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是壹個詞,讀作wüdòng yuzh ng,出自清代蒲松齡的《聊齋誌異》。意圖:心。我壹點也不感動。說明妳不關心妳應該關心和關註的事情,置之不理。
發音
吳東陽
楚楚
清代蒲松齡《聊齋誌異》:“久而淡泊,不可淡泊。”
李晴·嘉寶《官場現形》第三十三章:“即使是現在,遇到這樣的軍事統帥也不容易。不管他看不看,他都無所謂。”
使用
部分形式:作為謂語;是貶義的。(也可以作為貶義詞。)
說明性示例
“語言的魅力”:街上行人很多。那些衣冠楚楚的紳士淑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對木牌上的字無動於衷,有的甚至微笑著走開了。
他對老師給他的建議漠不關心。
面對那些女孩子的美色(se)誘惑,他無動於衷。
同義詞
淡泊淡泊,不予理會。
反義詞
感人,有勇氣,有歡欣,有歡欣,拔刀相助,百感交集,忍不住被眼前的景象感動。
區分
不同的是:不說話,不表露感情。形容態度從容。也說沒有情緒。
冷漠:我壹點也不感動;壹點也不動心。
無動於衷和無動於衷的區別在於,無動於衷是用來形容人的表情和動作,是指對某件事沒有外在的反應,而無動於衷是用來形容人的內心不為所動,內心反應冷漠。
《出埃及記》:最後,她說出了我早有預料卻不想聽到的兩個字。我只好平靜地說:“分手吧。”然後轉身離開。
我們不禁要問,那些對苦難的畫面依然無動於衷的人,那些看到違法犯罪現象卻不怒而漲的人,那些對自己的懈怠失職毫無悔意的人,還有資格坐在地方官員的太師椅上嗎?
造句:
無論我怎麽勸她,她都無動於衷。
2.我們不能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視而不見。
3.對人民的疾苦漠不關心,根本不是我們革命幹部應有的態度。
4.封建社會的統治者處於居高臨下的地位,對勞動者的苦難不僅漠不關心,有時還幸災樂禍!
即使在如此關鍵的時刻,他仍然無動於衷。
6,這次妳是註定的,他無動於衷,我無可奈何!
7、天氣變冷了,我無意間打了個噴嚏,旁邊的小貓卻無動於衷。
8.我們不能對他人和袖手旁觀的困難無動於衷。
9.他冷漠地看著那些在救火中受傷的人。
10,聽了騙子的話,我還是露出壹副滿不在乎的淡然表情。
我們不能對需要幫助的人漠不關心。
12,在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們不能無動於衷。
13,對損壞公物的行為不能無動於衷,必須堅決制止。
14.我們都應該關心國家大事,不能漠不關心。
15,媽媽叫她洗碗,她無動於衷。
16,這次地震死了那麽多人,妳怎麽能無動於衷,無動於衷?
17,昨天,她的奇裝異服引來了很多人的嘲諷,但她壹臉冷漠,依然淡定。
她對他的批評漠不關心。
他對敵人的威脅和利誘無動於衷。
20.壹個老人摔倒在路上,行人匆匆而過,無動於衷。
21.時至今日,沒有人能對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無動於衷。
22.他對母親的痛苦漠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