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請把“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詩句擴展成壹段景物描寫。要求語言生動形象,可以合理想象,不少於40字。

請把“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詩句擴展成壹段景物描寫。要求語言生動形象,可以合理想象,不少於40字。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這是壹首抒發個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開頭兩句寫早行引起了對故鄉遙念。中間四句寫景,處處突現壹個“早”字。末尾二句說雖然途中觀賞著景色,但頭腦中卻在回想著“鳧雁滿回塘”的“杜陵夢”境,表達了對長安的留戀之情和孤獨失意之感。“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二句,把幾個名詞排列連綴起來,構成壹幅早行的清冷圖景,向為傳誦的名句。後人常引此形容遊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兩句詩描繪了這樣兩幅畫面:五更時分,雄雞報曉,天邊的明月照著那山鄉的茅店旅舍;結滿白霜的板橋上,已留下了壹雙雙清晰的腳印。這兩幅畫面的組接,既簡練又含蓄,突出了早行的特點,刻畫了旅人淩晨趕路的淒冷感受和寂寞心情。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兩句,“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梅堯臣語)。煢煢孤旅,漫漫長途;空谷足音,透出悲涼。靜態的造影,動態的剪輯;直白的素描,曲折的寫意;無序的排列,有機的組合;拙似人工,巧若天成。雞聲悅耳,使人想起居家生活;晨月殘天,使人生出別離憂傷;茅草旅店,說明人在旅途。不見人影,卻見足跡,趕路何其辛苦,行者何其孤獨!板橋區區,卻是壹道山村的風景;早春乍暖還寒,所以才有了夜來壹橋霜的景觀。靜中含動,動中見靜,壹幅天然的畫卷,寫盡人在旅途的萬千情狀。 壹陣鐸鈴脆響,需要趕路的旅人被從鄉夢中喚起。雞鳴聲聲,時遠時近;月殘天邊,若即若離;茅草旅店,半明半暗。水上板橋,朦朧可見;春霜月色,壹眼銀白;行者足跡,歷歷目前。檞樹該發新芽了,幹巴巴的老葉,掉落在山間的路上;枳樹已開新花了,明亮亮的顏色,映白了壹道驛墻。觸景生情,浮想聯翩。昨天夜裏,夢回故鄉,杜陵的早春是另壹番景象:池塘水暖,燕子翻飛;春回鄉間,春色可人。偏在這個時節,詩人卻背井離鄉,奔波在曉行夜宿的旅途,懷揣著功名的失意,身受著早春的寒涼,壹種心情,萬千落寞;壹腔愁緒,萬千苦澀。 言為心聲,詩為心造;心中況味,詩人知道。據今人陳尚君考,詩人誕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卒於唐懿宗鹹通七年(866),大唐盛世正在走向沒落。詩人雖然才高八鬥,卻和許多落魄才子壹樣,也是個郁郁不得誌。年屆不惑才開始應舉。屢屢入闈,屢屢受挫。妙在每臨考場,詩人以助人為樂事,博得個“救數人”的綽號。55歲時,沈詢主持春闈,令詩人獨處壹室,以防類似之事發生。詩人不滿,抗議後仍暗中“救”了八人,自己照舊名落孫山。此即攪擾場屋事件。次年,聞友人徐商遷襄陽巡官,便去投奔。大約無馬可騎,無車可坐,靠的是兩個腳板,這壹路辛苦壹路郁悶可想而知。商山離長安已遠,距襄陽路途尚遙。路途崎嶇多險,前途黯淡未蔔,孑然獨行,形影相吊,心中寂苦,也只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這兩句能解了。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溫庭筠《商山早行》)

本詩通過“征鐸”、“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等壹些有特征性的事物,十分形象地描寫了早行的情景,真切地反映了古代社會裏壹般旅人的某些***同感受。

前四句描寫“早行”時具有特征性的典型情景: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黎明起床,聽見車馬的鐸鈴已叮鈴鈴地響,出門人踏上旅途,心中不免依然懷念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雄雞報曉,茅草店上空懸掛著壹輪殘月,壹雙行人的足跡,印在清晨木板橋的白霜上。

後四句寫的是剛起程時途中的景色及昨夜在夢中出現的故鄉景色:

“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零落的槲葉,撒遍了荒山的小路,淡白的枳花兒,裝點著驛站的圍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因而想起昨夜夢中回到杜陵那個老地方,壹群群的野鴨與大雁,落滿了彎彎曲曲的池塘。

註釋:

①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陜西商縣東南。詩人曾於唐宣宗大中末年離開長安,經過這裏。行:去,離開。

②征鐸:車馬行駛時用的鈴鐺。

③槲:壹種落葉喬木,果實可入藥。葉子在冬天雖枯而不落,春天樹枝發芽時才落。

④枳:壹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春天開白花,果實似橘而略小,酸不可食,可入藥。

⑤驛:古代道路沿途專供傳遞政府文書和轉運貨物的公務人員休息、住宿的地方。

⑥杜陵:地名,在今陜西西安東南,本名杜原,又名樂遊原,詩人曾在此寓居。

⑦鳧雁:鳧,野鴨;雁,壹種候鳥,春來往北飛,秋天往南飛。

⑧回塘:回,形容水回旋流轉的樣子。塘: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