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元代:王冕《梅花》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壹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2. 唐代:劉商《隨陽雁歌送兄南遊》
塞鴻聲聲飛不住,終日南征向何處。大漠窮陰多冱寒,
分飛不得長懷安。春去秋來年歲疾,湖南薊北關山難。
寒飛萬裏胡天雪。夜度千門漢家月。去住應多兩地情,
東西動作經年別。南州風土復何如,春雁歸時早寄書。
3. 唐代: 元稹《送王十壹南行》
夏水漾天末,晚旸依岸村。風調烏尾勁,眷戀餘芳尊。
解袂方瞬息,征帆已翩翻。江豚湧高浪,楓樹搖去魂。
遠戍宗侶泊,暮煙洲渚昏。離心詎幾許,驟若移寒溫。
此別信非久,胡為坐憂煩。我留石難轉,君泛雲無根。
萬裏湖南月,三聲山上猿。從茲耿幽夢,夜夜湘與沅。
4. 唐代:杜甫《燕子來舟中作》
湖南為客動經春,燕子銜泥兩度新。
舊入故園嘗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
可憐處處巢居室,何異飄飄托此身。
暫語船檣還起去,穿花貼水益沾巾。
5. 唐代: 杜甫《樓上》
天地空搔首,頻抽白玉簪。皇輿三極北,身事五湖南。
戀闕勞肝肺,論材愧杞楠。亂離難自救,終是老湘潭。
2.關於湖南的詩句登嶽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贈長沙陳太守
李白
長沙七郡國,南連湘水濱
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容身
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洞庭鄉路遠,遙羨錦衣春
譚嗣同,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曾國藩
登嶽陽樓
獨立煙波萬頃間,心知勝景隔塵寰。
天當盡頭疑無地,水到中心卻有山。
孤棹風雲來遠域,層樓鼓角壯雄關。
諸侯事業如今古,不見仙人跨鶴還。
登嶽陽樓
突兀高樓正倚城,洞庭春水坐來生。
三江到海風濤壯,萬水浮空島嶼輕。
吳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廟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龍窟,臥聽君山笛裏聲。
嶽陽樓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
誰為天下士,飲酒樓上頭。
3.贊美“湖南”的詩句有哪些1、《梅花》——元代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
壹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譯文:三月春風吹拂,冰雪漸漸消融,湖南的山色翠綠,如同被水淋洗過。聽到壹聲悠悠的羌管,卻無人出現,只見無數的梅花,飄落在野橋上。
2、《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秋水勝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壹體。雲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湧似乎把嶽陽城撼動。我想渡水苦於找不到船與槳,聖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被釣上來的魚。
3、《與夏十二登嶽陽樓》——唐代李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譯文:登上嶽陽樓覽盡四周風光,江水遼遠通向開闊的洞庭。看見大雁南飛引起我憂愁之心,遠處的山峰又銜來壹輪好月。在高入雲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在天上傳杯飲酒。醉酒之後興起了涼風,吹得衣袖隨風舞動我們隨之而回。
4、《沁園春·長沙》——近代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譯文:深秋季節,我獨自站立在橘子洲頭,望著滔滔的湘水向北奔流。萬千山峰全都變成了紅色,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壹樣;江水清澈澄碧,壹艘艘大船乘風破浪,爭先恐後。鷹在廣闊的天空裏飛,魚在清澈的水裏遊,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5、《遊洞庭湖五首·其二》——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譯文: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無煙,可怎麽能夠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賒幾分月色,痛快地賞月喝酒。
4.寫湖南的詩1、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唐代:李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譯文:登上嶽陽樓覽盡四周風光,江水遼遠通向開闊的洞庭。看見大雁南飛引起我憂愁之心,遠處的山峰又銜來壹輪好月。
在高入雲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在天上傳杯飲酒。醉酒之後興起了涼風,吹得衣袖隨風舞動我們隨之而回。
2、春滯沅湘有懷山中
唐代:李白
沅湘春色還,風暖煙草綠。古之傷心人,於此腸斷續。
予非懷沙客,但美采菱曲。所願歸東山,寸心於此足。
譯文:沅湘已經是春天,暖暖的春風綠草如煙。自古以來的傷心人,都於此傷心斷腸。我不是屈原那樣的《懷沙》客,但是很喜歡沅湘民歌《采菱曲》。我的願望就是歸隱東山,能滿足這點就可以了。
3、登嶽陽樓
唐代: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譯文:以前的日子就聽說洞庭湖波瀾壯闊,今日如願終於登上嶽陽樓。浩瀚的湖水把吳楚兩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
親朋好友們音信全無,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北方邊關戰事又起,我倚著欄桿遠望淚流滿面。
4、發潭州
唐代:杜甫
夜醉長沙酒,曉行湘水春。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賈傅才未有,褚公書絕倫。名高前後事,回首壹傷神。
譯文:昨天夜裏在長沙痛飲沈醉而眠,今天拂曉就伴著湘江兩岸的明媚春色遠行。環顧四周,只有江岸上春風中飛舞的落花為我送行。船桅上的春燕呢喃作語,似乎在親切地挽留我。
西漢時的賈誼才能世上少有,初唐時的褚遂良書法絕倫無比。兩人在不同的時代都曾名高壹時,但是都被貶抑而死。這不堪回首的往事,真是令人黯然神傷。
5、湘中酬張十壹功曹
唐代:韓愈
休垂絕僥千行淚,***泛清湘壹葉舟。
今日嶺猿兼越鳥,可憐同聽不知愁。
譯文:不必再因貶官南方而垂淚千行了,今天不是乘壹葉扁舟沿湘江北上了嗎?嶺猿越鳥的鳴叫聲,本來會使北人聽了哀愁的,因為今日遇赦北歸又和好友同行,似乎猿鳥聲也變得可愛而使人忘掉憂愁了。
5.古代寫湖南和湖南人寫的詩詞端午節快到了,湖南的屈原夫子又要吟唱了……
屈原身在湖北心在湖南
是湖南人,首先應該想起的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惟楚有材”,出自《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告訴妳壹個方法,湖南肯定有很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歷史,妳先搜索壹下有哪些,然後再搜索與那地名相關的詩句,肯定古詩忒多,勉強為妳找了些……
周敦頤,北宋哲學家。湖南道縣人。曾任大理寺丞、國子博士。他有“愛蓮者說”等,有興趣搜索壹下,詩肯定有很多
登嶽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李白多次來嶽陽,最後壹次做詩最多,雖說不是李白最好的,卻是描寫湖南最好的詩句。在嶽陽茶室,酒樓,“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等佳句隨處可見。李白最後壹次來嶽陽適逢流放夜郎歸來,處境並不好,但詩清新俊逸,疏淡有致,不象屈原的詩那麽濃得化不開,且帶點神秘和巫氣,也不象杜甫寫湖南那麽悲風滿路,哭哭啼啼。
李白到過湖南許多地方比如衡嶽、永州、長沙等地,追蹤屈子、賈誼、帝子湘娥的足跡,可惜都沒記載。他寫過兩首詩贈長沙陳太守,其中壹首如下:
長沙七郡國,南連湘水濱
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容身
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洞庭鄉路遠,遙羨錦衣春
當然還有屈原,披發行吟,香草美人作比。
澤畔行吟,五月孤忠沈夜月;
離騷壽世,三閭遺恨泣秋風。(興化三閭遺廟對聯)。
清代詩人魏源寫《衡山吟》,他說:“恒山如行,岱山(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衡山獨如飛。”
鴉片戰爭前夕,思想家魏源寫了《山海關》五絕;“嚴城當子夜,百道起邊聲。島嶼天風起,如聞鴨綠兵。”正確預見到帝國主義將對我國進行武裝侵略,表達出深深的憂國憂民之情
譚嗣同,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曾國藩也寫過很多,有興趣搜索壹下
登嶽陽樓
獨立煙波萬頃間,心知勝景隔塵寰。
天當盡頭疑無地,水到中心卻有山。
孤棹風雲來遠域,層樓鼓角壯雄關。
諸侯事業如今古,不見仙人跨鶴還。
登嶽陽樓
突兀高樓正倚城,洞庭春水坐來生。
三江到海風濤壯,萬水浮空島嶼輕。
吳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廟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龍窟,臥聽君山笛裏聲。
嶽陽樓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
誰為天下士,飲酒樓上頭。
過洞庭湖
驚波常不定,半日鬢堪斑。
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
鳥高恒畏墜,帆遠卻如閑。
漁父閑相引,時歌浩渺間。
嶽陽樓
湖山與我最多情,每到登臨眼獨明。
駭浪飛花衡嶽雨,孤雲落日鼎州晴。
高吟適有潛魚躍,靜坐如聞奏樂聲。
堪惜忠魂無處奠,卻教羽客踞華楹。
6.古代寫湖南和湖南人寫的詩詞端午節快到了,湖南的屈原夫子又要吟唱了…… 屈原身在湖北心在湖南 是湖南人,首先應該想起的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惟楚有材”,出自《左傳》。
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告訴妳壹個方法,湖南肯定有很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歷史,妳先搜索壹下有哪些,然後再搜索與那地名相關的詩句,肯定古詩忒多,勉強為妳找了些…… 周敦頤,北宋哲學家。湖南道縣人。
曾任大理寺丞、國子博士。他有“愛蓮者說”等,有興趣搜索壹下,詩肯定有很多 登嶽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李白多次來嶽陽,最後壹次做詩最多,雖說不是李白最好的,卻是描寫湖南最好的詩句。
在嶽陽茶室,酒樓,“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等佳句隨處可見。李白最後壹次來嶽陽適逢流放夜郎歸來,處境並不好,但詩清新俊逸,疏淡有致,不象屈原的詩那麽濃得化不開,且帶點神秘和巫氣,也不象杜甫寫湖南那麽悲風滿路,哭哭啼啼。
李白到過湖南許多地方比如衡嶽、永州、長沙等地,追蹤屈子、賈誼、帝子湘娥的足跡,可惜都沒記載。他寫過兩首詩贈長沙陳太守,其中壹首如下: 長沙七郡國,南連湘水濱 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容身 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洞庭鄉路遠,遙羨錦衣春 當然還有屈原,披發行吟,香草美人作比。
澤畔行吟,五月孤忠沈夜月; 離騷壽世,三閭遺恨泣秋風。(興化三閭遺廟對聯)。
清代詩人魏源寫《衡山吟》,他說:“恒山如行,岱山(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衡山獨如飛。” 鴉片戰爭前夕,思想家魏源寫了《山海關》五絕;“嚴城當子夜,百道起邊聲。
島嶼天風起,如聞鴨綠兵。”正確預見到帝國主義將對我國進行武裝侵略,表達出深深的憂國憂民之情 譚嗣同,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曾國藩也寫過很多,有興趣搜索壹下 登嶽陽樓 獨立煙波萬頃間,心知勝景隔塵寰。 天當盡頭疑無地,水到中心卻有山。
孤棹風雲來遠域,層樓鼓角壯雄關。 諸侯事業如今古,不見仙人跨鶴還。
登嶽陽樓 突兀高樓正倚城,洞庭春水坐來生。 三江到海風濤壯,萬水浮空島嶼輕。
吳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廟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龍窟,臥聽君山笛裏聲。
嶽陽樓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 誰為天下士,飲酒樓上頭。
過洞庭湖 驚波常不定,半日鬢堪斑。 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
鳥高恒畏墜,帆遠卻如閑。 漁父閑相引,時歌浩渺間。
嶽陽樓 湖山與我最多情,每到登臨眼獨明。 駭浪飛花衡嶽雨,孤雲落日鼎州晴。
高吟適有潛魚躍,靜坐如聞奏樂聲。 堪惜忠魂無處奠,卻教羽客踞華楹。
7.描寫湖南的詩詞我在湖南讀書,我首先應該想起的是“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惟楚有材”,出自《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告訴妳壹個方法,湖南肯定有很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歷史,妳先搜索壹下有哪些,然後再搜索與那地名相關的詩句,肯定古詩忒多,勉強為妳找了些……
周敦頤,北宋哲學家。湖南道縣人。曾任大理寺丞、國子博士。他有“愛蓮者說”等,有興趣搜索壹下,詩肯定有很多
登嶽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李白多次來嶽陽,最後壹次做詩最多,雖說不是李白最好的,卻是描寫湖南最好的詩句。在嶽陽茶室,酒樓,“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等佳句隨處可見。李白最後壹次來嶽陽適逢流放夜郎歸來,處境並不好,但詩清新俊逸,疏淡有致,不象屈原的詩那麽濃得化不開,且帶點神秘和巫氣,也不象杜甫寫湖南那麽悲風滿路,哭哭啼啼。
李白到過湖南許多地方比如衡嶽、永州、長沙等地,追蹤屈子、賈誼、帝子湘娥的足跡,可惜都沒記載。他寫過兩首詩贈長沙陳太守,其中壹首如下:
長沙七郡國,南連湘水濱
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容身
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
洞庭鄉路遠,遙羨錦衣春
當然還有屈原,披發行吟,香草美人作比。
澤畔行吟,五月孤忠沈夜月;
離騷壽世,三閭遺恨泣秋風。(興化三閭遺廟對聯)。
清代詩人魏源寫《衡山吟》,他說:“恒山如行,岱山(泰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惟有衡山獨如飛。”
鴉片戰爭前夕,思想家魏源寫了《山海關》五絕;“嚴城當子夜,百道起邊聲。島嶼天風起,如聞鴨綠兵。”正確預見到帝國主義將對我國進行武裝侵略,表達出深深的憂國憂民之情
譚嗣同,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曾國藩也寫過很多,有興趣搜索壹下
登嶽陽樓
獨立煙波萬頃間,心知勝景隔塵寰。
天當盡頭疑無地,水到中心卻有山。
孤棹風雲來遠域,層樓鼓角壯雄關。
諸侯事業如今古,不見仙人跨鶴還。
登嶽陽樓
突兀高樓正倚城,洞庭春水坐來生。
三江到海風濤壯,萬水浮空島嶼輕。
吳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廟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龍窟,臥聽君山笛裏聲。
嶽陽樓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
誰為天下士,飲酒樓上頭。
過洞庭湖
驚波常不定,半日鬢堪斑。
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
鳥高恒畏墜,帆遠卻如閑。
漁父閑相引,時歌浩渺間。
嶽陽樓
湖山與我最多情,每到登臨眼獨明。
駭浪飛花衡嶽雨,孤雲落日鼎州晴。
高吟適有潛魚躍,靜坐如聞奏樂聲。
堪惜忠魂無處奠,卻教羽客踞華楹。
8.贊美湖南的詩詞《望洞庭》唐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
《登嶽陽樓》唐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踏莎行》宋 秦觀
霧失樓臺,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 杜鵑聲裏斜陽暮。
驛寄梅花, 魚傳尺素。
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漁家傲·秋思》宋 範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壹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詠零陵》宋 歐陽修
畫圖曾識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
城郭恰臨瀟水上,山川猶是柳侯余。
驛亭幽絕堪垂釣,巖石虛明可讀書。
欲買愚溪三畝地,手拈茅棟竟移居。
《芙蓉樓送辛漸》唐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