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讀書:線條之美

讀書:線條之美

它的設計非常簡潔,並沒有常見的鼓肚、細腰、高腳、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蓋去掉,就剩下左右兩條對稱的弧線。但這線條的幹凈,讓妳覺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處的歌聲,直飄來妳的心底。——梁衡《線條之美》

我第壹次對線條感興趣,是有人送我壹個細長的瓶子,裏面裝著壹種很名貴的牡丹油。但我“買櫝還珠”,目不見油,竟被這個瓶子驚呆了。它的設計非常簡潔,並沒有常見的鼓肚、細腰、高腳、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蓋去掉,就剩下左右兩條對稱的弧線。但這線條的幹凈,讓妳覺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如水;或是草原深處的歌聲,直飄來妳的心底。

我神魂顛倒,在手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時置於案頭,常會忍不住擡頭看兩眼。

初中學幾何時就知道,空間中先有壹個點;點壹動,它的軌跡就生成了壹條線。所謂軌跡者,只是我們的想象,或者是壹物劃過之後,在我們的腦海裏的視覺駐留。原來這線條的美正在似有似無之間,是自帶幾分幻美的東西。主客交融,亦幻亦真,天光雲影,想象無窮。正是因了它的來無蹤,去無影,永不停留,卻又永無結果,也就讓妳永不會失望。線條,壹種虛幻的、沒有窮盡的,可以寄托我們任何理想、情感和審美的美。

線條既然有這樣的魔力,便為所有藝術之不可或缺,或者算是藝術之母了吧。最典型的是書法藝術,洗盡鉛華,只剩了白紙上壹絲黑線的遊走。那飛揚狂舞的草書,漏痕、飛白、懸針、垂露等等,恨不能將人間所有的線條式樣收來,再融入作者的情感,飛墨於紙。或如晴空霹靂,或如燈下細語。就這樣牽著人的神經,幾千年來書不完、變無窮、說不夠、賞不盡。再如舞蹈,壹個舞蹈家的表演實際上是無數條曲線在空間做著力與勢、虛與實、有與無的曼妙組合,不停地在我們的腦海裏形成視覺的疊加。正如紙上絕不會有兩幅相同的草書,臺上也絕不會有兩個相同的舞姿。這永不休止的奇幻變化,怎麽能不教妳的神經止不住地興奮呢。至於音樂,那是聲音加時間的藝術,是不同聲音的線條在不同時間段上的遊走,輕輕地按摩著我們的神經,形成聽覺上的駐留。所謂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其實那梁上繞著的是些樂譜的彩色線條。

線條魅力的最高體現在於我們的人體。人,除作為生產力的第壹要素外,還是世間高貴的審美對象。郭蘭英唱:“姑娘好像花壹樣,小夥心胸多寬廣。”奚秀蘭唱:“阿裏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裏山的少年壯如山。”這些都是在說他們身上陰柔至美或陽剛至強的線條。於是就專門產生了美術界的人體繪畫、攝影、雕塑,舞臺上的舞蹈、戲劇、模特,競技場上的體操、健美、雜技等等。這些都是人對自身形體線條的欣賞、開發與利用。

美哉!博大精深的線條。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4分)

A.第壹段中“買櫝還珠”加引號,語帶自嘲,強調了禮物的珍費,突出了朋友所贈之物帶給“我”的驚艷感受。

B.第三段談到中西方繪畫技法,突出了中國畫白描技法中線條的豐富表現力,語氣中含有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

C.文章引用《洛神賦》文句,意在贊美曹植的藝術想象力,豐富了線條美的內涵,增添了本文的文化韻味。

D.文中寫了舞蹈和音樂兩種藝術形式,通過線條在空間裏的組合和在時間中的遊走來闡釋線條奇幻的動態之美。

E.全文從“物”“人”“理”等方面組織材料,由實入虛,脈絡清晰,思路嚴謹,內容豐富,繁而不亂。

2.請賞析文中畫線句子。(5分)

3.文末引入林微因的故事有何效果? (4分)

4.縱觀全文,線條對創造美有哪些作用? (4分)

5.請參照《線條之美》的審美角度點評下面這首描寫勞動者的小詩。(5 分)

脊梁

壹條力的弧線,

壹道破土的犁圈,

壹條飛來的彩虹,

壹架厚的青巒。

答案詳解(包括第5題)見下方

1. AC? A項,“強調了禮物的珍貴,突出了朋友所贈之物帶給‘我’的驚艷感受”錯。結合原文“但我‘買櫝還珠’,目不見油,競被這個瓶子驚呆了”,可見這是作者自嘲自己沒有看上那名貴的牡丹油,卻對瓶子感到驚艷。C項,“意在贊美曹植的藝術想象力”錯,結合原文“無論平而還是立體的藝術,壹線便可定格壹個美麗的瞬間,同時也吐納著作者內心的塊壘。曹植《洛神賦》……簡直是壹幅美人線描圖”,作者引用曹植的《洛神賦》是想要表達線條可以定格美麗的瞬間,吐納作者內心的塊壘,而非“贊美曹植的藝術想象力”。

2.運用擬人、通感(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方法,生動有力地展現了線條賦予草書簡約而富於變化的藝術活力,體現了線條在書法藝術中的重要作用。

3.①引故事使文章生動,作例證有力證明了線條可以體現時代的精神氣質;②深化了主題,借線條這壹象征符號寄托對新生***和國的美好期待。

4.①寄托理想、情感和審美。②蘊藏藝術能量。③體現人體之美,是各種藝術形式的基礎。④承載主觀精神,是時代和國家的象征。

5.詩人以“脊梁”為題,調動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多角度地勾勒勞動者辛勤勞作時的線條,“力的弧線”“破土的犁圈”“飛來的彩虹”“厚的青巒”,贊美了勞動者奮力拼搏、開拓進取、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精神。(運用角度,合理解釋,探究主題,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