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祖國山川的古詩有哪些

描寫祖國山川的古詩有哪些

1. 關於描寫祖國山川的詩句

關於描寫祖國山川的詩句 1.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古詩

妳好,很高興為妳解答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山 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江南春 杜牧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四時田園雜興 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望天門山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暮 江 吟 白居易

壹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終南望余雪 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望 洞 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壹青螺。

絕 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壹燈明。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壹水間, 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黃鶴樓

——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 輕舟已過萬重山。

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2.描寫祖國山河的詩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句 1.長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2.黃河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裏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3.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3.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桂林山水》 漢碑看山東,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語) 4.杭州 描寫杭州的詩詞多是圍繞西湖的: 如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描寫西湖的平湖秋月:萬頃湖平長似鏡,四時月好最宜秋 木蘭花慢(別西湖兩詩僧) 嫩寒催客棹,載酒去、載詩歸。

正紅葉漫山,清泉漱石,多少心期。三生溪 橋話別,悵薜蘿、猶惹翠雲衣。

不似今番醉夢,帝城幾度斜暉。 鴻飛。

煙水 彌彌。回首處,只君知。

念吳江鷺憶,孤山鶴怨,依舊東西。高峰夢醒雲起,是 瘦吟、窗底憶君時。

何日還尋後約,為余先寄梅枝。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這是寫白堤的江南憶?憶江南 憶江南(白居易) 江 南 好, 風 景 舊 曾 諳。

日 出 江 花 紅 勝 火, 春 來 江 水 綠 如 藍。 能 不 憶 江 南? 江南憶, 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 其次憶吳宮: 吳酒壹杯春竹葉, 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西湖十詠(探春 蘇堤春曉) 上苑烏啼,中洲鷺起,疏鐘才度雲窈。篆冷香篝,燈微塵幌,殘夢猶吟芳草。

搔首卷簾看,認何處、六橋煙柳。翠橈才艤西泠,趁取過湖人少。

掠水風花 繚繞。還暗憶年時,旗亭歌酒。

隱約春聲,鈿車寶勒,次第鳳城開了。惟有踏青 心,縱早起、不嫌寒峭。

畫闌閑立東風,舊紅誰掃。 〖送客之杭〗選自:《全唐詩》 作者:牟融 西風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暫留。

帆帶夕陽投越浦, 心隨明月到杭州。風清聽漏驚鄉夢,燈下聞歌亂別愁。

懸想到杭州興地,尊前應與話離憂。 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宋.陸遊《遊山西村》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3.描寫祖國山河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

望洞庭 獨坐敬亭山 憶江南

劉禹錫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兩相和, 眾鳥高飛盡,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潭面無風鏡未磨。 孤雲獨去閑。 日出江花紅勝火,

遙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兩不厭,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銀盤裏壹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憶江南。

鹿柴 望廬山瀑布 望天門山烏衣巷

王維 李 白 李 白 劉禹錫

空 山 不 見 人,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天門中斷楚江開, 朱雀橋邊野草花,

但 聞 人 語 響。 遙看瀑布掛前川。 碧水東流至此回。 烏衣巷口夕陽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飛流直下三千尺, 兩岸青山相對出, 舊時王謝堂前燕,

復 照 青 苔 上。 疑是銀河落九天。 孤帆壹片日邊來。 飛入尋常百姓家。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杜甫

《望嶽》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

壹覽眾山小。

《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4.描寫祖國山河的古詩

《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崔顥《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裏白沙堤。

5.贊美祖國山河的名句

其實很多的,只是我們的看詩的角度不同罷了,各人有各人壹體會~!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陪考功王員外城東池亭宴》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菩薩蠻。

書江西造口壁》 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漢江臨泛》 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山高下——元.張養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唐.李白《望天門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題西林壁》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宋.陸遊《遊山西村》 壹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廬山瀑布》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望天門山 李 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 [註釋] 1.天門山:位於安徽省和縣與當塗縣西南的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

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2.楚江:即長江。

古代長江中遊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長江東流至天門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邊:天邊。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他的詩對後人有深遠的影響。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註釋] 1. 瀲灩:波光閃動的樣子。 2. 空蒙:雲霧迷茫的樣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代越國著名的美女。

[簡析] 這是壹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寫於詩人任杭州通判期間。原作有兩首,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瀲灩晴方好”描寫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波光閃閃,十分美麗。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寫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非常奇妙。

從題目可以得知,這壹天詩人在西湖遊宴,起初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在善於領略自然美景的詩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態都是美好奇妙的。

“晴方好”“雨亦奇”,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譽。 “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兩句,詩人用壹個奇妙而又貼切的比喻,寫出了西湖的神韻。

詩人之所以拿西施來比西湖,不僅是因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壹個“西”字,同樣具有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們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質,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為的修飾,隨時都能展現美的風致。西施無論濃施粉黛還是淡描娥眉,總是風姿綽約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態還是花朝月夕,都美妙無比,令人神往。

這個比喻得到後世的公認,從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別稱。 這首詩概括性很強,它不是描寫西湖的壹處之景、壹時之景,而是對西湖美景的全面評價。

這首詩的流傳,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其父蘇洵、弟蘇 轍合稱“三蘇”,眉州(今四川眉山縣)人。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作者詠雪,眼光不停留在雪上,而是通過雪來寫祖國壯闊的大地,可謂所見者大。北方下雪天的風光,千萬裏都是冰封雪飄,這就寫得氣魄宏大,北國即北方,千裏、萬裏兩句是正文即千萬裏冰封,千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在北方雄偉的景物要推萬裏長城,黃河和高山、高原,作者要通過雪來寫祖國雄偉的山河,所以先寫長城、黃河,再寫高山、高原。登高遠望,在冰封雪飄的北方,看到長城內外只是白莽莽壹片,再看黃河之水,上下遊已經結冰,頓時失掉滔滔滾滾的水勢。

“山舞銀蛇……試比高”這是寫北方雪後的群山和高原雪後的群山呈銀白色,山跟山綿延起伏,登高望去象銀白色的蛇在舞動,在陜西和山西壹帶的高原上,蓋著雪,在高處望去,象白蠟樣的象群在奔跑著。這裏寫的銀蛇和蠟象的銀和蠟,都是形容雪的白。

這裏更重要的是寫北方山和高原與天公比高,寫出雄偉的氣象。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等到天晴的日子,看到紅艷艷的太陽跟雪裹著的大地山河互相映照,格外裏顯得嬌艷。

紅裝指紅太陽,素指白色的絲織品,素裹指白雪包裹土地,作者地祖國山河的贊美,除了指出雄偉的壹面,也指出嬌艷的壹面。寫紅日跟雪蓋的大地相映照,既雄偉又艷麗,具有氣象萬千之概,總之上純借景抒情——對祖國在好河山的熱愛。

下片寫人事。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人物競折腰”承上啟下過度寫出英雄人物地祖國山河懷著崇警 心情。

“惜秦皇漢武……射大。

6.準備38首描寫祖國山河的古詩有哪些

望洞庭 獨坐敬亭山 憶江南劉禹錫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兩相和, 眾鳥高飛盡,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潭面無風鏡未磨。 孤雲獨去閑。

日出江花紅勝火, 遙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兩不厭,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銀盤裏壹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憶江南。

鹿柴 望廬山瀑布 望天門山烏衣巷 王維 李 白 李 白 劉禹錫 空 山 不 見 人,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天門中斷楚江開, 朱雀橋邊野草花, 但 聞 人 語 響。 遙看瀑布掛前川。

碧水東流至此回。 烏衣巷口夕陽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飛流直下三千尺, 兩岸青山相對出, 舊時王謝堂前燕, 復 照 青 苔 上。 疑是銀河落九天。

孤帆壹片日邊來。 飛入尋常百姓家。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杜甫《望嶽》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登嶽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絕句》兩只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綦毋潛《春泛若耶溪》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鬥。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

生事且彌漫,願為持竿叟。王維《青溪》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裏。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裏。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

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終南山》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北山白雲裏,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醉重陽節。《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山瞑聽猿愁,滄江急夜流。

風鳴兩岸葉,月照壹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王之渙《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壹層樓。《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勃《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壹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破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7.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古詩

1、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李白·唐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2、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壹青螺。——《望洞庭》劉禹錫·唐 譯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風平浪靜如同未磨拭的銅鏡。

遠遠眺望洞庭湖山水蒼翠如墨,好似潔白銀盤裏托著青青的螺。 3、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 壹覽眾山小。——《望嶽》杜甫·唐 譯文:五嶽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麽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大自然把神奇和秀美都賦予了泰山,泰山是天地間神秀之氣的集中所在。泰山巍峨高大,山南和山北被分割成壹明壹暗,判若早晨和黃昏。

層層雲靄霧氣升騰,使我心胸激蕩,凝神遠望,目送山中的飛鳥歸林。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群山,在眼中是多麽渺小。

4、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李白·唐 譯文:峨眉山的半輪秋月,倒影映在平羌江上的粼粼江流。在靜靜的夜晚,我從清溪乘船向三峽進發。

多麽思念妳呀,我的朋友!相思而不得見,我只好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乘流東去,直下渝州。 5、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壹片日邊來。——《望天門山》李白·唐 譯文: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奔流到這裏回旋徘徊。

兩岸邊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我乘著壹葉孤舟從日邊而來。

8.描寫祖國山川秀美的古詩

李白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壹片日邊來。

李白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

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元好問《登恒山》

大茂維嶽古帝孫,太樸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靈境在,奠位豈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躍,山界樓觀蒼煙屯。

誰能借我兩黃鵠,長袖壹拂元都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