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青巖碧洞經朝雨》
五代:孫光憲
青巖碧洞經朝雨,隔花相喚南溪去。壹只木蘭船,波平遠浸天。
扣舷驚翡翠,嫩玉擡香臂。紅日欲沈西,煙中遙解觽。
《武夷山》
唐代:李商隱
只得流霞酒壹杯,空中簫鼓幾時回。
武夷洞裏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
《桃花溪》
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箕山》
唐代:汪遵
薄世臨流洗耳塵,便歸雲洞任天真。?
壹瓢風入猶嫌鬧,何況人間萬種人。
《羅浮山父與葛篇》
唐代:李賀
依依宜織江雨空,雨中六月蘭臺風。
博羅老仙時出洞,千歲石床啼鬼工。
蛇毒濃凝洞堂濕,江魚不食銜沙立。
欲剪箱中壹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
《詠利城山居》
魏晉:支遁
五嶽盤神基,四瀆湧蕩津。
動求目方智,默守標靜仁。
茍不宴出處,托好有常因。
尋元存終古,洞往想逸民。
玉潔箕巖下,金聲瀨沂濱。
卷華藏紛霧,振褐拂埃塵。
跡從尺蠖曲,道與騰龍伸。
峻無單豹伐,分非首陽真。
長嘯歸林嶺,瀟灑任陶鈞。
《感遇詩三十八首·其六》
唐代:陳子昂
吾觀龍變化,乃知至陽精。
石林何冥密,幽洞無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與元化並。
玄感非象識,誰能測沈冥?
世人拘目見,酣酒笑丹經。
昆侖有瑤樹,安得采其英?
《寄惱韓同年二首(時韓住蕭洞)》
唐代:李商隱
簾外辛夷定已開,開時莫放艷陽回。?
年華若到經風雨,便是胡僧話劫灰。?
龍山晴雪鳳樓霞,洞裏迷人有幾家。?
我為傷春心自醉,不勞君勸石榴花。
《水調歌頭(和吳允成遊靈洞韻)》
宋代:陳亮
人愛新來景,龍認舊時湫。不論三伏,小住便覺凜生秋。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湍激若為收。世事如斯去,不去為誰留。?
本無心,隨所寓,觸虛舟。東山始末,且向靈洞與沈浮。料得神仙窟穴,爭似提封萬裏,大小幾琉球。但有君才具,何用問時流。
《水調歌頭(臨桂水月洞)》
宋代:曾宏正
風月無盡藏,泉石有膏肓。古今桂嶺奇勝,騷客費平章。不假鬼謀神運,自是地藏天作,圓魂鐘相望。舉首吸空翠,赤腳踏滄浪。?
驚龍臥,攀棲鶻,翳鸞凰。秋爽壹天涼露,桂子更飄香。坐我水精宮闕,呼彼神仙伴侶,大杓挹瓊漿。主醉客起舞,今夕是何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