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表現了作者閑適自得的生活情趣,表現了作者熱愛田園生活,寄情自然,與大自然融為壹體的思想感情。
出自《飲酒·結廬在人境》,是晉朝大詩人陶淵明創作的組詩《飲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詩。這首詩主要表現隱居生活的情趣,寫詩人於勞動之余,飲酒至醉之後,在晚霞的輝映之下,在山嵐的籠罩之中,采菊東籬,遙望南山。?
全詩如下: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如下:
將房屋建造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卻不會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擾。
問我為什麽能這樣,只要心誌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傍晚時分南山景致甚佳,霧氣峰間繚繞,飛鳥結伴而還。
這裏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註釋如下:
結廬:構築房屋。結,建造、構築。廬,簡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結廬:建造住宅,這裏指居住的意思。
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
擴展資料:
這首詩大約作於詩人歸田後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壹七年,正值東晉滅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飲酒來抒情寫誌。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悠然”寫出了作者那種恬淡閑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境。“采菊”這壹動作不是壹般的動作,它包含著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將“見”改為“望”不好。“見”字表現了詩人看山不是有意之為,而是采菊時,無意間,山入眼簾。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兩句是景物描寫。這時我們隱隱可知詩人不光在勉勵自己“還”,含蓄寄托了與山林為伍的情意,還在規勸其他人;兩句雖是寫景,實是抒情悟理。
百度百科——飲酒·結廬在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