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才子詩句如下:
壹、洛陽城裏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韋莊的《菩薩蠻·洛陽城裏春光好》。
1、譯文:
春暖花開,萬象更新。洛陽城裏,春光明媚,嬌好異常。可是,我這個天涯浪子,卻只能異地漂泊,老死他鄉。
2、賞析:
這首詞是韋莊在公元九世紀(唐僖宗中和年間)避亂洛陽時的作品。韋莊客居洛陽,正是國家多事之秋,戰亂頻仍,民不聊生;自己則浪跡他鄉壹事無成。
詞壹開頭,就以排比偶句寫景抒慨。上句寫景,洛陽多花,春光確實很好;下句抒慨,洛陽多才子,但他們卻因為生不逢時而垂老他鄉。洛陽的大好春光未能使之陶醉,反而觸發了他的隱憂,可見這位“洛陽才子”此時感慨頗深。
二、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孟浩然的《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1、譯文:
到洛陽是為了和才子袁拾遺相聚,沒想到他已成為江嶺的流放者。
2、賞析:
全詩四句,貫穿著兩個對比。用人對比,從而顯示不平;用地對比,從而顯示傷感。從寫法上看,“聞說梅花早”是縱筆,是壹揚,從而逗出洛陽之春。那江嶺上的早梅,固然逗人喜愛,但洛陽春日的旖旎風光,更使人留戀,因為它是這位好友的故鄉。
這就達到了由縱而收、由揚而抑的目的。結尾壹個詰問句,使得作者的真意更加鮮明,語氣更加有力,傷感的情緒也更加濃厚。
三、洛陽才子姑蘇客,桂苑殊非故鄉陌。——王維《同崔傅答賢弟》。
1、譯文:
賈生洛陽的才子在姑蘇臺做客,桂林苑中嘆息感到有些異地。
2、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壹個文人的遊歷和生活。他最初是洛陽的才子,但現在身在姑蘇。他觀賞了九江楓樹的美景,並欣賞了揚州五湖的風光,但他卻不是當地人,於是他感到有些異地。 後來,他聽到了下江兵的笛聲,看到了夜火和秋風,以及周郎和陸弟在前溪對舞並唱歌。
他寫下了許多詩句,並將它們留給小史家保存在書中。他還喜歡在草堂裏下棋賭博,在山陰野外度過他的時光。 最後,這個文人被邀請到臺閣上發表演講,他被認為是風流第壹人。在那裏,他向所有人展示了他的才華和學問,也讓其他人意識到了他的價值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