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雕零之後。人們愛它的清秀
神韻,更愛它淩霜盛開,西風不落的壹身傲骨。中國賦予它
高尚堅強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視為國萃受人愛重,菊
作為傲霜之花,壹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菊名誌,以
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堅貞不屈。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唐·太宗《賦得殘菊》:
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濃希曉笑,
風勁淺殘香。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後年芳。
唐·杜甫《雲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
壹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無稹《菊花》: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唐·白居易《重陽夕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宋·歐陽修《菊》:
***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
唐 劉禹錫
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瑩靜真琪樹,分明對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裝。粉蝶來難見,麻衣拂更香。
向風搖羽扇,含露滴瓊漿。高艷遮銀井,繁枝覆象床。
桂叢慚並發,梅蕊妒先芳。壹人瑤華詠,從此播樂章。
唐·白居易《詠菊》
壹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宋·楊萬裏《詠菊》
物性從來各壹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
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壹處開.
元稹《菊花》
秋絲饒舌似陶家,偏饒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