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醉臥,晚風悠涼,佳期如夢。笛聲清妙,繞梁三寸,也繞過指間流轉的年華。壹盞清茶,壹片月色下的深深目光,望著、品著,心裏也醉了。說茶能飲醉人,目光能看醉人,我不懷疑。千古壹輪明月,什麽也沒看、什麽也沒飲,不也醉在了這深情的雲海裏,醉在了姑蘇城的秋水裏。妳看到燈火間的明月,雖然遙隔青雲,卻不比燈火遜色;妳看到樹梢間的明月,雖然橫柯上蔽,卻不掩清光四溢。人說明月孤獨,如今看來卻未必。有清風、有樹枝、有燈火在這茫茫長夜裏相伴。誰比誰幸福,誰比誰安詳?
良辰美景奈何天。是不是每壹個清秋、每壹個佳節都要吟起這句曲詞。燈火闌珊,妳我相望,我已備好壹樽桂花好酒,是要獨飲,還是對酌,都好。壹杯壹杯復壹杯,如若不是酒中仙就不要喝醉,不然如何欣賞這遙掛中天的悠悠月色?閉上眼,回憶悠長,百轉千回;睜開眼,清風無恨,明月有情。歲月靜好。在川流不息的人海中漫步,等待壹首可以在心底悠然吟誦的格律,等待屬於自己的細水流長的平淡。壹串菩提子,壹朵心蓮開,把心拿起的滿滿,再輕輕放下過去的執著。拿不滿,也放不下。如今,還可以向明月訴說著悠悠心事,便足夠了。
我喜歡班婕妤的《怨歌行》。雖然詩末那句“恩情中道絕”寫盡了宮怨女子的悲涼,不過長信宮在漢宮的深深永巷裏,也許是最清澈的地方。壹塊素絹,壹盞孤燈,壹枚團扇。長夜寂寥。既然命運作如是安排,我便安享寂靜,即使在這寂靜中的抱怨,也是極美的。“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雖然她清麗的詞句和心思未能綰住君心,不過卻為漢成帝劉驁的後妃秘史裏留下了幹凈的壹筆。當那時的明月能照進清澈的心靈時,許多風雨恩怨也就隨風消散了。
看的到清水,望得見明月,聽的到心聲。月光如洗,像年幼的孩童壹樣純凈。然而千年高懸,雖說朦朧依舊,卻也看盡浮生如夢,歷經滄桑巨變。越過陰晴圓缺、生生世世,追尋著茫茫生命中的遺失。這壹言壹語的托付,壹字壹句的因果,已然不復那年初見,那月初照。
在每個人眼中,明月都有不壹樣的況味。李白那種不可復制的狂放,壹生央求了明月太多太多。“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他是最有緣於明月的人。蘇軾也是。不過他眼中的明月時而存在著孤單和矛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這是壹鞭孤獨的冷月。杜甫,歷經由盛轉衰的離亂,他眼中的明月只有悲涼和淒清,所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是古人眼中的明月。而今人,我們的眼裏,也許望著明月想著心事,再不復當年的吟詩詠誦、琴瑟相和。不過在中秋清涼的晚風中,也漸漸讀懂了明月的孤寂和相伴的美好。往事歷歷在目,時光鬥轉星移,我們想拾起曾經的遺失,靜靜等待壹場宿醉的良辰。夢裏,是最熟悉和最陌生的畫面。
在古代,這樣安靜的時光會有聲來以聲襯靜。有柳永筆下的寒蟬淒切,有姜夔慢詞中的清角吹寒,有古詩十九首裏的婦人,或是促織或是搗衣。真正的安靜並非無所聲息,而是壹點點和月色壹樣安寧的聲音恰到好處地在耳畔響起。壹葉葉、壹聲聲,喚起內心從容而幽靜的思緒,關乎風月也關乎記憶。雙手空空,伸開手掌,掌心間劃過壹道清光,也許是被遺忘在掌心的月光。月光都能被遺忘在掌心,更何況這悠然的寧靜,這溫柔的記憶。中秋,團圓的佳節,壹輪明月可以千裏寄相思。鄉愁、相思,是每個人心中最疼痛而美麗的夢。此時的遙寄是壹種托付,壹片讓自己飲下卻不醉的漫漫等待。
等待,等的是什麽,也許我們並不清楚。可以是匆忙時光中丟失的曾經,可以是繁華世界中安寧的片刻,也可以是自己擔憂又期許的未來。還有很多令我們執著等待的東西。月光和陽光壹樣,籠罩著心靈深處,帶給人清凈和溫暖。這溫暖,讓這壹生孤獨的等待,沒有白白辜負。
清月依舊在,醉臥水雲間。我在這裏等,明月升起的瞬間。腦海中拂過的畫面,依然清晰、依然美好。妳醉過,我也壹樣。因為這如明月般不會背棄的溫暖需要坐等。即使坐綠江北,坐冷江南,坐瘦明月,坐老青山,但求生生世世,不離不棄。空坐乏味,所以小酌。
那年的時光,依舊清澈如許嗎?咿呀吟誦的夢裏,光景依稀似昨。只是昨日我坐在其中,如今我望著自己坐在其中。謝謝妳,謝謝這輪永不離棄的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