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重要問題!請諸位壹定幫忙!25首詩求鑒賞!!

重要問題!請諸位壹定幫忙!25首詩求鑒賞!!

這有些是找不到的啊,妳壹定要全,難不成要我自己幫妳寫啊,我就幫妳寫幾首吧。但我寫的話不會寫太長的啊。

1、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賞析:這首五言絕句,以其獨特的藝術,用詩的語言畫成了壹幅壯美的“寒江獨釣圖”。

起首二句的“千山”、“萬徑”形容範圍廣。鳥絕跡,人絕蹤,真是“白茫茫壹片大地真幹凈”。這裏描述的是“奇景”,在這樣的寒雪中,竟然有人在江邊獨釣。這釣叟稱得上是“奇人”。幽靜的自然環境和傲雪獨釣的漁翁構成了壹幅“人景俱奇”的圖畫。

《江雪》的深層意蘊,寄托了壹種傲然獨立,清竣高潔的人格理想。詩人曾參與過政治革新,但改革失敗後,受到排斥,被貶為永州司馬。政治上的失意,內心的孤獨,便通過環境描寫反映出來。當時的政治環境就象詩中所說的千裏冰封,萬裏雪飄壹樣,環境是非常惡劣的。但詩人不屈服於壓力,依然故我,堅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寒江中那位孤獨寂寞,又抗寒傲雪,毅然垂釣的漁翁。是作者在政治革新失敗後孤獨而又不屈的精神面貌的曲折寫照。

寒江獨釣的畫面和深刻的含義使全詩情景交融,充滿了詩意美。

2、白居易《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簡析:

這首詩沒有正面寫雪景,而是從人的感覺、視覺、聽覺諸方面寫起。

感覺:首句不從正面寫雪,卻從感覺寫起,含蓄地道出“夜雪”悄無聲息地來臨了。“衾”“枕”暗示“夜”字,“訝”“冷”暗傳“雪”字,緊扣詩題,文筆簡潔了當。

視覺:二句仍未直接讓“雪”登臺,又從視覺角度進壹步寫夜雪。夜已深沈,夜色凝重,此時詩人舉目視窗,本該漆黑的壹片,卻見窗戶光明白亮,說明雪下得大,積得厚,正是積雪的強烈反光才給暗夜帶來了亮光。

聽覺:三、四句筆鋒壹轉,從聽覺角度來寫。寂靜的夜晚,不時傳來積雪壓折竹枝的清晰的響聲,可見雪下之久、之大、所積之厚。

第三句壹個“重”字,是全詩的詩眼。壹、二、四句都圍繞這壹“重”字展開,雪下之久、之大、之厚,無不落在它的身上,這壹“重”字,既是詩人對雪的感知和推想,更是詩人心情的壹種披露。寒冷的冬夜,詩人心緒不佳,徹夜無眠,感覺“衾枕冷”,看到“窗戶明”,聽到“折竹聲”,不由自主地寫出了壹種獨特的人生感悟。

詩中明寫人,暗寫雪,可謂苦心孤詣(yì),獨出機杼(zhù)。通篇采用側面暗示,將雪虛筆寫出,這就使得這首小詩含蓄雋(jùn)永,韻味悠長,不愧是詠雪詩中的珍品。

賞析二

白居易也寫了不少與雪有關的詩,《夜雪》只是其中的壹篇而已,不過雖然篇幅短小,卻寫得耐人尋味,波折委婉,有壹種曲徑通幽的效果。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白居易的詩歌多以通俗易懂見長,這首詩也不例外,睡著睡著覺,覺得厚厚的被子不能抵禦寒冷的入侵,甚至被凍醒了,不覺感到驚訝,今天夜裏這是怎麽壹回事?忽然間比往日冷了許多?要知道那時的人們是沒有天氣預報的,所以也不會預先知道天氣會發生什麽突然的變化。在似睡非睡之際,朦朦朧朧中,睜開眼睛壹看,發現竟然連窗戶外面也比往常亮了許多,這壹切究竟是什麽原因呢,作者心裏當然要琢磨壹下,讀者也在隨著詩歌的思路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其實在這裏作者已經巧妙地把夜裏下雪時的特征擺在讀者的面前了,壹個是氣溫比平時下降,所以同樣的被子蓋在身上,卻感到陣陣寒意襲來;壹個是光線比平時要亮,因為地面蒙上了厚厚的白雪,自然會起到反射光線的作用。不過,既然是寫詩,當然不會把話說透,而是要通過形象思維的方式來表達,所以作者要把這壹場大雪用他獨有的表達手段呈現在讀者眼前。被子冷,是壹個有關氣溫的感受細節,窗戶明亮,是壹個涉及光線的視覺細節,但由於作者是在屋裏睡覺,所以僅僅感到寒冷和明亮,並不能證實就壹定是下了壹場大雪,而下面兩句切入的角度,卻準確無誤地抓住了只有下雪而且是下大雪才能出現的特殊物象:“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白居易人躺在被窩裏,從什麽地方判斷外面壹定是下了壹場大雪呢?就是從耳邊時時聽到大雪壓斷竹枝的聲音,這就完全可以肯定自己“知雪重”的判斷是正確的,而且如果是在白天,聲音嘈雜,可能就會聽不到竹枝被雪壓斷的細微的聲響了,可這種聲音在夜深人靜之時,聽起來卻是再清晰不過的了。白居易的這首小詩,避熟就新,完全從感覺、從推理入手,雖然根本就沒有看見雪,但他卻別具特色,準確無誤地寫出了他對夜雪的感受。四句詩讀下來,每壹句都是寫的“夜雪”,所以這個題目也是再恰當不過了。

3、詠雪 傅察

都城十日雪,庭戶皓已盈。

呼兒試輕掃,留伴小窗明。

賞析: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下雪天氣的喜愛。首二句描繪了雪已下了很長時間,各家各戶門前屋上都積滿了雪,壹派銀裝素裹的美麗景象。

末二句“呼兒試輕掃,留伴小窗明。”描寫得極具生活情趣,寫了詩人喚來小僮,掃掉積雪,而自己則坐在窗前,欣賞著這美麗景象。其愛雪之情自然流露。

4、《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簡析通過山與陽光的向背表現了各處不同的景象,又聯想到山頭的積雪消融後,叢林明亮,低處的城中反會增寒,使詩達到全新的境界。

賞析

[賞析]

《終南望余雪》是壹首詠雪詩。詩的前三句從“望”字著眼,句句寫雪景,描繪了從長安城裏看到的終南山陰嶺的秀色。最後壹句露出作者原意,抒發了感慨,由雪霽後寒氣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凍。全詩緊扣詩題:正面寫終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襯終南山余雪。

據說此詩為祖詠在長安的應試之作。詩的意境創造皆從“望”字生發出來。而詩之妙處在於不僅寫所見之景,更寫感覺中之景,出人意料。詩人從側面落墨,虛處生神,林表的霽色,因余雪而增“明”,城中的暮寒因雪消而更烈。不見“余雪”二字,而盡得風流。

5、《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題解

這是壹首邀朋友喝酒的詩,作於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時年四十六,正在江州司馬任上。劉十九大概是作者在江州時的朋友,名字不詳。很多選本認為是彭城人劉軻,據朱金城《白居易集箋校》考證,非也。作者另有《劉十九同宿》詩雲:“唯***嵩陽劉處士”,可知劉十九為河南登封縣人。“十九”,是指排行。

句解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我家新釀的米酒還未過濾,酒面上泛起壹層綠渣,香氣撲鼻。燙酒用的小火爐,也已準備好了,是用紅泥燒制成的。“綠蟻”,是指新釀的米酒,在未過濾時,酒液面上浮有壹層酒渣,色微綠,細如蟻,故稱為“綠蟻”。“醅”,是指沒有濾過的酒。

這兩句以“綠蟻”、“紅泥”相對列出,色彩的配合極為鮮艷明麗,首先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酒是新釀的,迫不及待地等人***品。紅泥做的小火爐,小巧又樸素;爐火旺旺的,既可取暖,又可溫酒。這真摯的情意真是比酒還淳厚。

晚來天欲雪,能飲壹杯無

天色陰沈,看樣子晚上要下雪,妳能來我這裏***飲壹杯嗎?“天欲雪”,說明天氣正當寒冷。此時,與朋友圍爐對酒、促膝夜話,不失為人生壹大樂趣。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喝酒,講究的是“興”;酒中,又寄托著情。這兩句正好道出酒中真趣,洋溢著美好人情。

“晚來”,就是晚上。“來”,是語助詞。“雪”,即下雪,此處用作動詞。“無”,是表疑問的語氣詞,相當於“否”、“麽”。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編》評價說:“末句之‘無’字,妙作問語;千載下,如聞聲口也。”

評解

這是壹首五言絕句,作為篇幅和字數最少的壹種詩體,如何以少納多,是最值得作者和讀者考量的問題。此詩堪稱典範。全詩簡練含蓄,輕松灑脫,而其間脈絡十分清晰。從層次上看,首句先出酒,二句再示溫酒之具,三句又說寒天飲酒最好,末句問對方能否來***飲,而且又點破詩題中的“問”字。從關系上看,首末句相呼應,二三句相承遞。詩句之間,意脈相通,壹氣貫之。

詩作從日常生活中的壹個側面落筆,以如敘家常的語氣,樸素親切的語言,富於生活氣息的情趣,不加雕琢地寫出了朋友間懇誠親密的關系。《唐詩三百首》評價說:“信手拈來,都成妙諦。詩家三昧,如是如是。”《唐詩評註讀本》:“用土語不見俗,乃是點鐵成金手段。”

6、《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解說]

墻角有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開放。為什麽遠看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壹首相當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林逋這人壹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壹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妳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墻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7、《獨酌》唐杜牧

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

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

賞析:作者描寫的是冬夜在房中擁著爐火飲酒時,自己所想像的壹些圖景。

開頭兩句:“窗外正風雪,擁爐開酒缸。”點出了寫作時的時間地點和正在做的事情“喝酒賞雪”在風雪交加的寒冬夜裏,品酒賞雪,作者並沒有流連於欣賞眼前銀裝素裹的世界,而是思緒遠漂,回想起了秋季時夜晚在釣魚船上睡覺的溫涼舒適。表達了他對於秋季那種溫和天氣的喜愛之情。

8、《村雪夜坐》唐白居易

南窗背燈坐,風霰暗紛紛。

寂寞深村夜,殘雁雪中聞。

賞析:這首《村雪夜坐》表達了作者在寒冬中客宿他鄉的寂寞之情。其中“背燈坐”、“暗紛紛”、深村夜、殘雁等詞匯莫不透出濃濃的孤獨淒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