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多年的 歷史 ,造就了福州 歷史 悠久的飲食文化,也使得以烹制山珍海味為主的福州菜,成為了八大菜系閩菜的主體。閩菜在色香味俱佳的基礎上,尤以“香”、“味”見長,其清鮮、和醇、葷香、不膩的風格特色,以及湯路廣泛的特點,在八大菜系中獨具壹席。
《福建通誌》用“茶筍山木之饒遍天下”、“魚鹽蜃蛤匹富齊青”、“兩信潮生海接天,魚蝦入市不論錢”等詩句,來描繪閩海富庶。而在閩菜裏,既有像佛跳墻、魚翅席、海參席、魚唇席這樣的高檔菜系,也有像魚丸、肉燕、炒粉、牡蠣餅這類的平民小吃。
小吃,吃到撐死
福州魚丸。 據說上等的福州魚丸 彈力好,久煮不變質,松漲率好,色澤潔白玲瓏晶亮,質嫩滑潤清脆,味道鮮美。 福州魚丸是用鰻魚、鯊魚或者淡水魚肉剁成蓉,然後加甘薯粉(澱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等餡制成的丸狀食物。
關於福州魚丸,還有個傳說。古時候,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經商,船出閩江口,進了大海,正遇臺風襲擊。船入港灣避風時,不幸觸礁損壞。修船耽延了時間,糧斷了,天天以魚當飯。商人嘆道:“天天有魚,食之生厭。能不能換換別的口味?”船婦說:“船上糧已斷,唯有薯粉壹包。”心靈手巧的船婦便把剛釣到的壹條大鰻魚,去皮除刺,把魚肉剁細,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壹嘗別有風味。 事後,這位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裏開設壹家“七星小食店”,特聘這位船婦為廚師,獨家經營“魚丸湯”。開頭,生意並不興隆。壹天,壹位上京應考的舉子路過此店就餐。店主熱情款待,捧出魚丸。舉子食後,頗覺味道極美,便題贈壹詩:
點點星鬥布空稀,玉露甘香遊客迷。
南疆雖有千秋飲,難得七星沁詩脾。
店主將詩掛在店堂上,賓客齊來品嘗。從此生意興隆,小店日日春風。“七星魚丸”也從此得名。
肉燕。 記住,肉燕不是餛飩,千萬別認為兩者是壹樣東西,只是叫法不同。餛飩是面皮包裹餡料,而肉燕是肉皮包裹,肉燕皮采用的是上好的豬後腿肉打成泥,然後混入壹定比例的薯粉,最後搟成薄如紙的皮兒。在吃的時候,是先用肉燕皮包上肉餡,上鍋蒸熟,然後下在滾沸的湯裏,或者直接水煮而成,比餛飩多了壹個步驟。
細而不膩,柔而脆嫩,味鮮適口,宛若燕窩,兼有葷素風味 是用來鑒定肉燕的標準。而肉燕又有太平燕之稱,關於太平燕,又有壹段典故。
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福建浦城縣有位告老還鄉的禦史大人,家居山區,吃多了山珍便覺流於平淡。於是,他家廚師取豬腿的瘦肉,用木棒打成肉泥,摻上適量的 蕃薯粉 ,搟成紙片般薄,切成三寸見方的小塊,包上肉餡,做成扁食,煮熟配湯吃。禦史大人吃在嘴裏只覺滑嫩清脆,淳香沁人,連呼“大妙”,忙問是什麽點心,那廚師因其形如飛燕而信口說“扁肉燕”。後扁肉燕與鴨蛋***煮,因福州話裏鴨蛋與“壓亂”、“壓浪”諧音,寓意“太平”,便有“太平燕”之說。
福鼎肉片
福鼎肉片是壹道由精肉、澱粉等原料制成的菜品,壹碗正宗的福鼎肉片, 應該是整碗肉片的香辣中流露出淡淡的香菜之味。
聽老饕說,福鼎肉片壹定要加酸、辣才夠味,而且最好是福鼎本地的米醋和辣椒。然後在盛湯前,碗裏撒些香菜;或者是盛好肉片之後,再往碗裏撒點,這些香菜不至於泡的太爛。
福鼎肉片也有個傳說,相傳,明朝初期,南京丹徒縣城郊村裏有位青年叫吳旺三,為人誠懇樸實,勤勞果敢。他於偶然中結識了鄰村壹位蘇姓姑娘,姑娘漂亮聰穎,賢淑有德。壹來二去中,兩人互生愛慕之情。到了婚嫁年齡時,吳旺三便請媒人到姑娘家去說親。不料於此同時,有個叫董七的青年也看上了蘇姓姑娘,並揚言非她不娶,董七是村中大戶人家的子弟,在當地很有勢頭。但是吳旺三並沒有退縮。到了訂親那天,董七果然也攜了壹份比旺三厚十幾倍的聘禮來了,兩家撞到了壹塊,互不相讓,形勢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就在這時,姑娘站出來解圍說,兩家都很有情意,她哪家都不願得罪。於是她出壹道題,誰完成得好,她就嫁給誰。姑娘的題目很簡單,她從兩家送來的豬腳上各壹取下壹斤瘦肉,要兩個人現場做出壹道菜來,用來招待今天來她家裏的七八個客人。壹斤瘦肉七八個人吃,就是切成丁,壹個人也只能吃上壹小塊呀,還怎麽能招待客人呢。董七很聰明,他二話不說,將瘦肉切成丁,先煮了壹鍋肉粥。這樣,旺三便不能再做這道菜了。但是旺三並不慌張,他將瘦肉剁得碎碎的,再和上家常澱粉,這樣壹斤肉變成了兩斤,再用手揪成壹小塊壹小塊放在水中煮熟,加入壹些調料,用小碗,居然能夠打上十來碗。這東西人們還是第壹次吃到,吃到嘴裏嫩滑爽口,都邊吃邊贊不絕口,就連董七吃了也說不出話來,最後只好拿上聘禮悻悻離去。事後人們問旺三這菜叫什麽名稱,旺三想了想說是叫肉圓,因為是它圓了他和姑娘的婚事。後來,旺三不幸早逝,蘇氏為避戰亂攜子遷居到西陽,是為西陽吳氏的先祖母。肉圓的做法也從蘇氏手中代代傳承下來,由於當地圓與丸的音相同,漸漸地人們便叫為肉丸,又稱肉片。
沙茶面
起源於福建廈門,是流行於福建閩南地區、臺灣地區、東南亞地區著名的湯類面食小吃,在中國的沙茶面分有閩南的沙茶,廣東潮汕的沙茶等風味,而其中以廈門的沙茶面為典範。
沙茶面最常見的做法是,堿水油面放入笊籬下開水鍋燙熟,撈到碗裏,隨自己的口味加入豬心、豬肝、豬腰、鴨腱、鴨血、大腸、鮮魷魚、豆腐幹等輔料,最後淋上壹直在大鍋裏滾開的湯料,壹分鐘之內壹碗面就可上桌了(當然,各地區做法各有不同)。
壹碗頂級的沙茶面, 其妙處在於湯頭,那個味道,鹹鮮香辣, 吃過以後讓人念念不忘。
而關於沙茶面的傳說,又是那麽令人感動。18世紀末的廈門,普陀山腳(現今的南普陀)住著壹戶人家,世代捕魚為生。父親早逝,兒子和母親相依為命,小小的肩膀早早的擔起了壹切。不幸,壹場巨風卷走正在打漁的兒子!自此十年,杳無音訊;絕望的母親哭瞎雙眼,味蕾盡失!
幸運的兒子被壹艘印尼商船救起,在船上當廚工,他發現印尼人煮肉都喜歡下壹種叫沙茶的粉末。這樣煮的肉色香味俱全!他心想要是能回家,壹定給母親煮這樣的肉吃!10年後,年輕人終於隨船回到了廈門,看到枯瘦蒼老的母親,兒子心如刀割;決定要好好的孝順母親! 雖然兒子精心照料,媽媽卻依然毫無味覺;壹日,他買來媽媽最愛的花生。將花生研磨成粉,加入骨湯做的面條裏,母親吃了壹口竟然說:味道好淡啊!兒子欣喜若狂,去拿鹽巴;發現鹽巴用光,情急之下翻倒印尼帶回的沙茶粉,於是,用它代替鹽巴往面條上灑了些許。不料,母親邊吃面條邊說:這是什麽啊,太好吃了!兒子湊近這碗面聞,果然濃香四溢。從此母親的味覺竟恢復了。 後來,為了生計;年輕人把煮好的沙茶面挑到碼頭和漁民交換壹些日用品和魚,漸漸的越來越多的船為了這碗聞名鄉裏沙茶面而停靠!時至今日,這碗為孝心而誕生的沙茶面;已經成為福建小吃的代名詞!
好了,寫完了,下飛機就開吃,吃到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