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采葛原文及翻譯:
原文:
彼采葛兮,壹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壹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壹日不見,如三歲兮。
翻譯:
那個采葛的姑娘啊,壹天不見她的影子,就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麽長啊。
那個采蕭的姑娘啊,壹天不見她的影子,就好像分別了三年那麽長啊。
那個采艾的姑娘啊,壹天不見她的影子,就好像分別了九年那麽長啊。
《采葛》的賞析:
《采葛》這首詩表達了壹位女子對她心愛的人的深深思念,用三種植物來比喻她的相思之情。這三種植物分別是葛、蕭和艾,它們都有特殊的意義和象征。
葛是壹種可以用來織布的植物,生於初夏,采於盛夏,生長期就是三個月。所以詩中說“彼采葛兮,壹日不見,如三月兮”,就是說她剛剛與他相戀,就要分離,壹天不見就像過了三個月那麽久。
蕭是壹種可以用來蓋房的植物,采於秋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寒冷的季節,所以詩中說“彼采蕭兮,壹日不見,如三秋兮”,就是說她與他的愛情已經深厚,但卻不能在壹起,壹天不見就像過了三個季節那麽漫長。
艾是壹種可以用來治病的植物,古語說“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就是說只有保存三年的艾草才有治病的療效。所以詩中說“彼采艾兮,壹日不見,如三歲兮”,就是說她與他的相思已經成為了壹種病,但卻無法得到治愈,壹天不見就像過了三年那麽久。
這首詩用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抒發了女子對男子的真摯而忠貞的愛情,也展現了周代人民對自然和生活的敏感和細膩。這首詩被後人廣為傳頌和贊美,其中“壹日不見,如隔三秋”更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句。反復吟詠,重疊變化,抓住了思念情人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生動地展現出了詩人激烈跳動的心跳和發自心底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