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求李白詩句最好連圖畫也粘貼過來

求李白詩句最好連圖畫也粘貼過來

李白( 701 — 762 )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先世於隋時因罪徙居中亞。白於武後長安元年 (701) 出生在安西都護府碎葉城(今蘇聯吉爾吉斯加盟***和國托克馬克城),約五歲時,隨父遷居蜀中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 李白 少年時期 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歲誦詩書,觀百家,作詩賦,學劍術,愛好十分廣泛。十五歲左右就寫得壹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歲以後,在蜀中漫遊,飽覽了四川的壯麗景色,接觸了社會生活,開闊了視野,培養了熱愛祖國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愛自由的性格,也種下了遊仙出世的消極思想的根苗。 開元十四年 ( 726) ,二十六歲的李白便“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始了以安陸(今屬湖北)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遊,歷兩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區,足跡踏遍近半個中國。這壹時期的詩歌多描寫自然山水和漫遊生活,作品有《丁都護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越中覽古》《春夜洛城聞笛》等,風格已經成熟。 天寶元年 (742) ,四十二歲的李白由友人推薦,應詔赴京,供奉翰林。被召之初,李白異常興奮,寫下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這樣的詩句,以為將會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但是現實無情地粉碎了他的幻想。當時的唐玄宗昏庸腐朽,縱情聲色,不理朝政,詩人“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的誌願無法實現,結果反被排擠,懷著失望與悲憤的心情離開了長安,結束了這前後不滿兩年的帝京生活。這壹時期雖不長,但詩人接觸到宮廷生活的內幕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寫下了不少抨擊現實的詩歌,如《古風》的壹部分,《行路難》《梁甫吟》等,這些詩,鞭撻了權貴,表現詩人不願同流合汙的思想品德和反抗精神。 將(qiāng)進酒

〖唐〗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壹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壹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須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開元十八年 (730)左右,李白曾壹度抵長安,爭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歸。天寶元年(742),因受玉真公主 等的推薦, 被玄宗召入長安,供奉翰林,作為文學侍從之臣,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李白初時心情興奮,很想有所作為,但時值玄宗後期,政治日趨腐敗黑暗,李林甫把持政權,在朝廷上逐漸形成了壹個腐朽的統治集團,賢能之士屢遭排斥和迫害。李白秉性耿直,對黑暗勢力不能阿諛奉承,因而遭受讒言詆毀,在長安前後不滿兩年,即被迫辭官離京。

此後11年內,繼續在黃河、長江的中下遊地區漫遊。天寶三 載,李白在洛陽與杜甫認識,結成好友,同遊今河南、山東的壹些地方,攜手探勝,把酒論文,親密無間,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佳話。次年兩人分手,此後未再會面,但彼此都寫下了感情深摯的懷念詩篇。

大鵬遇希有鳥賦並序

余昔於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此賦已傳於世,往往人間見之。悔其少作,未窮宏達之旨,中年棄之。及讀晉書,睹阮宣子大鵬贊,鄙心陋之。遂更記憶,多將舊本不同。今復存手集,豈敢傳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

其辭曰:南華仙,發天機於漆園。吐崢嶸之高論,開浩蕩之奇言。徵至怪於齊諧,談北溟之有魚。吾不知其幾千裏,其名曰鯤。化成大鵬,質凝胚渾。脫鬐鬣於海島,張羽毛於天門。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憑陵乎昆侖。壹鼓壹舞,煙朦沙昏。五嶽為之震蕩,百川為之崩奔。

爾乃蹶厚地,揭太清。亙層霄,突重溟。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征。背嶪太山之崔嵬,翼舉長雲之縱橫。左回右旋,倏陰忽明。歷汗漫以夭矯,羾閶闔之崢嶸。簸鴻蒙,扇雷霆。鬥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怒無所搏,雄無所爭。固可想象其勢,髣髴其形。

若乃足縈虹蜺,目耀日月。連軒沓拖,揮霍翕忽。噴氣則六合生雲,灑毛則千裏飛雪。邈彼北荒,將窮南圖。運逸翰以傍擊,鼓奔飆而長驅。燭龍銜光以照物,列缺施鞭而啟途。塊視三山,杯 觀五湖。其動也神應,其行也道俱。任公見之而罷釣,有窮不敢以彎弧。莫不投竿失鏃,仰之長籲。

爾其雄姿壯觀,坱軋河漢。上摩蒼蒼,下覆漫漫。盤古開天而直視,羲和倚日以旁嘆。繽紛乎八荒之間,掩映乎四海之半。當胸臆之掩畫,若混茫之未判。忽騰覆以回轉,則霞廓而霧散。

李白《烏棲曲》烏棲曲李白 姑蘇臺上烏棲時, 吳王宮裏醉西施。  吳歌楚舞歡未畢, 青山欲銜半邊日。  銀箭金壺漏水多, 起看秋月墜江波。  東方漸高奈樂何!   李白《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1]。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2],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詩詞:夢遊天姥吟留別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壹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恥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烏夜啼》 古 風(其壹)李白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 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 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 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 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 綺麗不足珍。  聖代復元古, 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 乘運***躍鱗。  文質相炳煥, 眾星羅秋旻。  我誌在刪述, 垂輝映千春。  希聖如有立, 絕筆於獲麟。  李白《清平調詞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壹枝紅艷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沈香亭北倚闌幹。   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其壹)》 李白《春思》燕草如碧絲, 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 何事入羅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