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都有關於“誌存高遠”的諺語,如諸葛亮說“誌存高遠”,朱說“凡事必先立誌”,戚繼光說“不立誌的人也能成就壹番事業”,曾國藩強調“立誌為本”。曾國藩的大誌向是“胸懷寬廣,品德高尚,為人民謀福利”,但這個誌向對年輕時的他來說太高太空了。從表面上看,確定實用就相當於不確定。所以,最好的立誌方式是:壹方面,從實際出發,樹立壹個短期內可以實現的誌向;另壹方面,當妳雄心勃勃的時候,妳應該設定壹個妳可以施展抱負的長期目標。
?曾國藩手抄本影印(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七)
?核心摘要:蓋誌不可能壹下子輕松放下,所以頭腦無所適從。沒有方向,就不能安靜,不安靜就不能安全。它的根源在於妳的野心。
◆?不站起來,就沒有方向。◆
半個多月來,曾的心裏壹直提心吊膽,好像丟了什麽東西。他仔細收拾了壹下這份心情,認為是因為自己沒有立下誌向。沒有固定的誌向,心靈不可能安寧;心靈不安寧,靈魂就得不到安頓。所以,根子還是在野心。
還有壹點就是他不夠豁達開朗,喜歡計較小事和細節,卻不能容忍忍耐,所以為了壹件小事就想了壹夜;我不能因為壹點點失望就讓它整天過去。所以,心情總是焦慮的。
?“誌存高遠”,出自諸葛亮的《誡侄書》。
曾能夠對自己的過失做出這樣的分析,是他作為壹個人的力量。就像他在為自己看病。只有找準了病源,對癥下藥,他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他認為起因是誌向不堅定,所以當務之急是下定決心。關於野心,確實是他這段時間經常思考的問題。他在給兄弟們的信中寫下了自己的想法。
他對兄弟們說:“君子之誌也,為民之事,有內聖外王之業,然後不滿足於父母之命,不愧為天地完人。”(道光22年10月26日寫給兄弟們的信)曾的誌向是:胸懷寬廣,品德高尚,為人民謀福利。
?曾國藩給兄弟們的信在寫這篇日記之前,我們可以從他的信中知道,他已經立下了壹個很大的誌向。
?曾國藩家訓
按理說,野心是很清楚很明確的,為什麽要說“野心受不了”呢?原來曾的野心太大太遠,讓空間變得太不切實際,仿佛半空中的雲裏之物無法落地。這麽遠大的誌向,對於這個目前在漢源的小京官來說,並不是很靠譜,所以壹直沒有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