,但後世還有)

北魏胡刑鞭與杖,(胡人之刑:鞭與杖)

齊律啟後又承前。(齊律地位很高,但說隋律有承前啟後也是正確的)

隋文煬帝開皇律,

莫要十罪要十惡。

商周黥劓剕宮辟,(舊五刑)

更得笞杖徒流死。(新五刑)

高祖建唐顯武德,(唐高祖奪天下,作《武德律》)

貞觀作律加役流。(貞觀之治)

永徽高宗唐疏議,(高宗年代作永微疏議,史稱唐疏議,)

刑統匯編政六典。(刑法匯編;行政法典)

公罪私罪吏憂喜,(公罪輕私罪重,官吏兩為難)

未舉自首揭自新。(自首和自新的界限)

類推以明舉輕重,(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

贓殺保辜化外人。(六贓;六殺;保辜;化外人)

編敕破律宋刑統,(皇權當道,壹人說了算)

折杖配役常淩遲。(但《宋刑統》沒有正式規定“淩遲”)

契約細分買典借,(商事發達)

室女分承準妻離。(女人地位提高:在室女可以繼承;妻子在壹定條件下可以提出離婚)

翻異別勘另審訴,(註意操作方式)

證據勘驗原被舉。(講究證據調查;舉證責任明確)

南宋慶元淩遲定,(淩遲源於五代西遼)

立命繼子與絕女。(夫亡而妻在,立繼從妻,稱立繼,夫妻俱亡,立繼從其尊長,稱命繼;女子和繼子有繼承權,但分在室女和出嫁女時候各人繼承比例不同)

明刑弼教朱大誥,(大誥只在朱元璋時代用,明刑弼教是對刑罰理學角度另壹種解釋)

大明會典學六唐。(行政法)

重輕兩極衛廷杖,(標榜新意,重其所重,輕其所輕;“衛”是間諜;廷杖讓老臣顏面何存?

借口奸黨充軍刑。(奸黨:是為皇帝任意殺戮功臣提供法律依據;充軍是流刑以外增加)

大清律例集大成,(封建法律的大成者)

事成條則例統稱。(法律形式:事例、成例、條例、則例)

大清會典仿明政,(行政法)

文字無獄類大逆。(雖無“文字罪”,但將其視為“大逆”)

晚清

現行刑律渡新律,(清楚哪個是過度性的)

首創商律和民草。

司法行政始離異,

欽定憲綱挽殘局。

民國

臨時約法史憲件,(第壹個憲法性文件)

天壇憲草限袁賊。(孫文限制袁世凱的法律手段:***和制)

奈何約法復辟帝,(袁世凱也作約法掃除障礙)

賄選憲法正式行。(曹琨賄賂當選,正式實行憲法)

明清會審制度

(明)

重案朝審五大宦,

九卿圓審翻供皇

(清)

京師熱,笞杖快決好空牢,(笞杖等輕刑集中復核,能放則放)

清秋爽,斬絞監侯死復審,(地方上報死刑(斬絞監侯)的復審)

霜降朝,刑部嫌重附京侯。(1、刑部判決重的;2京師附近斬絞監侯的復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