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 ? 唐李賀
曉涼暮涼樹如蓋,
千山濃綠生雲外。
依微香雨青氛氳,
膩葉蟠花照曲門。
金塘閑水搖碧漪,
老景沈重無驚飛,
墮紅殘萼暗參差。
李賀寫有壹組詠十二個月的詩,每首七句。這首詠四月的詩是壹首惜春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壹些遲開的花此時尚未完全雕謝,詩人通過對暮春初夏景物的描寫,展現了初夏風光的特有魅力。
詩人描繪視野中的初夏美綠:夏雲已起,“千山濃綠生雲外”,雲是時有時無縹緲虛,綠是層層疊疊耀目濃。此時雲飄飖而灑香雨,光潤的葉盤曲的花映照著曲門。池塘碧水悠閑的蕩著漣漪,水中的倒影波瀾不驚,紅花殘萼不時地飄落在水面。寫出了初夏葉綠花殘的特有景象。詩中的“香雨”用得妙。之前初唐詩人宋之問用過“香雨”:“江鳴潮未落,林曉日初懸。寶葉交香雨,金沙吐細泉。”(《遊稱心寺》)而氛就是雲氣,氳是迷蒙。“依微香雨”泛起“青氛氳”,將“雨”和春天的“氛氳花香”連起來,這就使雨有了香氣。在洋洋灑灑的細雨中,仿佛大地到處飄滿了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