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山行》
作者
(唐)杜牧
體裁
七言絕句
原文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á
遠上寒山石徑斜,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én jiā
白雲生處有人家.
tíng chē zuò ài fēng lín wǎn
停車坐愛楓林晚,
shuāng yè hóng yú èr yuè huā
霜葉紅於二月花。
譯文
石路蜿蜒遠遠地伸向山崖,白雲升騰處依稀有些人家。停車只是因為喜愛傍晚的楓林,經霜楓葉竟紅過二月的鮮花。
註釋: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時候的山。
3.徑:小路。
4.斜:此字讀xiá.
5.白雲生處:白雲繚繞而生的地方。
6.坐:因為;由於。
賞析
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壹幅色彩熱烈、艷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壹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雲繚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雲繚繞而不虛無縹緲,寒山蘊含著生氣,“白雲生處有人家”壹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只是在為後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確地告訴讀者,那麽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只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於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雲和並不壹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
簡析
這是壹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詩。
首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壹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秋季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於坡度不大,故可乘車遊山。
次句“白雲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處風光。壹個“生”字,形象地表現了白雲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也說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壹點兒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還照應了上句中的“石徑”,因為這“石徑”便是山裏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為”。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含多層意思:(1)點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後兩句則是傍晚之景。(2)因為傍晚才有夕照,絢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4)因為停車甚久,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葉紅於二月花”,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麽用“紅於”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壹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於”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誌,是詩人內在精神世界的表露,誌趣的寄托,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壹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裏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壹幅和諧統壹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的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壹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壹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雲生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這條山路壹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墻。這裏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這壹條山間小路,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這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系在壹起了。有白雲繚繞,說明山很高。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定會有另壹種景色吧?
對這些景物,詩人只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壹個“寒”字,也只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並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只是在為後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境。
“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於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霜葉紅於二月花”,把第三句補足,壹片深秋楓林美景具體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詩人驚喜地發現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呢!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壹片紅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壹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壹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詩人沒有象壹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壹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了詩人的見地。這是壹首秋色的贊歌。
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致成了這艷麗秋色的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壹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著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色的壹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而壹筆重寫之後,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余味無窮。
作者簡介
杜牧(803~852) 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出身高門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學家。杜牧晚年任中書舍人,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後世因稱之"杜紫微"、"杜樊川"。 生平 杜牧生活在內憂外患日益加深的晚唐時期,從青年起就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危亡、恢復唐王朝繁榮昌盛的理想。23歲時寫成《阿房宮賦》,以秦朝的濫用民力、奢逸亡國為戒,給本朝統治者敲了警鐘。關於杜牧生卒年,錢大昕《疑年錄》據杜牧大中六年《自撰墓誌銘》推斷,生年為貞元十九年(803),卒年為大中六年(852)。但也有學者考證其卒年在大中七年以後。 大和二年(828)進士及第,制策登科,授弘文館校書郎。同年十月離開長安,到江西觀察使沈傳師府署中擔任幕僚,後轉入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和宣歙觀察使崔鄲幕中任掌書記、判官等職。十數年間奔波各地,開闊了視野,促使他進壹步致力於經世致用之學,於"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上李中丞書》),多所探究,尤喜議政談兵。在淮南幕府中寫的政論文《罪言》等,對修明朝政、削平藩鎮提出了切中時弊的見解。著名的《張好好詩》,也寫在這壹時期。 開成四年(839)回長安,歷任左補闕、膳部及比部員外郎。會昌二年(842)以後,相繼出任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在地方官任上,常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改革弊政,免除猾吏豪胥額外強征的苛捐雜稅。會昌年間,宰相李德裕主持抗擊回紇侵擾和平安澤潞藩鎮叛亂的軍事活動。杜牧為了實現其政治主張,上書陳述用兵方略,得到采納,並取得"澤潞平,略如牧策"(《新唐書·杜牧傳》)的成效。可見他確有實際政治才幹。 大中三年(849),回朝任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復出為湖州刺史,壹年後又內調為考功郎中、知制誥。官終中書舍人。 杜牧生性耿介,不屑逢迎權貴,仕宦不很得意,從而對社會政治持清醒的批判態度。但抱負難以施展的苦悶,又造成他縱情聲色、頹廢放任的生活作風,有壹些"風流艷事"流傳。 文學創作 杜牧的文學創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詩、賦、古文都足以名家。他主張:"凡為文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采章句為之兵衛"(《答莊充書》),對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系有比較正確的理解。他最推崇李白、杜甫、韓愈、柳宗元(《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詩》),而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長處,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風貌。在《獻詩啟》中說:"某苦心為詩,未求高絕,不務奇麗,不涉習俗,不今不古,處於中間。"清代洪亮吉也說他"文不同韓、柳,詩不同元、白,復能於四家外詩文皆別成壹家"(《北江詩話》)。全祖望甚至稱譽他為"唐長慶以後第壹人"(《杜牧之論》)。 詩歌創作是杜牧最特出的方面,與晚唐另壹位傑出的詩人李商隱齊名,並稱"小李杜"。他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長篇如《郡齋獨酌》,著重表現詩人"平生五色線,願補舜衣裳"的拯物濟世的抱負,直抒胸臆,感激淋漓。《感懷詩》反映唐王朝安史亂後數十年來藩鎮跋扈、邊患頻仍的動亂歷史,畫面宏偉,意氣縱橫,可與其《罪言》並讀(翁方綱《石洲詩話》)。余如《杜秋娘詩》、《張好好詩》同情封建社會裏婦女的不幸遭遇;《李甘詩》贊揚朋友的剛直氣節,情事委曲盡致,亦稱名篇。他的近體詩則以文詞清麗、情韻跌宕見長。七律《早雁》用比興托物的手法,對遭受回紇侵擾而流離失所的北方邊塞人民表示懷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齊山登高》卻是以豪放的筆調寫自己曠達的胸懷,而又寓有深沈的悲慨,壹些抒情寫景的小詩如《泊秦淮》、《山行》、《江南春絕句》等,都能用質樸的口語、簡潔的白描,傳達出悠遠不盡的詩情畫意,歷來傳誦人口。而象《赤壁》、《題商山四皓廟》、《過華清宮絕句三首》之類詠史絕句,則又敘議結合,警拔精悍,往往在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自出手眼,讀來壹新耳目。當然,他也寫了壹些放浪不羈、流於頹唐輕薄的作品如《遣懷》、《贈別》,屬於消極的部分。 杜牧的詩歌具有獨特風格。劉熙載《藝概》把他的詩風和李商隱加以比較說:"杜樊川詩雄姿英發,李樊南詩深情綿邈。"指明了兩人的區別。晚唐詩歌的總的趨向是藻繪綺密,杜牧受時代風氣影響,也有註重辭采的壹面。這種重辭采的***同傾向和他個人"雄姿英發"的特色相結合,風華流美而又神韻疏朗,氣勢豪宕而又情致婉約,前人用"俊爽"二字來概括這壹基本風貌(胡應麟《詩藪》),是比較中肯的。 杜牧的文章在晚唐也自成壹家,"縱橫奧衍,多切經世之務"(《四庫全書總目》)。據他的《上知己文章啟》中說,他所寫的《燕將錄》、《罪言》、《原十六衛》、《與劉司徒書》、《送薛處士序》、《阿房宮賦》等,都是對現實有感而發,具有針砭時事的政治內容,尤其是《罪言》壹篇,為宋祁寫《新唐書·杜牧傳》全部收錄,並得到歐陽修的贊許,認為筆力不可及(費袞《梁溪漫誌》)。另外,《杭州新造南亭子記》壹文還反映了作者進步的辟佛思想。文章語言方面,杜牧堅持使用散體,筆鋒犀利,明白曉暢,在晚唐四六駢文風行的情況下,繼承了中唐古文運動的傳統。他還把散文的筆法、句式引進賦裏,寫出象《阿房宮賦》那樣融敘事、抒情、議論為壹爐的新體"散賦",突破六朝、唐初以來賦作日益駢偶化、聲律化的趨勢,對後來賦體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尊前集》中錄有題杜牧撰的《八六子》詞,全首長達90字。有人據此認為杜牧是文人中第壹個采用民間曲子裏的長調作詞的人。但據後人考證,其風格不類唐人所作,此事尚無定論。 本集和校註本 《新唐書·藝文誌》著錄杜牧《樊川集》20卷,其甥裴延翰所編次,***收詩文450篇。後經人增補外集1卷,北宋田概補編別集1卷,***收輯詩歌170余首,附於書末,但其中混入壹些他人作品。《樊川集》的通行刊本有清光緒年間楊壽昌景蘇園據日本楓山官庫所藏宋刻本印摹的影宋本、《四部叢刊》影印明嘉靖年間的翻宋刊本以及1978年出版的新校本。註釋本中最通行的,當推清人馮集梧《樊川詩集註》。此外,杜牧曾為《孫子》13篇作註,收入《十壹家註孫子》中。杜牧的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和《唐才子傳》。今人繆鉞著有《杜牧傳》和《杜牧年譜》,足資參考。
意思
這首詩描寫了晚秋時節美麗的山林景色。
[編輯本段]項斯·山行
項斯
青櫪林深亦有人,壹渠流水數家分。
山當日午回峰影,草帶泥痕過鹿群。
蒸茗氣從茅舍出,繰絲聲隔竹籬聞。
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雲。
項斯除做過小官丹徒縣尉外,長期身居草野,很熟悉山野風光。這首《山行》,便是寫山村野景。由於詩人觀察入微,體驗深刻,詩寫得清新,細膩,貼切,逼真。讀來如聞如見,引人入勝。
“青櫪林深亦有人,壹渠流水數家分。”起筆展示山間佳境——有景,有人,有村落。“亦”、“分”二字下得活脫。“亦”字表明此處櫪木雖已蔚成深林,但並非杳無人煙,而是“亦有人”。有人必有村,可詩人並不正面說“亦有村”,卻說壹條溪水被幾戶人家分享著,這就顯得出語不凡。這裏壹片櫪林,壹條溪水,幾戶人家,壹幅恬美的山村圖都從十四字繪出。
次聯寫景更細。詩人用“點染法”,選取“山當日午”、“草帶泥痕”兩種尋常事物,寫出極不尋常的詩境來。乍看“山當日午”,似乎平淡無奇,可壹經“回峰影”渲染,那壹渠流水,奇峰倒影,婆娑蕩漾的美姿,立刻呈現目前。同樣,“草帶泥痕”,也是平常得很,可壹經“過鹿群”渲染,那群鹿競奔、蹄落草掩的喜人景象,立刻如映眼簾。“點染”本為中國畫的技法,壹點壹染,淡濃、遠近、深淺不同,景象更活現紙上。詩中“點染法”的妙用,效果亦然。它在平凡中見奇特,奇特又出於平凡,兩者互為因果,相輔相成。試想,單說“山當日午”、“草帶泥痕”當然是索然無味,即使單說“回峰影”、“過鹿群”也未免平淡少興。只有前用四字先“點”,而後用三字加“染”,於是這壹聯的兩幅畫面頓時為讀者展示出富有動態的美的境界。
在第三聯裏,詩人準確地捕捉暮春山村最具特色的物事——烘茶與抽繭來開拓詩的意境。巧妙的是,詩人並未直說山村農民如何忙碌於撿茶、分茶、炒茶和煮繭、退蛹、抽絲,而只是說從茅舍升出裊裊炊煙中聞到了蒸茗的香味;隔著竹籬聽到了繰絲聲音,從而使讀者自己去領略農事豐收的盛景。這裏,詩人創造的意境因借助於通感作用,使讀者倍感親切。
按照詩意發展,尾聯似應寫詩人走進山村了。但是不然,“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雲。”當詩人走著走著,邂逅賣藥材回來的老者,便隨同這位年老的藥農壹道進入那煙靄茫茫的深山島雲中去。這壹收筆,意味深長,是詩旨所在。詩人為什麽不投身熱氣騰騰的制茶抽絲的山村,而遁跡空寂的雲山?“不惜”二字隱隱透露了他的苦衷。項斯生當唐末亂世,自覺懷才不遇,壯誌莫酬,他在另壹首詩裏寫道:“獻賦才何拙,經時不恥歸”(《歸家山行》),這裏說的“不恥歸”,同樣表現了詩人不惜謝絕仕途而甘隱山林的心情。“不惜相隨入島雲”,作為末句似收而未收,余韻繞梁。
這首詩的特點是構思奇巧,移步換形,環繞山中之行,層次分明地寫出作者在村裏村外的見聞。寫景,景物明麗;抒情,情味雋永;造境,境界深邃,委實是壹首佳作。
作者簡介
〔唐〕(約公元八三六年前後在世)字子遷,江東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初前後在世。初隱朝陽峰,枕石飲泉,長哦細酌,凡三十余年。開成之際,聲價藉甚,特為張籍所賞。楊敬之曾贈以詩雲:“幾度見君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其名益彰。會昌四年,(公元八四四年)始獲壹第。仕為潤州丹陽縣尉,卒於任所。斯著有詩集壹卷,《新唐書藝文誌》傳於世。
項斯,字子遷,仙居縣城東朝陽山下(今楊府鄉項斯坑村)人,和卒年代不詳。項斯是臺州第壹位進士,也是臺州第壹位進壹位進士,也是臺州第壹位走向全國的詩人。他的詩在《全唐詩》中就收錄了壹卷計88首,被列為唐朝百家之壹。從《唐詩紀事》及項斯詩作等零星史料看,我們推測他生活於唐寶歷至會昌年間,屬唐朝中晚期。項期年輕時曾築草廬於朝陽峰前,終日讀書吟詩,研討格律,與寺僧再陽私交甚好(在其《憶朝陽峰前居》、《落第後歸鄞喜逢僧再陽》中均有提及)。“獻賦才何拙”、“期在振儒衣”,項斯胸懷壯誌卻不得誌。《落第後寄江南親家》、《落第後歸覲喜逢僧再陽》兩首詩寫出了他科舉落第,功名不就的愁悶之情。會昌三年(843)項斯聽說國子祭酒楊敬之“性愛士類”,最喜提攜後輩,便帶著自己的詩作前去謁見。楊敬之閱後,果然大加贊賞,贈詩雲:
幾度見詩詩總好,及觀標格過於詩。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從楊敬之的詩裏我們可以看出,他對項詩及人品道德都甚為贊賞,欣喜之余,逢人便說,四處推薦。項斯“由是顯名”,“詩達長安”,並於第二年登進士第,授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尉。“說項”成為文壇千古流的壹段佳話。近人柳亞子的《感事呈毛主席》首聯“開天辟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難”就引用了這個典故。
項斯的名氣雖不及李白、杜甫等唐代名家,但他也是在當時詩壇十分活躍的人物。項斯“詩達長安”,作為臺州第壹位在全國有影響的詩人,他在仙居縣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