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己酉端午》貝瓊
2,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端午日》殷堯藩
3,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屈原塔》蘇軾
4,五月五日午,贈我壹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裏外。——《端午即事》文天祥
5,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和端午》張耒
6,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端午三首》趙蕃
7,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午日處州禁競渡》湯顯祖
8,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浣溪沙·端午》蘇軾
9,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歐陽修
10,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乙卯重五詩》陸遊
1,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己酉端午》貝瓊
譯文: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壹眼望去,壹片天昏地暗;整個汨羅江上,沒有壹處可以讓人競渡龍舟,借以憑吊遠古英雄屈原的靈魂。
2,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端午日》殷堯藩
譯文:年輕時,每逢佳節,總愛生出許多情感,現在老了,誰還有心思平白無故去感慨萬千;
3,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節。 ——《屈原塔》蘇軾
譯文:屈原正是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氣節與節操。
4,五月五日午,贈我壹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裏外。——《端午即事》文天祥
譯文: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妳贈與我了壹枝艾草。死者卻看不見,新結交的知己卻在萬裏之外。
5,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和端午》張耒
譯文:國破身死現在還能有什麽呢?唉!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6,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端午三首》趙蕃
譯文:每年端午節都會下雨刮風,像是為屈原喊冤陳情。
7,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午日處州禁競渡》湯顯祖
譯文:我剛剛從蓮城踏青回來,只在家置備了菖蒲、竹葉和雄黃酒,我覺得這樣就可以過端午了。
8,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浣溪沙·端午》蘇軾
譯文:微微小汗濕透了碧色的細絹,明日端午節用芳蘭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布滿大晴的江面。
9,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歐陽修
譯文:五月是石榴花開得季節,楊柳被細雨潤濕,枝葉低低沈沈地垂著。人們用五彩的絲線包紮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裏,送給閨中女子。
10,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乙卯重五詩》陸遊
譯文: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www.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