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蘇軾《水調歌頭》精簡教案

蘇軾《水調歌頭》精簡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2、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養成良好的誦讀詩詞的習慣。

3、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養成良好的誦讀詩詞的習慣。

2、理解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法: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如課前認真預習,課上積極思考、大膽質疑、合作探究、踴躍發言,課外查找資料,自主探究,拓展遷移等。

誦讀品味法:在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後,通過反復朗讀,讀出詞的韻味,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聯想想象法:通過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意境,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課時安排:

壹課時。

教學過程:

壹、導入新課

1.中秋同學們是怎樣過的呢?中秋節又有哪些習俗呢?(吃月餅、賞月等)同學們知道哪些與中秋詠月有關的詩詞呢?

2.今天我們再學習壹首中秋詠月的宋詞?蘇軾的《水調歌頭》。(出示相關課件,板書課題。)

3、交流作者有關資料及寫作背景(出示相關課件):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 時追謚文忠。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壹 。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壹派,對後代很有影響,《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傳誦甚廣。

題解及寫作背景

?水調歌頭,是詞牌名。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代演變為宮廷樂舞的'?大曲?。截取大曲《水調》開頭的壹段,另填新詞,因而得名。(參見教材P111註釋1)

?序言中,?中秋?、?兼懷子由?,透露了寫作本詞的時間和目的。丙辰年(即1076年)中秋,當時41歲的蘇軾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蘇軾的弟弟子由被貶謫到離蘇軾數百公裏的山東濟南,兄弟六七年沒有見面。望月思親,心情抑郁惆悵。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全詞。

2、學生自由試讀。

3、學生齊讀。

4、學生默讀全詞,結合註釋,感知詞意。

學生自主閱讀、小組討論交流後,教師點撥(邊點撥邊出示相關PPT課件):

1)上半闕: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把酒:端起酒杯。

宮闕(q?e):宮殿。

歸去:回到天上。

瓊樓玉宇:指想象中的宮殿。

不勝(shēng):經不住,承擔不了。

弄清影:指月光下的身影也跟著做出各種舞姿。

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2)下半闕: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兒轉過朱紅色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人(指詩人自己)。

不應:不該。

何事:為什麽。

別時圓:在人們分別時圓。

此事:指人的?歡?和?合?和月的?晴?和?圓?。

千裏:相隔千裏的人。

***嬋娟:***同享受美好的月光。

三、品賞探究

1、聯想想象,感悟情境。

學生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感悟詞的情境,並嘗試用自己的話把詞的意境描繪出來。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後,教師邊出示PPT課件邊點撥:

2、品味詞句,體會詩情。

1)誦讀全詞:女生讀上半闕,男生讀下半闕。(要讀出情景交融的意味)

2)找出妳認為最富有表現力、最能夠表明作者情感的詞句,自主探究,提出問題,並嘗試分析,然後在小組內交流,教師點撥。可能有(適當出示課件):

①開頭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宮境界,發出?明月幾時有?今夕是何年?的疑問。這問年問月連發的疑問,反映了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向往。

追問:那麽他為什麽向往月宮呢?

②怎樣理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③這裏的?歸去?應怎樣理解?

(?歸去?帶有歸隱、超然世外的意思。)

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表現了詞人什麽樣的情感?

⑤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有什麽作用?

⑥?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體現了詞人的什麽感情?

⑦找出詞中蘊涵人生哲理與表達美好祝願的句子。

⑧這首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度?

3、課堂小結。

1)逐步引導學生對全詞作小結。點撥並板書(參見板書設計):

本詞上半闕寫飲酒問月,由幻想超脫塵世,轉化為喜愛人間生活。下半闕寫對月懷人,由感傷轉為探求人生哲理,進而表達對離人的祝福。全詞深沈婉曲,流轉自如,情景交融,以美麗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創造出幽深高遠的境界,表達出作者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四、拓展遷移

1、創設生活情境,回答問題。

(1)中秋之夜,思念外出工作的親人,這時可以引用《水調歌頭》中哪壹句來表達祝福?

(2)妳媽媽十分想念妳外出上學的哥哥,請妳引用《水調歌頭》中壹句詩來勸勸她,妳會怎麽說?

2、背誦本詞,背誦中要想象(或聯想)詩詞抒寫的情境。

附:板書設計

水調歌頭

蘇軾

上闕:飲酒問月 ?幻想超脫塵世,

喜愛人間生活。

情景交融

詠月 曠達的胸懷

樂觀的情致

下闕:對月懷人 ?感傷離別,探求人生哲理

表達對離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