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蘇軾描寫廬山的詩

蘇軾描寫廬山的詩

蘇軾描寫廬山的詩如下:

1、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詩描繪了廬山景色變化多端的特點,旨在表達人生的哲理,即只有超脫事物本身,才能看清事物的真相。

2、和廬山上人竹軒,洞外復空中,千千萬萬同。詩人以洞外的景色來寓言人生的短暫與虛無。

3、登廬山,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平湖浸山腳,雲峰對虛榭。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此詩描述了廬山的壯美景色,並流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4、劉顗宮苑,退老於廬山石碑庵;山西舊將本書生,歸老巖間未厭兵。此詩寫出了蘇軾對過去戰事的回憶和對和平生活的渴望。

5、劉顗宮苑,退老於廬山石碑庵,雕弓掛壁恥言勛。詩人坦然面對自己的過去,毫無矜誇之言。

6、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詩人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廬山深深的眷戀之情。

7、覺來滿眼是廬山,倚天無數開青壁。詩句描繪了廬山壯麗的景色和峻峭的山壁。

8、題西林壁中的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後兩句則表達了人生的哲理。

9、廬山煙雨中的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這首詩傳達出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懷念。

10、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描繪了廬山的景色,並借景說理,表達了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