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贊美天平山的詩句

贊美天平山的詩句

1. 關於天平山詩句

關於天平山詩句 1.關於天平山的古詩

天平山中

詩人:楊基 朝代:明

細雨茸茸濕楝花,

南風樹樹熟枇杷。

徐行不記山深淺,

壹路鶯花送到家。

天平山白雲泉

詩人:範仲淹 朝代:宋

靈泉在天半,狂波不能侵。

神蛟穴其中,渴虎不敢臨。

隱照涵秋碧,泓然壹勺深。

遊潤騰雲飛,散作三日霖。

天造豈無意,神化安可尋。

挹之如醍醐,盡得清涼心。

聞之異絲竹,不含哀樂音。

月好群籟息,涓涓度前林。

子晉罷雲笙,伯牙收玉琴。

徘徊不擬去,復發滄浪吟。

乃雲堯湯歲,盈盈長若今。

萬裏江海源,千秋松桂陰。

茲焉如有價,北鬥量黃金。

2.贊美天平山的句子

天平山,是蘇州著名旅遊景點之壹,今天我就來介紹壹下吧!天平山以“怪石”、“清泉”、“紅楓”三絕聞名於世,它位於蘇州往西15公裏外.

壹進入天平山,眼前就顯現出了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耳邊響起鳥兒喳喳的叫聲,鼻子裏沁入壹陣陣花香,我向山頂望去,壹眼看不見半山腰,這更讓我心曠神怡了,話不多說了,壹起去瞧瞧吧!

剛走到半山腰,我就氣喘籲籲了,“嘩嘩嘩------”是什麽聲音,我走近壹看,原來是天平山之壹絕:清泉.我早想嘗嘗這“蘇州第壹泉”了,於是,便拿出杯子,灌滿了壹瓶,哇!水清澈得很,看不出有壹點雜物,我迫不及待地喝了壹口,呀!水太甜了,讓我壹下子充滿了活力,好了!繼續前進吧!

“哎!太累了!”我長嘆著氣,啊!山頂空氣新鮮,雲兒飄在我的眼前,下面壹群群“螞蟻”爬來爬去,咦!“火柴盒”怎麽動了?哇!天平山之二絕:怪石.出現了,有的狀如黑虎,在捕捉獵物;有的形似孔雀,給人們展現出自己開屏的姿態;有的圓圓的,像壹只龜背------

天平山第三絕在哪兒呢?這時,壹片紅色的葉子飄落在了地上,呀!這不是我要找的紅楓嗎?我欣喜若狂,撿起壹片楓葉,楓葉的邊上還有四片小葉子,葉面紅裏透黃,美麗極了,壹大片楓葉看起來,好像給秋姑娘披上了壹件紅衣服.

怎麽樣!天平山美吧!心動不如行動,趕快來天平山玩吧!

3.寫天平山楓葉的詩

《秋山》 [宋]楊萬裏

烏臼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猩紅。

小楓壹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

《山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江陵愁望寄子安》

作者:魚玄機 (唐代)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

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送王昌齡之嶺南》

作者:孟浩然 (唐代)

洞庭去遠近,楓葉早驚秋。峴首羊公愛,長沙賈誼愁。

土毛無縞纻,鄉味有槎頭。已抱沈痼疾,更貽魑魅憂。

數年同筆硯,茲夕間衾裯。意氣今何在,相思望鬥牛。

4.詩句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

作者: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賞析 “天平山上白雲泉”,起句即點出吳中的奇山麗水、風景形勝的精華所在。 天平山在蘇州市西二十裏。

“此山在吳中最為崷崪高聳,壹峰端正特立”,“巍然特出,群峰拱揖”,巖石峻峭。山上青松郁郁蔥蔥。

山腰依崖建有亭,“亭側清泉,泠泠不竭,所謂白雲泉也”,號稱“吳中第壹水”,泉水清洌而晶瑩,“自白樂天題以絕句”,“名遂顯於世”。 然而,這壹名山勝水的優美景色在詩人眼簾中卻呈現為:“雲自無心水自閑”。

白雲隨風飄蕩,舒卷自如,無牽無掛;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瀉,從容自得。詩人無意描繪天平山的巍峨高聳和吳中第壹水的清澄透澈,卻著意描寫“雲無心以出岫”的境界,表現白雲坦蕩淡泊的胸懷和泉水閑靜雅致的神態。

句中連用兩個“自”字,特別強調雲水的自由自在,自得自樂,逍遙而愜意。這裏移情註景,景中寓情,“雲自無心水自閑”,恰好是詩人思想感情的自我寫照。

公元825-826年(唐敬宗寶歷元年至二年),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期間,政務十分繁忙冗雜,“清旦方堆案,黃昏始退公。 可憐朝暮景,消在兩衙中”(《秋寄微之十二韻》),覺得很不自由。

面對閑適的白雲與泉水,對照自己“心為形役”的情狀,不禁產生羨慕的心情,壹種清靜無為、與世無爭的思想便油然而起:“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問清清的白雲泉水,何必向山下奔騰飛瀉而去,給紛擾多事的人世推波助瀾!自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貶官江州司馬後,濟世的抱負和鬥爭的銳氣漸漸減少,而“知足保和”、獨善其身的思想則逐步增加。 在蘇州刺史任上,他深深感到“公私頗多事,衰憊殊少歡。

迎送賓客懶,鞭笞黎庶難”(《自詠》),渴望能早日擺脫惱人的俗務。結尾兩句流露出“既無可戀者,何以不休官”的情緒,集中反映了詩人隨遇而安、出世歸隱的思想,表現了詩人後期人生觀的壹個側面。

這首七絕猶如壹幅線條明快簡潔的淡墨山水圖。 詩人並不註重用濃墨重彩描繪天平山上的風光,而是著意摹畫白雲與泉水的神態,將它人格化,使它充滿生機、活力,點染著詩人自己閑逸的感情,給人壹種饒有風趣的清新感。

詩人采取象征手法,寫景寓誌,以雲水的逍遙自由比喻恬淡的胸懷與閑適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波浪象征社會風浪,“興發於此而義歸於彼”,言淺旨遠,意在象外,寄托深厚,理趣盎然。 詩的風格平淡渾樸,清代田雯謂“樂天詩極清淺可愛,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皆他人所未發。”

(《古歡堂集》)這壹評語正好道出了這首七絕的藝術特色。

5.秋遊天平山有感而發自創古詩

《天平山中》:"細雨茸茸濕楝花,南風樹樹熟枇杷;徐行不記山深淺,壹路鶯啼送到家."觀察入微,描繪如畫,詩人壹路沈醉於花香鳥語之中的悠然自得心情躍然紙上.其他如《春草》、《春暮西園雜興》等詩,亦細膩自然,情景交融.其中名句如"六朝舊恨斜陽裏,南浦新愁細雨中","壹樹楊花三日雨,池塘春水綠萍多"等,向為人所稱頌.五律《嶽陽樓》境界開闊,起結尤入神境.時人以此稱楊基為"五言射雕手".古風《掛劍臺》寫吳季子講求信義的坦蕩胸懷,形象鮮明,風格蒼勁,語言俊爽峭拔,不同於他的其他近體詩風,另開壹新境界.。

6.描寫蘇州天平山春天的句子

天氣變暖了,春天來到了。

在壹望無際的麥田旁,碧綠的麥苗從田裏探出頭來。微風吹來,麥田裏蕩起了壹層層、壹陣陣綠色的波浪,沙沙地響著。好像在說:“春姑娘已經來過這裏了,她留給了我們幸福、快樂。”

在壹棵頭頂銀冠的梨樹旁,那裏幸勤的蜜蜂在采蜜,美麗的蝶在花叢翩翩起舞。清涼的風兒吹來,潔白的花瓣像雪花壹般,紛紛飄落下來。它們好像在說:“春姑娘已經來過這裏了,她留給了我們純潔、淡雅的白色。”

幾只燕子飛過來,向所有生物報告——春天來了。櫻花樹生出無數個小花骨朵。遠看就像冬天裏的雪堆滿了枝頭。

春雨在小河上唱:“叮咚、叮咚 。。”小河上的冰融化了,小魚聽到了小雨甜美的歌聲,開心地給小雨表演了壹個前滾翻。

在青青的小草叢中,鉆出了壹朵朵、金燦燦的花兒,蝶在翩翩起舞,雪白雪白的蘿蔔花開了,遠遠望去,像壹片銀海。在壹座果園裏,粉紅的桃花開了,雪白的梨花也開了。春風把花瓣兒灑在小溪裏,溪水帶著壹身的花香,嘩嘩地向前奔流。搜索

啊!春天的景色,我愛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