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苦學 原文
仆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仆者,仆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仆宿昔之緣,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聲韻。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
參考譯文
我出生六七個月時,乳母就抱著我在屏風旁玩耍。她指著屏風上刻著的“無”字或“之”字給我看,我當時雖然嘴裏不能說出來,心裏卻已經默默認識了。後來再問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即使試上十遍百遍,我都能將它們準確地指出來。而我壹向有的讀書的緣份已註定在識文斷字之中了。等到我五六歲時便學習寫詩,九歲時已熟識聲韻之學了。十五六歲時,我才知道有考取進士可登仕途的事情,更加嚴束自身,刻苦讀書。二十歲後,在白天學習賦文,在夜裏學習書法,有時候學習詩歌,沒有空閑時間睡眠和休息。以致到了口舌磨出瘡,手肘磨出老繭的地步。
2. 文言文自述苦學字詞翻譯自述苦學仆①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之”字、“無”字示仆者,仆雖口不能言,心已默識。
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仆宿習之緣,已在文字中矣。
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③聲韻④。
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⑤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⑥寢息矣。
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⑦。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發早衰白;瞀然⑧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者,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所致,又自悲矣。
字詞註釋供參考:①仆:對自己的謙稱。②宿昔:以前。
③諳識:熟悉。④聲韻:詩賦的聲韻格律。
⑤課:指按規定的內容和分量學習。⑥遑:閑暇,空閑。
⑦胝:老繭。⑧瞀然:眼睛昏花的樣子。
⑨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⑩及:等到關鍵句:1.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二十歲以來,白天學習作賦,夜裏刻苦讀書,間或也學習作詩。
2.蓋以苦學力文所致,又自悲矣。這大概是刻苦學習奮力做詩造成的,自己感到很悲哀。
譯文:我出生才六七個月時,乳母就抱著我在屏風旁玩耍。她指著屏風上刻著的“無”字或“之”字給我看,我當時雖然嘴裏不能說出來,心裏卻已經默默記住了。
後來再問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即使試上十遍百遍,我都能指它們出來,不會有什麽差錯。而我壹向有的讀書的緣份已註定在識文斷字之中了。
等到我五六歲時便學習寫詩,九歲時已熟識聲韻之學了。十五六歲時,我才知有考取進士可登仕途的事情,更加嚴束自身,刻苦讀書。
二十歲後,在白天學習賦文,在夜裏學習書法間或著學習詩歌,沒有空閑時間睡眠和休息。到了口舌磨出瘡,手肘磨出老繭的地步,以至於長大成人後體質還不健壯,未到三十歲就眼睛就已老化,眼前好像有數以萬計的蠅子在飛,這大概是年輕時刻苦學習的原因,因此自己常常自悲。
3. 白居易的(自述苦學)選自哪裏選自《與元九書》
所選的只是《與元九書》這封長信中的壹段,因為信中所寫的內容及作者寫信的背景都很復雜,學習時可不做深究,只要對白居易年少時,“家貧多故”,而他又“常痛詩道崩壞”,所以“忽忽憤發,或食輟哺,夜輟寢,不量才力,欲扶起之”,所以拼命讀書的背景有壹大致了解即可。
選文最後省略掉壹部分,現在此補出,以便對課文有壹個完整的理解,補文是:“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發早衰白,瞀瞀然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也,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所致,自悲矣。”
4. 文言文自述苦學字詞翻譯自述苦學
仆①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之”字、“無”字示仆者,仆雖口不能言,心已默識。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仆宿習之緣,已在文字中矣。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③聲韻④。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⑤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⑥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⑦。既壯而膚革不豐盈,未老而齒發早衰白;瞀然⑧如飛蠅垂珠在眸子中者,動以萬數,蓋以苦學力文所致,又自悲矣。
字詞註釋供參考:
①仆:對自己的謙稱。
②宿昔:以前。
③諳識:熟悉。
④聲韻:詩賦的聲韻格律。
⑤課:指按規定的內容和分量學習。
⑥遑:閑暇,空閑。
⑦胝:老繭。
⑧瞀然:眼睛昏花的樣子。
⑨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⑩及:等到
關鍵句:
1.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
二十歲以來,白天學習作賦,夜裏刻苦讀書,間或也學習作詩。
2.蓋以苦學力文所致,又自悲矣。
這大概是刻苦學習奮力做詩造成的,自己感到很悲哀。
譯文:
我出生才六七個月時,乳母就抱著我在屏風旁玩耍。她指著屏風上刻著的“無”字或“之”字給我看,我當時雖然嘴裏不能說出來,心裏卻已經默默記住了。後來再問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即使試上十遍百遍,我都能指它們出來,不會有什麽差錯。而我壹向有的讀書的緣份已註定在識文斷字之中了。等到我五六歲時便學習寫詩,九歲時已熟識聲韻之學了。十五六歲時,我才知有考取進士可登仕途的事情,更加嚴束自身,刻苦讀書。二十歲後,在白天學習賦文,在夜裏學習書法間或著學習詩歌,沒有空閑時間睡眠和休息。到了口舌磨出瘡,手肘磨出老繭的地步,以至於長大成人後體質還不健壯,未到三十歲就眼睛就已老化,眼前好像有數以萬計的蠅子在飛,這大概是年輕時刻苦學習的原因,因此自己常常自悲。
5. 自述苦學是怎樣扣題的本文在寫作上與王安石的《傷仲永》異曲同工,都以時間為序,逐層交待人物的重要事件。
王安石突出壹個“傷''宇,白居易則扣住壹個“苦”字。所不同的是方仲永在“不使學”中日漸平庸,而白居易則在苦讀中卓然成才,成功的關鍵在於壹個“學”字。
而“苦節”壹詞是本文的關鍵。為表現“苦節讀書''之義,作者用“晝”、“夜”、“間”、“不遑”寫出“苦讀”的過程,用“課賦”、“課書”、“課詩''寫出“苦讀”的內容,最後用“口舌成瘡,手肘成胝”的特寫,形象地表現苦讀的程度。
文章只短短壹百壹十九字,卻尺水波瀾,令人回味。其實課文所選的只是《與元九書》這封長信中的壹段,因為信中所寫的內容及作者寫信的背景都很復雜,學習時可不做深究,只要對白居易年少時,“家貧多故”,而他又“常痛詩道崩壞”,所以“忽忽憤發,或食輟哺,夜輟寢,不量才力,欲扶起之”,所以拼命讀書的背景有壹大致了解即可。
6. 自述苦學是怎樣扣題的本文在寫作上與王安石的《傷仲永》異曲同工,都以時間為序,逐層交待人物的重要事件。
王安石突出壹個“傷''宇,白居易則扣住壹個“苦”字。所不同的是方仲永在“不使學”中日漸平庸,而白居易則在苦讀中卓然成才,成功的關鍵在於壹個“學”字。
而“苦節”壹詞是本文的關鍵。為表現“苦節讀書''之義,作者用“晝”、“夜”、“間”、“不遑”寫出“苦讀”的過程,用“課賦”、“課書”、“課詩''寫出“苦讀”的內容,最後用“口舌成瘡,手肘成胝”的特寫,形象地表現苦讀的程度。
文章只短短壹百壹十九字,卻尺水波瀾,令人回味。其實課文所選的只是《與元九書》這封長信中的壹段,因為信中所寫的內容及作者寫信的背景都很復雜,學習時可不做深究,只要對白居易年少時,“家貧多故”,而他又“常痛詩道崩壞”,所以“忽忽憤發,或食輟哺,夜輟寢,不量才力,欲扶起之”,所以拼命讀書的背景有壹大致了解即可。
7. 《自述苦學》全文翻譯譯文我出生才六七個月時,乳母就抱著我在屏風旁玩耍。
她指著屏風上刻著的“無”字或“之”字給我看,我當時雖然嘴裏不能說出來,心裏卻已經默默記住了。後來再問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即使試上十遍百遍,我都能指它們出來,不會有什麽差錯。
而我壹向有的讀書的緣份已註定在識文斷字之中了。等到我五六歲時便學習寫詩,九歲時已熟識聲韻之學了。
十五六歲時,我才知有考取進士可登仕途的事情,更加嚴束自身,刻苦讀書。二十歲後,在白天學習賦文,在夜裏學習書法,間或著學習詩歌,沒有空閑時間睡眠和休息。
以致到了口舌磨出瘡,手肘磨出老繭的地步。
8. 白居易敘述苦學有哪些人生感悟自述苦學 原文 仆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仆者,仆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
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則仆宿昔之緣,已在文字中矣。
及五六歲便學為詩,九歲諳識聲韻。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
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成瘡,手肘成胝。
參考譯文 我出生六七個月時,乳母就抱著我在屏風旁玩耍。她指著屏風上刻著的“無”字或“之”字給我看,我當時雖然嘴裏不能說出來,心裏卻已經默默認識了。
後來再問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即使試上十遍百遍,我都能將它們準確地指出來。而我壹向有的讀書的緣份已註定在識文斷字之中了。
等到我五六歲時便學習寫詩,九歲時已熟識聲韻之學了。十五六歲時,我才知道有考取進士可登仕途的事情,更加嚴束自身,刻苦讀書。
二十歲後,在白天學習賦文,在夜裏學習書法,有時候學習詩歌,沒有空閑時間睡眠和休息。以致到了口舌磨出瘡,手肘磨出老繭的地步。
白居易扣住壹個“苦”字,在苦讀中卓然成才,白居易感悟到成功的關鍵在於壹個“學”字。而“苦學”壹詞是本文的關鍵。
為表現“苦學讀書''之義,作者用“晝”、“夜”、“間”、“不遑”寫出“苦讀”的過程,用“課賦”、“課書”、“課詩''寫出“苦讀”的內容,最後用“口舌成瘡,手肘成胝”的特寫,形象地表現苦讀的程度。
9. 翻譯壹下這些古文《孟母三遷》《管寧、華歆***園中種菜》《自述苦學1、《孟母三遷》 翻譯:過去孟子小時候,父親就死了,母親仉氏守節.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喪葬、[足辟]踴痛哭這樣的事.母親想:“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就離開了,將家搬到街上,離殺豬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夏歷每月初壹這壹天,官員進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壹壹記住.孟母想:“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了. 2、《管寧、華歆***園中種菜》 翻譯:魏晉時有個叫管寧的讀書人,與華歆在園中種菜,見地上有塊金子,管寧視之若糞土,照樣鋤地不停,華歆卻拾起來了看了看才扔掉.後來兩人壹起讀書,門外恰好駛過大官的馬車,管寧仍然專心致誌讀下去,華歆卻丟掉書出門觀看.通過這兩件事,管寧覺得華歆這個人貪慕錢財,熱衷功名,不是自己誌同道合的朋友,於是便與他絕交了. 3、《自述苦學》 翻譯:我出生六七個月時,乳母就抱著我在屏風旁玩耍.她指著屏風上刻著的“無”字或“之”字給我看,我當時雖然嘴裏不能說出來,心裏卻已經默默認識了.後來再問到這兩個字的時候,即使試上十遍百遍,我都能將它們準確地指出來.而我壹向有的讀書的緣份已註定在識文斷字之中了.等到我五六歲時便學習寫詩,九歲時已熟識聲韻之學了.十五六歲時,我才知道有考取進士可登仕途的事情,更加嚴束自身,刻苦讀書.二十歲後,在白天學習賦文,在夜裏學習書法,有時候學習詩歌,沒有空閑時間睡眠和休息.以致到了口舌磨出瘡,手肘磨出老繭的地步. 4、《推敲》 翻譯:賈島初次到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壹天騎在驢背上吟得詩句道:“深夜萬簌寂靜,鳥兒棲息在池塘邊的樹枝上,僧人晚歸在月光下敲響寺院的門.”開始想要用“推”字,後來又想要用“敲”字,用心琢磨詞句,壹直未能確定用哪個字更精美傳神,於是在驢背上吟詠誦讀,還不停地伸手比劃“推”、“敲”的姿勢.這時,吏部侍郎兼京兆尹韓愈正路過此地,賈島不知不覺沖撞到儀衛隊的第三部分.隨從人員將賈島推擁著帶到京兆尹韓愈面前,賈島壹壹解釋說出自己吟得的詩句.韓愈停馬佇立很久,對賈島說道:“還是用‘敲’字更好啊.”於是與賈島並排騎馬而行回到官府.很長時間二人不舍離開,討論詩歌寫作,雖為大官,韓愈卻與賈島這個平民詩人結為好友. 5、《詩詞改字》 翻譯:王安石有壹首七言絕句寫道:“京口與瓜州被壹水間隔,眺望鐘山好似只隔著幾道山嶺.春風吹拂給江南沿岸染上了新綠,明月什麽時候才能照耀著送我返回故鄉.”蘇州的壹位文人家中收藏著原詩的底稿,起初寫為“又到江南岸”,劃圈刪掉“到”字,在詩文旁批註到“不好”,改寫為“過”.又圈掉而改作“入”.隨後又改作“滿”.總***照這樣修改前後選用了十多個字,最終才確定為“綠”字.黃魯直詩:“歸燕略無三月事,高蟬正用壹枝鳴.”“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帶”,曰“要”,至“用”字始定.予聞於錢伸仲大夫如此. 王荊公絕句雲:“京口瓜州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吳中士人家藏其草,初雲“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註曰“不好”,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 黃庭堅有壹首詩寫到:秋分時光要飛回南方的燕子,約略已沒有三月間銜泥築巢之類繁忙的事了;高高地棲止在樹上的蟬,正用(憑借著)壹根枝條鳴叫.詩中的“用”字起初寫作“抱”,又改為“占”,改為“在”,改為“帶”,改為“要”,直到“用”字才最終定下.我是從錢伸仲大夫那裏聽說寫詩的經過就是這樣的.。