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這些民俗和回憶您怎能忘卻

這些民俗和回憶您怎能忘卻

“正月裏,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這首朗朗上口的民謠唱出了元宵節的喜慶和民俗。而壹個“鬧”字便體現出了元宵節的奔放、歡騰和火爆。壹般來講,出了十五就算過完年。因此,在老百姓眼裏,它的重要程度僅次於春節。

而要論起咱沈陽歷史上過元宵節最熱鬧的地方,當屬四平街(今中街)。今兒個,咱們就來嘮嘮沈陽人元宵節賞燈的那些事兒。

四平燈市曾躋身“盛京八景”

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元宵賞燈活動興盛起來。宋代,元宵節很受重視,燈的樣式十分豐富,賞燈活動更加熱鬧。明代,元宵節要連續賞燈10天。

到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可是活動的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這種情景,在當時的盛京更是如此。

著名歷史文獻收藏家、沈陽晚報文史顧問詹洪閣介紹,清代以前沈陽就有了制燈、放燈之習俗。據清代劉世英《陪都紀略》記載,清代初年陪都盛京便有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辦燈會,百姓入夜觀燈的習俗,世代沿襲,漸成規模。

而著名詩人姚元之的壹首記述盛京四平街燈市景象的詩《詠元宵節》:“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處月如霜。”詩句描述的就是清道光年間元宵節期間,盛京觀燈遊玩的熱鬧景象。

據了解,早在清朝初期,順治皇帝入關定都北京,作為陪都的沈陽與北京***同舉辦燈會。到了清光緒末年和宣統年間,當時的四平街(今中街)成為盛京最興旺發達的商業街,每年的元宵節都在這條街上舉辦燈市,觀燈者人山人海。清光緒末年和宣統年間,沈陽的花燈文化就到達頂峰,當年的四平燈市可與北京燈會媲美。

清末《盛京詩詠》中這樣描述了當時的盛況:“四平觀走馬,三日萬巷空”,可以說中街是沈陽當時最狂歡的地方。

值得壹提的是,在當時,花燈與扭秧歌可謂是絕配。清末詩人繆潤紱在他的《沈陽百詠》中有這樣的記載:“新春又說唱秧歌,妞妮爭誇江老婆。誰是主人誰是客,團團聽打鳳陽鑼。”

詹洪閣介紹,到了民國初年,四平燈市更是躋身“盛京八景”,每逢正月十五,整條四平街上都是造型各異的花燈,賞燈者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憶當年,張作霖也有花燈情結

張作霖主政東北後,對花燈格外喜歡,手下人投其所好,找到時任奉天省教育會學監的李銘顏,讓其負責協助皇城燈市搞好總體方案,包括定位、場地布置、協調治安,也負責給燈官說戲。身為學監的他不負眾望,把皇城燈會辦得如火如荼不說,還將花燈制作作為手工課搬進了學堂,讓更多的年輕人學會了制作花燈的技巧。

據記載,在盛京燈會上,張作霖最喜歡的是壹種盒子燈。盒子燈屬於花燈,卻更像是壹種會播戲的戲匣子。盒子燈燈中套燈,最多達十幾層,每壹層都講述不同的民間傳說和戲劇故事。放盒子燈時,選用壹根長竹竿將燈高高挑起,然後點燃導火線,隨著導火線燃燒,壹套套燈便依次墜下,有聲有色。隨著煙灰、火花的墜落,“砰”的壹聲,又壹座小舞臺落下,第二出開演了。看到精彩之時,大帥帶頭叫好,出手闊綽,打賞花燈藝人,據說,有壹次直接就賞了三千塊大洋。

那會兒,正月初六商家開市,四平街兩邊商鋪都在屋檐下懸掛起燈繩,繩上懸掛尺把長的彩紙,上面寫著“風調雨順”等吉祥文字,整條街的紅旗和彩紙隨風飄動,喜慶的氣氛非常濃烈。商鋪從正月初六開始紮制燈,每家至少要紮5盞燈,這種燈由兩層薄紗作燈面,上繪人物、山水、花鳥等。有的商家還利用冰雪堆制成樓、塔、亭、榭等景物和老叟、 *** 、童男、童女等人物冰燈。還有魚燈、羊燈、荷花燈、走馬燈等,十分精致,讓整個四平街匯成了壹條燈河。

北派花燈獨樹壹幟

值得壹提的是,沈陽的花燈制作工藝已有300余年的傳承,自成體系。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大制燈產業:壹個是南派的四川自貢彩燈,另壹個就是北派的沈陽花燈。而北派彩燈藝術獨樹壹幟,它的特點是造型大氣,本土色彩濃厚,在保持漢族花燈特點的同時,融入了滿族等北方少數民族風俗特點,保留下來的有幾百種樣式,制作工藝流程多達16個環節。單以龍燈為例,北派龍燈龍鱗片用骨架彎制而成,彎制的鱗片均勻結實,龍身用龍鱗片壹片壹片綁紮堆積而成,亮燈後龍身通體透明,渾然壹體。而南方的龍鱗片由花紙裁剪而成,龍身需要木架支撐,亮燈後龍身內橫豎筋、支撐架壹覽無余,體型棱角盡顯也不如北方圓潤。

據了解,目前,“沈陽花燈傳統制作技藝”和“四平街燈市”已雙雙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南湖公園燈會是沈陽人的***同回憶

除了在中街賞燈之外,南湖公園也曾是沈陽人的賞燈好去處。想當年,南湖公園的燈會是壹代代沈陽人的***同回憶,很多人都曾在燈下留下或黑白或彩色的珍貴照片,照片上咿咿呀呀騎在父母肩上看燈會的小孩,如今已長大成人,可每到過年就要看燈的習俗,依然烙印在大夥兒的生活裏。提到南湖公園燈會,最深的印象就是接踵而至的擠和哆哆嗦嗦的冷,冷是真冷,基本上每個看燈的人逛來逛去時,說話都自帶白色“仙氣兒”。

據了解,1983年到1987年間,沈陽舉辦過5次大型燈會,分別設在中街、南湖公園和中山公園等地,由沈陽的那些大廠負責制作安裝,供遊人賞看。這時,燈的概念已經由原來的懸掛式變成了大型落地式機械花燈,高臺之上的人物栩栩如生,按照軌道的運行仿佛活了壹般,集聲光電壹體的燈立刻成了人們的寵兒……

為豐富沈陽市民文化娛樂環境,打造沈陽冬季特色旅遊品牌名片,去年起,南湖公園新春冰雪燈會回歸,這也是南湖公園時隔15年重新舉辦新春燈會。

沈陽晚報、沈報融媒高級記者白昕攝影主任記者常晟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