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句的意思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句的意思

蔔算子 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驛亭之外的斷橋邊,梅花自開自落,無人理睬.暮色將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 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艷鬥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雕零了,被碾為泥漿了,梅花依然和往常壹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編輯本段]賞析 這首詠梅詞,作者詠物寓誌,表達了自己孤高雅潔的誌趣. 上闋狀物寫景,描繪了風雨中獨自綻放的梅花. 梅花長在偏僻的“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種的,它寂寞地開放著.“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在這樣的暮色黃昏中,獨自挺立開放的梅花難免會有著孤苦無依的愁苦,更何況環境如此惡劣,風雨交加,倍受摧殘.這實在令人深深嘆息. 下闋抒情, 主要抒寫梅花的兩種美 德.“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它的其壹美德是樸實無華,不慕虛榮,不與百花爭春,在寒冬就孤傲挺立開放,它的與世無爭使它胸懷坦蕩,壹任群花自去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誌節高尚,操守如故,就算淪落到化泥作塵的地步,還香氣依舊.這幾句詞意味深長.作者作此詞時,正因力主對金用兵而受貶,因此他以“群花”喻當時官場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達了雖歷盡艱辛,也不會趨炎附勢,而只會堅守節操的決心. 陸遊曾經稱贊梅花“雪虐風饕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落梅》).梅花如此清幽絕俗,出於眾花之上,可是如今竟開在郊野的驛站外面,緊臨著破敗不堪的“斷橋”,自然是人跡絕少、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了.從這壹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園中的梅,而是壹株生長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應有得護理,也無人來欣賞,隨著四季代謝,它默默地開了,又默默地雕落了.它孓然壹身,四望茫然,——有誰肯壹顧呢,它是無主的梅呵.“寂寞開無主”這壹句,詩人將自己的感情傾註在客觀景物中,首句是景語,這句已是情語了. 日落黃昏,暮色朦朧,這孓然壹身、無人過問的梅花,何以承受這淒涼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獨自愁”,這幾個字與上句的“寂寞”相互呼應.而且,偏偏在這個時候,又刮起了風,下起了雨.“更著”這兩個字力重千均,寫出了梅花的艱困處境,然而盡管環境是如此冷峻,它還是“開”了!它,“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道源);它,“完花敢向雪中出,壹樹獨先天下春”(楊維楨).總之,從上面四句看,這對梅花的壓力,天上地下,四面八方,無所不至,但是這壹切終究被它沖破了,因為它還是開了!誰是勝利者?應該說,是梅花! 上闋集中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它也的確還有“愁”.從藝術手法說,寫愁時,作者沒有用詩人、詞人們那套慣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寫得象這象那,而是用環境、時光和自然現象來烘托.況周頤說:“詞有淡遠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為高手.”(〈蕙風詞話〉)就是說,詞人描寫這麽多“景物”,是為了獲得梅花的“神致”;“深於言情者,正在善於寫景”(田同之《西圃詞說》).上片四句可說是“情景雙繪”. 下闋,托梅寄誌.梅花,它開得最早.“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齊己);“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張謂).是它迎來了春天.但它卻“無意苦爭春”.春天,百花怒放,爭麗鬥妍,而梅花卻不去“苦爭春”,淩寒先發,只是壹點迎春報春的赤誠.“苦”者,抵死、拼命、盡力也.從側面諷刺了群芳.梅花並非有意爭春,“群芳”如果有“妒心”,那是它們自己的事情,就“壹任”它們去妒忌吧.這裏把寫物與寫人,完全交織在壹起了.花木無情,花開花落,是自然現象,說“爭春”,是暗喻.“妒”,則非草木能所有.這兩句表現出陸遊標格獨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傲骨. 最後幾句.把梅花的“獨標高格”,再推進壹層:“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句的寂寞無主、黃昏日落、風雨交侵等淒慘境遇.這句七個字四次頓挫:“零落”,不堪雨驟風狂的摧殘,梅花紛紛雕落了,這是壹層.落花委地,與泥水混雜,不辨何這者是花,何者是泥了,這是第二層.從“碾”字,顯示出摧殘者的無情,被摧殘者承受的壓力之大,這是第三層.結果呢,梅花被摧殘被踐踏而化作灰塵了.這是第四層.看,梅花的命運有多麽悲慘,簡直令人不忍卒讀.但作者的目的決不是單為寫梅花的悲慘遭遇引起人們的同情;從寫作手法說,仍是鋪墊,是蓄勢,是為了把下句的詞意腿上最高峰.雖說梅花雕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請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別有韻”的香味,卻永遠如故,壹絲壹毫也改變不了呵.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處境,風雨侵淩,雕殘零落,成泥作塵的淒涼、衰颯、悲戚,壹股腦兒拋到九霄雲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見盡節”(卓人月〈詞統〉).而這“盡節”的得以“想見”,正是由於此詞運用比興手法,十分成功,托物言誌,給我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為壹首詠梅的傑作.

記得采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